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不同因素对地被菊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探究了不同浓度生根粉、枝条的不同部位、不同发育期枝条、不同基质等对地被菊扦插生根的影响。以地被菊品种乳荷为材料,分别观察0(CK),1,5 g/L不同质量浓度生根粉处理、不同部位枝条(上部、中部、下部)、不同发育期枝条(幼苗期脚芽、花蕾期枝条、末花期枝条)和不同配比基质处理下地被菊扦插苗的叶片数量、叶片长宽、根系长度、根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及生根率。结果表明,1 g/L生根粉处理扦插苗的叶片长宽、根系长度、根鲜质量和干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生根率为95%;花蕾期不同部位枝条的扦插效果不同,下部枝条作插穗,生根率为95%,且显著高于枝条其他部位;以幼苗期脚芽为插穗,扦插苗的地上、地下部分生长量显著高于花蕾期和末花期的枝条作插穗,生根率达到100%;在不同基质配比中,营养土与蛭石配比为1∶1时,扦插苗的叶片数量、叶片长宽及根系长度显著高于其他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2.
不同处理对红叶小檗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基质、扦插时期、插穗部位和激素浓度对红叶小檗嫩枝插穗生根的影响.基质、扦插时期、插穗部位和激素浓度对红叶小檗插穗生根状况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各因素对成活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扦插时期>基质>激素浓度>插穗部位,对根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插穗部位>激素浓度>基质>扦插时期,对根数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插穗部位>基质>激素浓度>扦插时期;以选择带叶片的中部或下部插穗,以森林土为基质,在6月25日,用100 mg/l萘乙酸处理2h,进行扦插育苗效果最好,生根率为86.4%,插穗的平均根长为6.5 cm,平均根数为10条.采用红叶小檗嫩枝为材料进行大规模温室容器扦插育苗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不同处理对红毛五加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红毛五加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基质、扦插时期、插穗部位和激素浓度对红毛五加嫩枝插穗生根的影响。[结果]基质、扦插时期、插穗部位和激素浓度对红毛五加嫩枝插穗生根状况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各因素对成活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扦插时期〉基质〉激素浓度〉插穗部位,对根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插穗部位〉激素浓度〉基质〉扦插时期,对根数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插穗部位〉基质〉激素浓度〉扦插时期;以选择带叶片的中部或下部插穗,以100%蛭石为基质,在6月25日,用100 mg/L ABT1处理2 h,进行扦插育苗效果最好,生根率为86.4%,插穗的平均根长为6.2 cm,平均根数为4.9条。[结论]采用红毛五加嫩枝为材料进行大规模温室容器扦插育苗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部位苗茎, 从扦插基质、时间等方面对丛生福禄考扦插繁殖成活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丛生福禄考苗茎不同部位生根能力不同, 苗茎中部做插穗生根率最高(89. 7% ); 试验所选用的3种扦插基质中, 1∶1沙土基质更适合于丛生福禄考扦插繁殖; 用萘乙酸不同浓度处理插穗, 生根率较高(88 .3% ); 5~6月间, 插穗的成活率随扦插时间的推迟而迅速下降, 扦插适宜时间为5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5.
猪笼草不同基质与不同部位插穗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猪笼草梢部、中部和下部枝条为插穗,采用纯泥炭、纯苔藓和泥炭与苔藓的混合3种基质进行扦插。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与不同部位的插穗对猪笼草扦插生根存在很大差异。综合考虑,猪笼草下部枝条的插穗在纯苔藓中扦插生根最好,纯泥炭不适宜猪笼草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插穗采集部位、基质类型和激素3方面因素对神农香菊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穗部位对神农香菊扦插生根影响不大;基质类型对扦插苗生根数影响明显,对生根率和生根长度的影响较小;河砂:腐殖土:蛭石=1:1:1适合作为神农香菊的扦插基质;激素处理影响扦插生根效果显著,对生根数的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生根率、平均根长;处理时间是激素处理影响扦插生根数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激素种类;神农香菊扦插最佳激素为IBA,最佳处理时间为10 min.  相似文献   

7.
以毛茉莉枝条为试材,研究基质、插穗部位对其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毛茉莉扦插7 d 后可生根,嫩尖在草炭土+蛭石+河沙(1∶1∶1)的基质上扦插生根成活率达100%;基质影响毛茉莉插穗生根长度和粗度,在草炭土+珍珠岩(1∶1)基质上插穗的根最长,扦插在河沙基质上的不定根最粗;插穗部位影响毛茉莉插穗的第1根形成时间、2/3以上插穗生根时间、生根长度、粗度和生根率,且其影响有共同的趋势,即嫩尖>嫩枝>老枝;基质和插穗部位对生根数、愈伤组织形成时间的影响均不显著;基质对第1根形成时间、2/3以上插穗生根时间和生根率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草珊瑚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传松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9):44-45,49
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扦插基质、不同枝条部位对草珊瑚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扦插基质、枝条部位对草珊瑚扦插生根均有显著影响。采用2a生枝条的中部和基部为插穗,黄心土为扦插基质,200mg/L ABT生根粉1号溶液浸泡30min,生根率可达88.7%。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影响‘河津’樱扦插生根的主要因素,采用9种基质配比、10种激素浓度配比、3种不同部位的插穗,以及不同的扦插时间对‘河津’樱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基质配比能显著影响插穗的生根率和生根数量,影响力大小依次为草炭>珍珠岩>椰糠,最佳基质配方为珍珠岩∶草炭∶椰糠10∶4∶2;植物激素IBA能有效提高‘河津’樱扦插生根率,随着IBA浓度的增加生根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最佳浓度为3 000 mg·L-1;在相同处理条件下枝条中段部分的扦插生根率最高,优于下段和上段;‘河津’樱最适宜的扦插繁殖时间在6月下旬。  相似文献   

10.
北美红栎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北美红栎的扦插繁殖技术,选取一年生与当年生半木质化北美红栎枝条对其进行硬、嫩枝扦插试验。选取不同部位以及不同直径的枝条作为插穗,通过不同生根剂、不同浓度处理、不同基质和不同时间扦插的试验,研究插穗生根的效果。结果表明,北美红栎嫩枝扦插生根效果优于硬枝扦插,以ABT1 600 mg·L-1处理嫩枝插穗,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长根长及平均根数分别为38.3%、3.24 cm和1.7条;选择母株当年生枝条中上部做最佳插穗;插穗最佳直径为4~6 mm;珍珠岩与泥炭土体积比1:1的混合基质为最佳基质,在8月份室外扦插效果为佳,生根率、最长根长及平均根数分别为53.3%、3.35 cm和1.5条。  相似文献   

11.
欧李扦插影响因子及生根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欧李嫩枝扦插繁殖技术以及不定根形成机理。[方法]从激素种类、浓度与处理时间和扦插基质等方面入手,研究了影响欧李嫩枝扦插成活率的主导因素,并且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欧李插条不定根的形成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生根剂影响欧李嫩枝扦插成活率的最佳组合是:ABT生根粉2号1 000 mg/L、处理30.0~60.0 min,生根率均高于78%,是清水对照平均生根率20.7%的3.8倍 基质对欧李嫩枝扦插影响的试验得出,ABT生根粉2号以1 000~1 500 mg/L,在珍珠岩+河沙基质中生根率最高,其次是在河沙基质中。[结论] 生根剂类型是影响欧李嫩枝扦插育苗生根率高低的第一关键因子 欧李插条不定根原始体为诱生根原始体。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处理对苜蓿扦插生根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苜蓿不同部位茎段和插穗基部切口不同处理的扦插生根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苜蓿中部茎段插穗生根能力最好,其生根率(85.4%)、根系效果指数(0.77)和根干重(0.0287 g)均高于其他茎段;中部茎段插穗的生根数、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茎段,根系总长显著(P<0.05)高于其他茎段;但中部茎段扦插后新梢高极显著(P<0.01)低于基部茎段,不同处理间根平均直径和新叶数差异均不显著。插穗基部切口不同处理以劈插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94.7%)、根系效果指数(1.21)和根干重(0.0382g)均高于其他处理;生根数、根长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处理;扦插生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3个处理;但劈插处理扦插后新梢高极显著(P<0.01)低于斜口处理,处理间根平均直径和新叶数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不同扦插处理方式对紫叶小檗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紫叶小檗嫩枝的繁殖和推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比例的基质、插穗长度和生根粉浸泡时间对紫叶小檗嫩枝扦插生根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基质、扦插长度和生根粉浸泡时间对紫叶小檗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各因素对紫叶小檗嫩枝扦插生根率影响的顺序依次为生根粉浸泡时间插穗长度不同比例的基质;影响根长的顺序依次为:不同比例的基质生根粉浸泡时间插穗长度;影响根数的顺序依次为:不同比例的基质生根粉浸泡时间插穗长度。说明在基质(珍珠岩:草炭灰)为5:5、插穗长度为20cm、生根粉浸泡时间为30min条件下进行紫叶小檗嫩枝扦插的设计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选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扦插生根的最佳促根剂配方.[方法]以栀子的嫩枝为插穗,用珍珠岩+蛭石+泥炭(1∶1∶1)作为扦插基质,用5种不同配方促根剂处理插稳基部,通过测定插穗的根长、根粗、根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等各项指标,研究不同配方促根剂对栀子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不同配方促根剂对插穗生根存在着不同影响;综合各项指标,在各处理中,以500mg/L吲哚乙酸(IAA)+ 500 mg/L a-萘乙酸(NAA)+2%蔗糖对栀子促根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栀子扦插生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郑贞贞  王占林  樊光辉  马玉林  郑淑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70-17971,17975
[目的]优化宁杞1号嫩枝扦插技术,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可行性支持。[方法]以清水为对照,研究50、100、150、200 mg/L GGR7号对宁杞1号插条成活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平均根粗、平均新枝数、平均新枝长、根构型及生根部位的影响。[结果]GGR7号可提高宁杞1号枝条的生根速度、成活率、新枝长度,降低根粗。GGR7号可抑制宁杞1号插条多生根,而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逐渐解除。高浓度(≥150 mg/L)GGR7号可促进宁杞1号愈伤组织生根。GGR7号对宁杞1号新梢数和生根数的影响不明显。[结论]GGR7号处理宁杞1号的最适浓度为150 mg/L。  相似文献   

16.
郑伟  蔡永强  王彬  彭玉基  李兴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34-11035
[目的]最大限度地提高扦插火龙果的生根率和成苗率,确定最优的扦插基质,为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新红龙果为试验材料,采用6种不同基质配方,对其插条进行扦插生根的成活率、生根质量、抽梢的影响试验。[结果]在基质C(锯末屑∶猪粪∶田园土=1∶1∶2)中火龙果插条的成活率最高,达93.3%;平均生根5.3条/株,平均根长8.4 cm,表现尚佳;总抽梢量最多,平均枝梢长度最长。[结论]从成活率、生根率、最大根长、抽梢率和枝梢生长量来看,以基质C综合效应最好,基质F(河沙)最差。  相似文献   

17.
以欧李嫩梢芽为外植体进行了微茎尖组培脱毒研究,探讨了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激素成分及不同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 6-BA0.4mg/l IAA0.5mg/L;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0.3 mg/L IAA0.4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是:2/3MS IAA0.5 mg/L。应用指示植物鉴定法进行病毒检测显示,0.3-0.4mm茎尖培养对苹果褪绿斑病毒(ACLSV)和李矮缩病毒(PDV)的脱毒率为71.6%和73%,实验证明是一种可靠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杂交魔芋球茎为外植体,以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长素及细胞分裂素的MS为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魔芋愈伤组织诱导形成、增殖、分化以及植株再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6-BA浓度在3.0 mg/L时,对魔芋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到90%;6-BA与NAA配合使用时,有利于提高愈伤组织分化率,6-BA浓度在0.5~1.0 mg/L、NAA浓度在0.1~0.5 mg/L时,成苗率均较高,其中6-BA浓度在1.0 mg/L、NAA浓度在0.1 mg/L时,愈伤分化率最高,达到84.4%,成苗率达到253%;NAA浓度在0.2~0.5 mg/L时,生根率最高,达到247%。综合以上不同浓度及激素配比的作用效果,认为适合杂交魔芋麻杆球茎植株再生的最适愈伤诱导培养基是MS+6-BA 3.0 mg/L;最适愈伤分化及芽分化培养基是MS+6-BA 1.0 mg/L+NAA 0.1 mg/L;最适生根培养基是1/2 MS+NAA 0.2~0.5 mg/L。  相似文献   

19.
以杂交构树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叶片着生部位、GA3浓度对杂交构树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了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为今后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杂交构树叶片愈伤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是MS+6-BA2.0mg/L+NAA0.1mg/L,愈伤诱导率为100%,不定芽再生率为91.7%;叶片培养最佳取材部位是自试管苗顶端向下伸展叶第l~3片叶;培养基添加0.5mg/LGA3,芽增殖系数高达8.22,芽有一定的伸长生长;附加低浓度的6-BA0.3mg/L,芽明显伸长,长为3.89cm,得到壮苗,可直接用于生根培养;生根培养添加NAA1.0mg/L,诱导生根的时间最短为9d,生根率最高,达86.7%。  相似文献   

20.
以东亚唐棣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对于无菌体系建立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芽对于诱导萌发的影响、不同基本培养基以及激素组合对于增殖与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为适合东亚唐棣消毒的方法为75%酒精消毒30 s,0.1%HgCl2消毒8 min,萌发率为16.7%;带有一侧芽的顶芽为较为合适的外植体,萌发率可达87.6%;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3.0 mg· L-1+NAA 0.1 mg· L-1,增殖系数可达4.8;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4MS+NAA 0.1 mg· 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