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农机化信息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利用Visual Basic开发了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通过功能模块实现对管理信息各方面的要求。系统的研制成功规范了农机化管理信息,提高了信息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实现了数据的共享。  相似文献   

2.
王剑 《农业工程》2016,6(4):132-133
作为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产物,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农业经营制度的重大创新,更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农业经济实现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长期的稳步发展,我国农业综合开发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并正式进入了提升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伴随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的逐渐增多,国家财政支持方式、管理模式等产生了一定变化,因此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展开优化路径探究,希望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一定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滨海脆弱生态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过程,可以为区域土地资源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黄河三角洲区域1995-2004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10 a来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发生了复杂变化;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动态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而人类活动是近10 a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尽管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取得了快速发展,但部分人类经济活动给区域土地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甚至导致区域土地质量的进一步退化。  相似文献   

4.
安海文 《农业工程》2018,8(6):100-102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活动的载体,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也逐渐提高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为更加合理地利用我国土地资源,最终促进我国综合发展,人们将重点放在土地利用转型研究上。除此之外,由于我国所实施的土地管理政策主要为土地资源管理,因而土地利用转型的提出积极地影响到我国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鉴于此,对土地利用转型及土地资源管理概念进行简要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转型对彼此的影响,同时探讨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渠道多,资金管理每一个环节的缺失或弱化.都有可能导致资金运行链条出现断裂。为保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几年来,邵阳县在资金管理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过硬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管理水平,推动了全县农业综合开发事业的蓬勃发展,收到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优化的方法。该方法运用遥感数据 ,并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平台集成了水库营养盐负荷浓度响应关系模型、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模型和线性规划模型。运用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全流域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 ,并以流域农业土地利用系统的经济产出为目标 ,以流域的生态环境为约束 ,对流域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使农业草地的结构更加合理 ,从而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根据农业生产企业的生产特征,开发了基于ASP技术的粮食生产加工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在B/S结构平台上实现,完成了粮食生产加工企业产、供、销各个环节,尤其是对生产加工细节的监控。粮食生产加工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完善,适合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对农业企业信息化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实际,在指出精细化管理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业综合开发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内容.认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水平的一个有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与产业化经营项目、农业综合开发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业、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已成为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新的切入点。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在对浦口区赭落山茶叶基地项目和江宁区秣陵、禄口两类结合项目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市场主体参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积极作用.查找出存在的问题,旨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0.
邵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促进了农业经济持续增长。通过项目建设有效改善水利条件,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为平台。按照“三合”要求.创新开发模式,整合支农项目,实行规模开发,引领助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基于MEMS的压电泵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基于MEMS的压电泵是集驱动部件、工作部件和控制部件于一体的便于集成的微型泵,它采用压电晶体作为其驱动部件材料。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差异,压电泵主要分为压电薄膜泵和压电超声泵。介绍了压电泵的单腔体结构和多腔体结构,而多腔体结构的压电泵是今后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由于压电泵具有尺寸小、结构简单、响应快等优点,在许多需要微流量控制的场合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重点总结了压电泵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现状,展望了压电泵的主要发展方向,提出了压电泵研究的主要问题,对压电泵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最小最大概率机的客户需求分类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杂产品客户需求中类别数多且数据量大的分类问题,利用最小最大概率机的概率信息和样本间隔信息,提出采用启发式方法解决编码设计问题.在算法中将一个减少了迭代次数的分类器视为弱化了的分类器,同时保留分类器的间隔属性和几何特性,并利用高维映射将分类器输出映射到特征空间,在弱化阶段大量减少了整体的迭代次数而在合成阶段利用非线性映射来提升性能.通过对叉车产品客户需求的数值试验证明算法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降低了对二类分类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根据软土地基上筑坝方式 ,分析了软土地基上堤坝固结与稳定计算方法 ,提出了适合这类地基的合理的筑坝方式及固结与稳定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对多孔混凝土进行简单概述的基础上,对多孔混凝土的应用和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多孔混凝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其今后的研究方面,为更好地实现多孔混凝土的环保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红外热成像树上板栗机器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通视觉系统无法分类识别的特点,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引入到树上板栗的机器识别检测当中,建立了果园树上板栗红外热成像系统。记录了白天树上板栗果实与冠层温度变化情况,发现下午2:00~4:00之间,二者温度差异最为显著,最大温差可达3℃。研究了正常板栗果、坏死果以及空心果的红外辐射差异,发现坏死果表面温度最高,正常果次之,空心果温度最低。最后对获取的热图像进行温度校正、阈值分割、特征提取、目标标识。结果表明,树上板栗的有效识别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6.
农民对水价改革承受能力双边界二分式CVM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双边界二分式CVM模型引入农民对水价改革承受能力的研究,以开封市黑岗口灌区为例,进行验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窄的置信区间,拟合效果好,其估值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适宜于对农民的水价改革承受能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地下水矿化度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州市武城县为研究区,采用3S技术,布设采样点,于2011年进行两次野外采样,基于室内试验得到地下水矿化度数据,并结合1972年地下水矿化度数据,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处理,分析了该地区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矿化度空间变异趋势明显,数值为自东南区域的>1~2g/L逐渐增加到西北区域的>4~5g/L。地下水矿化度年内季相变化显著,春季矿化度均值为2.628g/L,冬季为1.748g/L。地下水矿化度较之1972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平均降幅为1.52g/L。该结果对研究区盐渍化土壤的水盐调控及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悬架的K&C特性对整车操稳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悬架K&C试验台对试验车辆进行台架试验,根据拟合范围对试验数据进行后处理拟合。基于CarSim软件建立整车参数化仿真模型,分析不同关键参数的赋值对横摆角速度以及车身侧倾角的影响,得出整车操稳性的主要影响参数以及相应的影响规律,为工程实践中的悬架设计、整车底盘匹配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各地依法治校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依法治校工作思路。但从总体上看,学校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管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依法治校的制度和措施还不健全,依法治校还没有完全成为学校的自觉行为,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黄瓜叶片喷雾药液持留量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喷雾药液在靶标植株黄瓜叶片上的流失点与最大稳定持留量,以炮塔式压力雾化轴流风送高压静电喷雾系统为试验平台,采用微称量法对其进行了测量.引用润湿方程的基本理论,对影响持留量的因素(喷雾距离、雾滴叶面接触角及施药量)进行了分析,探讨各因素对药液持留量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喷雾距离的增加,药液在黄瓜叶片上的流失点和最大稳定持留量先上升后下降,最大值均出现在距离喷头125cm处;药液雾滴在黄瓜叶片上的接触角θ、粘附张力β、粘附功W_a和临界表面张力γ_0的稳定值分别为85.07°、6.17mN/m、77.97mJ/m~2、61.23mN/m;黄瓜叶片持留量在施药量为1.26~3.36kL/hm~2范围内出现峰值,超过该范围后持留量随着施药量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