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科学养鱼》2002,(10):64-64
鱼种与饲料解决之后,投喂是最重要的饲养技术。投喂不科学,即使有了好的饲料,也会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鱼是生活在水中的,投喂的饲料不仅容易散失,而且鱼摄食状况一般也不容易看见,这给准确投饲带来一定困难。同时影响鱼摄食的因素也较多,而人们又往往忽视投喂技术的重要性。为了获得较好的饲料、饲养效果,以及降低养鱼成本,投喂时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进行科学合理投喂。1.注意饲料大小的适口性。吃食性鱼摄食人工颗粒饲料的方式一般是吞食的。因此,加工或选购投喂的颗粒饲料的大小要注意适合各阶段鱼吞食。如果投喂的颗粒饲料粒…  相似文献   

2.
投喂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池塘高密度精养的发展对投喂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喂的基本原则在“四定投饵”的基础上发展为科学投喂,依据养殖对象自身状况、周围环境、养殖目标、市场预测来适时制定投饵量、投饵方法、投饵比率。同样的饲料、不同的投喂方式其饵料系数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广大养殖者应对其中的一些  相似文献   

3.
虹鳟颗粒饲料投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种、饵是渔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为了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降低养鱼成本,投喂时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1.饲料的形状、结构和规格对鱼接受或排斥某种食物十分重要。饲料颗粒大小不仅影响适口性,也影响消化率。因此,选择投喂颗粒饲料的大小要注意适合各生长阶段鱼吞食。鱼很大而饲料过小,鱼不容易摄食而下沉池底;相反,鱼很小投喂的饲料颗粒很大,不利鱼吞食而溶失水中,这样的饲料投喂利用率低。虹鳟饲料中,12克以下的鱼苗鱼种,根据其个体大小可选择0.3~2.2毫米颗粒料投喂;12~60克的鱼种可分别选择2.2~3.2毫…  相似文献   

4.
试验设计自主(ZZ)投喂和自动(ZD)投喂两种方法,每种方法对应饱食投喂(ZZ100和ZD100)、85%饱食投喂(ZZ85和ZD85)和70%饱食投喂(ZZ70和ZD70)三种投饲率,研究不同投喂方法及投饲率对育成期鲤鱼生长性能、形体指标、脏器指数及均匀度的影响。试验周期45 d。结果表明:①两种投喂方法下,鲤鱼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投饲率的升高而升高,ZZ100和ZD100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但ZZ100组显著高于ZZ70组,ZD100组显著高于其余4组(P0.05)。②饲料系数ZZ70组显著低于ZD100组,ZD70组显著低于其余4组(P0.05),但ZZ70与ZD70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自主投喂下,三种投饵率之间饲料系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自动投喂下,饱食投喂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70%饱食投喂组。③各处理间鲤鱼肥满度、内脏指数、肝胰脏指数、肠体指数和肠长指数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④与自动投喂方法相比,自主投喂方法鲤鱼体质量变异性更低,鱼体均匀度更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相同配方成本下,不同加工工艺以及投喂策略对鲫鱼生长和消化率的影响。采用配方相同的挤压熟化料和硬颗粒料饲养鲫鱼,投喂挤压熟化饲料相对于颗粒饲料,鲫鱼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升高(P<0.05);增加投喂频率可提高鲫鱼对颗粒饲料的利用效率,并促进生长,但对挤压熟化饲料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提高了饲料的蛋白和能量消化率。对于平均初重为(64.38±0.18)g的鲫鱼,投喂3.5%挤压熟化饲料,每天投喂6次可达到最大生长率,但2.0%投喂率,每天投喂6次的挤压熟化饲料组,饲料系数最低。  相似文献   

6.
王文彬 《科学养鱼》2003,(12):59-59
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一些养殖户由于不会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只有正确把握饲养鱼类的投喂数量,科学投喂,才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保证养殖增产增收增效益。现将八点体会简述如下,以供参考。一、掌握常规标准鱼类的食量及其代谢强度,随气候和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根据不同季节确定投喂数量的一般标准。春季,水温低,鱼小,摄食量小,在晴天气温升高时,可投放少量精饲料。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投饲量可逐渐增加,每天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1%左右;夏初,水温升至20℃左…  相似文献   

7.
饲料中添加植物油对稚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前 ,养鳖场广泛采用粉状商品全价配合饲料 ,投喂前先加水充分搅拌 ,再将其挤压成软颗粒或制成面团状饲料用于水上或水下投喂。通常饲料生产厂家均要求养殖单位在投喂时添加一定数量的油脂 ,以提高养殖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在饲料中添加植物油对甲鱼生长及饲料系数等方面的影响 ,确定甲鱼饲料中最佳的植物油添加比例。试验采用的适量投喂法 (即投喂饲料至甲鱼刚好吃饱不再继续摄食为止 )来确定饲料的投喂量 ,并以此来探讨甲鱼的最佳摄食率 ,确定甲鱼的最佳饲料投喂量 ,为甲鱼的养殖提供参考和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环境试验甲鱼养殖于…  相似文献   

8.
渔事提醒     
《海洋与渔业》2008,(2):45-46
草鱼 2-3月份水温较低。在养殖管理方面应注意: 1.适量投喂草鱼活动少,代谢低,此时投喂量可根据天气变化情况科学投喂。水温15℃以下阴天时不投喂,15℃以上晴天时少投喂,配合饲料的投喂量可掌握在1-2%。并可适当投喂些牧草等青料。  相似文献   

9.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多种优质配合颗粒饲料也随之增多。但由于很多养殖户不掌握投喂技术,因此,达不到提高单位产量之目的。实践证明,利用配合颗粒饲料养鱼,投喂是获取高产高效的一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养鱼效果的好坏,不仅与饲料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投喂技术也有很大关系,如在饲养中投喂不合理,即是投了好饲料,也得不到应有的效果。投喂过量,不仅造成饵料浪费,也污染了水质,增加水中耗氧量,严重时会引起鱼类生病或翻塘事故。投喂量不足时,鱼常处于饥饿状态而不增长,若摄人的营养不能维持机体活动需要还会减轻体重,这样同样会造成饲料的浪费而增加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ienoti)苗种培育的适宜投喂策略,实验采用5×2双因子设计,通过8周的养殖投喂,研究投喂水平(1%、2%、3%、4%和5%)和投喂频率(2和3次/d)对圆口铜鱼幼鱼[初体重(4.91±0.11) g]生长、体成分组成、消化酶活性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圆口铜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饲料效率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而递增,但在投喂水平达到3%后趋于平稳。鱼体肥满度和脏体比随投喂频率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当投喂水平不超过3%时,3次/d投喂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2次/d组。全鱼的粗脂肪含量随投喂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全鱼的水分则显著下降。投喂水平对肝脏胰蛋白酶和脂肪酶具有显著影响,当投喂水平超过3%时,投喂水平升高显著降低了肝脏胰蛋白酶的活性,而在3次/d投喂组,肝脂肪酶随投喂水平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投喂水平、投喂频率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圆口铜鱼前肠消化酶均无显著影响。随着投喂水平的增加,圆口铜鱼肝脏脂肪蓄积逐渐增多,并诱发脂肪肝,且在同一投喂水平下,3次/d组的脂肪肝症状较2次/d组的症状轻...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的绝对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肥满度的影响.试验共设4组不同的投喂频率:1、2、3和4次/d,每次投喂体重的6%,每隔20天取样检验一次,试验周期为80天,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的绝对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肥满度有显著的影响(P<0.05),其中饲料转化率和肥满度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而显著升高.根据试验结果,建议最佳投喂频率应该是3次/d.  相似文献   

13.
王文彬 《内陆水产》2007,32(9):23-24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饲料使用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饲料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70%左右,只有坚持科学投喂,才能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一些养殖户由于没有正确掌握饲料的使用方法,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现将鱼饲料投喂注意事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文彬 《齐鲁渔业》2007,24(1):34-35
南方大口鲶是分布在长江以南大型水域中的名贵经济鱼类,具有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等诸多优点。养殖南方大口鲶,其饲料报酬率高,饲料成本约占精养总成本的60%左右。其摄食旺盛,且有同类相残现象,若饲料投喂不足,会影响南方大口鲶的生长,导致其抵抗力下降,同类相残严重;若投喂过量又会浪费饲料,且污染水质,诱发各种病害。由此可见,南方大口鲶的科学投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投喂率和投喂频率对鱼类生长和肝脏健康的影响,以吉富罗非鱼(Oreachromis niloticus)幼鱼(3.78 g±0.01 g)为研究对象,采用4×2双因子实验设计,设置了4个投喂率(8%、10%、12%和表观饱食投喂)和2个投喂频率(2次/d、3次/d),共8个处理,在24个循环水养殖桶(有效容积100 L)中养殖30 d。结果显示:在8%~12%的投喂率下,投喂频率对实验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无显著影响,但发现表观饱食投喂3次/d的实验鱼生长性能和饲料效率最佳,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投喂率8%实验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投喂率10%和12%实验组,而饲料成本则显著低于投喂率12%实验组。投喂率和投喂频率对实验鱼的肥满度、脏体比以及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随投喂率的增加,实验鱼的成活率提高,其肝脏和去内脏全鱼的粗脂肪含量逐渐增加,但肌肉和内脏的粗脂肪无显著变化。投喂率和投喂频率对实验鱼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及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投喂率为10%的实验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投喂率8%实验组的血糖水平随投喂率的增加而升高。实验鱼肝细胞的核面积比例不受投喂率和投喂频率的影响,而空泡面积比例以表观饱食投喂的最大。依据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吉富罗非鱼幼鱼选择表观饱食投喂3次/d效果较好,但会产生体脂肪积累过多,肝细胞空泡增大等影响;若综合考虑生长和养殖成本,以10%的投喂率,投喂2次/d为宜。  相似文献   

16.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的壳聚糖,采用3种不同的投喂方式(方式A:连续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方式B:连续投喂添加0.5%壳聚糖的饲料,连续组;方式C:先投喂0.5%壳聚糖饲料再投喂基础饲料且每15天间隔投喂,不连续组)饲喂初始体重(19.46±0.04)g的草鱼60d后,对草鱼进行饥饿胁迫处理[各投喂方式分为投喂组(feeding,F)和饥饿组(starvation,S)],以生长、一氧化氮(nitrogenoxide,NO)含量和溶菌酶(lysozyme,LSZ)活性为指标考察壳聚糖不同投喂方式对草鱼抗饥饿胁迫处理的能力。结果显示,(1)连续组和不连续组60d时草鱼增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d饥饿处理后也呈现投喂组和饥饿组的增长率和增重率高于对照组的趋势(P>0.05);(2)对照组头肾、肝胰脏NO含量和血清、头肾溶菌酶活性饥饿组显著高于投喂组(P<0.05),连续组除头肾外NO含量和各组织溶菌酶活性饥饿组显著低于投喂组(P<0.05)或与投喂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连续组除脾脏外NO含量和除肝胰脏外的溶菌酶活性饥饿组显著低于投喂组(P<0.05)或与投喂组无显著差异(P>0...  相似文献   

17.
草鱼属于草食性鱼类,长期投喂非全价饲料,不投喂青饲料,就会因营养不平衡而患脂肪肝病。除在一定时限内补充投喂青饲料外,尚无其他治疗此病的成功方法的报道。本试验在不投喂青饲料,只投喂非全价饲料的情况下,添加相关营养素,对草鱼营养性脂肪肝病的致病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投喂技术问题,开展常规投喂、高频率投喂和饱食投喂3种不同投喂方式对卵形鲳鲹生长特性和鱼体营养成分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与每天投喂3次的常规投喂组相比,每天投喂4次的高频率投喂组,鱼体成活率高,大小更均匀,且鱼体肝脏粗脂肪含量明显降低(P>0.05),减少了脂肪肝患病率,但增加了人工劳动强度,对深水网箱规模化养殖总体效益的提高意义不大;(2)每次加大投喂量的饱食投喂组,鱼体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但成活率低,饲料系数增大,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鱼体大小严重不均匀。因此,实际生产过程中应避免饱食投喂。  相似文献   

19.
问题六、饲料投喂过程中易存在哪些误区? 有的养殖户朋友认为好的饲料价格较高,不如少喂点、或选用低质廉价饲料,这样利润反而会高些、可以多赚钱。对于这种理解其实是不正确的。的确,池塘有原初生产力,不投饲料、肥料,也能产出一些鱼。少用饲料,多用原初生产力,表面上看来可行,实际上很不划算。高和俊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2,3,4和5次·d-1)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率和水质的影响。试验在室内2m3的圆形水泥池(d=1.6m)中进行,采用全封闭养殖模式,凡纳滨对虾(初始重量为0.24g)养殖密度为50尾·m-3,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为42.98%)。通过7周的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频率为1~4次·d-1时,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对虾增重率显著增加;投喂频率由4次·d-1增加到5次·d-1时,对虾增重率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在1次·d-1时最低,2次·d-1时最高,2~5次·d-1时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而降低(投喂频率为1和2次·d-1之间、3和4次·d-1之间差异显著)。投喂频率为3次·d-1时饲料系数最低,蛋白质效率最高。随着投喂频率1~3次·d-1增加,饲料系数逐渐显著降低,蛋白质效率显著递增;而投喂频率从3~5次·d-1增加时,饲料系数增大,蛋白质效率逐渐下降(3和4次·d-1差异显著;4和5次·d-1之间差异不显著)。投喂频率对水环境中的pH值、H2S含量、COD、盐度等水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在养殖后期水环境中投喂频率3~5次·d-1的NH 4和NO-2浓度较投喂频率1~2次·d-1时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