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猪》2020,(5)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饲料对硒都黑猪的肉质性状和胴体性状的影响,选取48头平均体重约为60 kg的健康硒都黑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基础饲粮组(对照组)和发酵饲料组(试验组),试验期5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硒都黑猪肉色评分1、肉色评分24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硒都黑猪的嫩度和屠宰率显著提高(P0.05),其他肉质性状和胴体性状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饲喂发酵饲料可以显著性改善猪肉嫩度,提高屠宰率,对其他肉质性状和胴体性状无显著性提升。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使用黄芪药渣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松辽黑猪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及肉质性状的影响,通过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测定及肉质试验,测定试验组与对照组猪的日增重、胴体重、嫩度等指标。结果显示,两组猪在生长、胴体及肉质指标方面总体表现差异不显著,说明黄芪药渣作为饲料添加剂安全无害,既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10头宰前运输应激的大长淮(大白×长白×淮猪)肥育猪(试验组)和5头宰前无应激的大长淮肥育猪(对照组)作了胴体、内脏及肉质测定.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胴体性状和内脏重量(心脏除外)方面无显著差异.应激组和对照组的肌肉pHu和肉色评分分别为5.50,2.25和5.88,3.00,差异显著(P<0.01).试验组肉质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胎次相近、体况相近、且健康状况良好的母猪48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24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微生物有益菌发酵饲料(试验组)。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饲料可显著提高母猪妊娠中期和后期的采食量(P0.05),且有提高母猪背膘厚的趋势;试验组母猪与对照组相比,窝均产仔数提高了11%,产活仔数提高了16%,初生窝重提高了11%,试验组仔猪各生产性能相比对照组均有提升,其中断奶窝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母猪妊娠期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前期和妊娠中期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体而言,微生物发酵饲料可提高母猪的免疫性能和繁殖性能,有利于母猪健康。  相似文献   

5.
宰前运输对肥育猪胴体、内脏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对 1 0头宰前运输应激的大长淮 (大白×长白×淮猪 )肥育猪 (试验组 )和5头宰前无应激的大长淮肥育猪 (对照组 )作了胴体、内脏及肉质测定。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胴体性状和内脏重量 (心脏除外 )方面无显著差异。应激组和对照组的肌肉 p Hu和肉色评分分别为 5.50 ,2 .2 5和 5.88,3 .0 0 ,差异显著 (P<0 .0 1 )。试验组肉质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有效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猪场低碳环保养殖的应用效果,将断奶仔猪、生长猪、育肥猪三个不同生长阶段猪以及母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猪的生长性能和母猪生产性能,并对仔猪黄白痢的预防效果以及除蝇除臭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断奶仔猪、生长猪、育肥猪三个阶段的试验组猪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饲料利用率提高5%以上;母猪仔猪产活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达90%以上;试验组仔猪黄白痢发病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除蝇除臭效果试验组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使用对于猪低碳环保养殖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小肽复合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质性状的影响效果。将72头同批次健康的65日龄的(长×大)二元杂交商品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2头猪。试验组在正常饲粮中添加0.2%的小肽复合剂,对照组为正常饲粮。试验结果发现:育肥阶段饲喂0.2%的小肽复合剂能够显著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和改善肉质性状。表现为提高育肥猪的日增重(P<0.05),增加育肥猪的采食量,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提高育肥猪群的成活率,降低生病率和腹泻率。肉质性状方面,显著降低滴水损失(P<0.05),增加了肌肉的保水力,生长性能和肉质性状的改善显著地提高了育肥猪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饮用水经活化后对猪肥育性能及肉质性状等方面的影响。选取纯种断奶仔猪160头(试验组80头,对照组80头)进行试验,试验组饮用活化水,对照组饮用未经活化的常水,试验从仔猪断奶开始预试,育仔下床开始正式试验,育肥出栏(体重110kg左右)结束。结果表明:试验组猪肥育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下降了10.75百分点(P<0.05),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胴体性质、肉质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β—兴奋剂饲喂肥育猪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二因子试验(有重复值)设计,用不同剂量(1.0、5.0和10.0mg/kg)的3种β——兴奋剂(Clenbuterol、Cimaterol和β——phenylethlamine)对10组杜长大肥育猪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猪的增重速度、饲料报酬和胴体性状均优于对照组.尤以Clenbuterol效果最佳,当其在饲料中浓度为5.0mg/Kg时,可显著提高猪的增重速度(P<0.05)和胴体瘦肉率(P0.05),对肉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兔粪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状和肉质性状的影响,我们选取60头生长育肥猪分为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进行试验.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10%、15%、20%、25%兔粪,经过61 d的饲养.结果表明: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兔粪对其生长性状、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影响不显著(P>0.05);从经济效益和饲料的利用效率方面考虑,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添加兔粪的比例以10%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选用70 kg左右健康无病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32头,随机分到2个组中,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450 mg/kg复合肉质改良剂,研究复合肉质改良剂对肥育猪生产性能、肉质的影响。生长试验从70 kg左右开始,100 kg左右结束,测定猪只的生产性能;试验结束时从每个重复中选1头体重接近100 kg的猪只进行屠宰,测定猪只的胴体、肉质指标。试验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猪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以及料重比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较对照组的饲料利用效率提高了5.50%;日粮中添加复合肉质改良剂显著降低猪肉滴水损失、失水率(P<0.05),分别较对照组低11.19和2.06个百分点,其余胴体品质和肉质指标也不同程度地提高。结果表明,肥育猪日粮添加由茶多酚、牛至油组成的复合肉质改良剂不仅具有提高肥育猪饲料利用效率的趋势,而且可改善猪肉胴体品质和肉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杂交组合育肥猪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的差异,选用体重30 kg左右的长×大、巴×长×大、杜×长×大3种杂交阉猪各15头,饲养至100 kg左右,每组选6头进行屠宰试验,测定胴体品质与肉质性状.试验结果显示,3个杂交组合的猪都符合优质瘦肉型猪的要求,杜×长×大组的胴体性状最好,其屠宰率、眼肌面积、瘦肉率显著高于长×大组(P<0.05);巴×长×大组的肉质性状最好,其肉色、大理石纹显著优于杜×长×大组和长×大组(P<0.05).结果表明,杜×长×大组的胴体性状较好,巴×长×大组的肉质性状较好,采用杜洛克做杂交父本可提高后代猪的胴体性状,采用巴克夏做杂交父本可提高后代猪的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发酵预混合饲料替代对照组的发酵基料,对照组为添加抗生素的饲粮。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能、肉质性能、肉风味特征及肉营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饲料有提高生长性能的趋势,对胴体品质没有不良影响,综合多项指标认为发酵饲料对肉质、风味及营养特性有较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槐猪品种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利用中约克、大约克、杜洛克公猪分别与槐母猪进行二元杂交试验,并对试验猪进行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槐猪二元杂交试验组在胴体肉质性状的主要指标上均好于对照组,杂交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添加高比例发酵红薯替代部分精料对高坡黑猪育肥猪生长、胴体和肉质性能的影响,选择6月龄、体重(62. 4±3.5)kg高坡黑猪24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组饲喂70%发酵红薯+30%全价日粮,对照组饲喂全价日粮,进行120 d饲喂试验,然后屠宰进行生长性能、胴体肉质指标测定。结果:在基础日粮中添加70%发酵红薯可显著降低猪生长性能,试验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81.53%(P0.05);对猪胴体性状也有显著影响,试验组平均背膘厚显著高于对照组13.41%(P0.05),眼肌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8.25%(P0.05);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猪肉色红度值,降低滴水损失,改善猪肉品质,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70%发酵红薯可显著降低高坡黑猪的生长性能,降低养殖效益,但对肉质指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研究中草药对猪肉肉质性状的影响,本试验将黄芪、陈皮、丁香、当归和肉桂按各20%比例混合磨碎做成中草药复方,选取55kg左右的三元杂交(杜×长×大)育肥猪36头,根据"胎次一致、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成对照组、抗生素组、0.5%中草药组和1.0%中草药组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试验全期90d。试验结束后,根据屠宰试验要求和肉质性状测定方法测定各项指标。试验结果表明:0.5%中草药组的瘦肉率达58.54±2.26%,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和对照组(P0.05);1.0%中草药组的瘦肉率为60.49±1.96%,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对照组和0.5%中草药组(P0.01);0.5%和1.0%中草药组的脂肪率分别为7.73±0.54%,7.51±0.48%,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0.5%和1.0%中草药组肉色评分为3.31±0.07,3.33±0.04,均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和对照组(P0.05);0.5%和1.0%中草药组熟肉率分别为71.14±13.89%,71.28±0.21%,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和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复方可有效提高胴体瘦肉率,降低胴体脂肪率,并可提高熟肉率,改善肉色。  相似文献   

17.
选用60头体重约8kg~1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六栏,其中三栏为对照组,三栏为试验组,每栏10头。对照组为常规饲料组(添加无抗浓缩料和金霉素70mg/kg),试验组为无抗微生物发酵饲料添加组(添加无抗浓缩料和微生物发酵料)。试验结果表明:饲用无抗微生物发酵饲料组比常规饲料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分别提高了5.56%和降低了3.53%,但各项指标均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对猪瘟抗体产生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且各免疫蛋白IgA、IgG、IgM含量与对照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说明无抗微生物发酵饲料对增强断奶仔猪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植酸酶替代无机磷饲喂肉猪试验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96头日龄、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对照与试验2个组,每组48头,并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对照组与试验组营养水平相当,试验组添加500IU/kg浓度植酸酶替代日粮75%的磷酸氢钙进行为期90d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肉猪日粮中添加500IU/kg的植酸酶替代75%的磷酸氢钙,可提高猪增重和降低饲料消耗(P>0.05);可降低Cu、Zn、Fe、Ca、P等有害微量元素的排放量,其中除P的排放量,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外(P<0.01),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测定胴体性状试验组猪的屠宰率、眼肌面积、胴体瘦肉率、后腿比例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肉质性状中肉色、失水率、贮藏损失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肉色评分差异显著(P<0.05;胫骨Ca、P含量差异不显著0>0.05)。  相似文献   

19.
用复合有益微生物发酵处理鸡粪并以希望饲料为对照进行了一个生产周期的肉猪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猪日增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利用率提高5.2%(料肉比3.66:3.86耗料/增重);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降低9.8%(4.86:5.84);内脏器官组织切片检查无异常;各项屠宰、肉质指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探究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部分基础饲料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选择160头21日龄的断奶仔猪(体重约为7.0 kg),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原则,将它们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公、母各半)。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仔猪分别饲喂含有5%、10%和15%微生物发酵饲料,等量替换基础饲料,试验周期为4周。试验结束后,采集各组仔猪粪便,用于检测肠道菌群。结果表明,5%、10%和15%微生物发酵饲料组的仔猪的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仔猪的(P <0.05),10%和15%微生物发酵饲料组仔猪肠道中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的(P <0.05)。研究表明,在仔猪养殖生产中使用适量的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基础饲料,可以降低仔猪肠道中的大肠杆菌数量,增加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