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5篇
农学   138篇
基础科学   316篇
  156篇
综合类   1443篇
农作物   17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177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农业科学》2020,(5):28-31
水分管理与施肥管理是季节性干旱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肥料除了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与土壤水分相互协作,达到"以水调肥"和"以肥调水"的耦合效应。此外,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关系到土壤微生物环境和全球温室气候的变化。在阐述N_2O产生机制的基础上,从水分管理、施肥管理和水氮互作管理方面综述其对N_2O排放的影响,并根据温室效应等因素提出合理的减排技术措施,以期科学评估温室气体变化,为我国实行低碳农业和降低温室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福建稻麦科技》2020,(1):F0003-F0003
本刊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主办的省级稻、麦作物科技刊物,主要报道稻麦作物科研论文、试验研究报告、有关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科技动向,设有:稻麦作物选育选配、繁殖制种、栽培技术、植物保护、新品种新组合、综述、科技动态、信息快递、新闻集锦(简讯)等栏目。为促进科技交流,推进科技进步服务。主要供本领域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利用大豆的生物固氮作用,筛选玉米大豆带状复种模式下最佳组合,本试验以‘大丰26’(IC1)、‘大丰30’(IC2)、‘强盛51’(IC3)及‘强盛388’(IC4)为实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长期定位试验测得各玉米品种氮素利用及产量数据。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带状复种模式下玉米产量及地上部生物量均表现为IC2>IC3>IC4>IC1 (P<0.05)。相比IC1、IC3及IC4处理,IC2处理下年平均氮素积累量、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及氮素偏生产率分别显著增加了10.8%、11.0%、15.3%;17.3%、32.3%、26.2%;36.8%、34.9%、30.1%;18.8%、20.6%、12.5%,而IC2处理年平均氮素收获指数较IC4处理显著降低4.6个百分点(P<0.05);此外,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收获指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表明,‘大丰30’与大豆带状复种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率,可作为山西省最优组合推广。  相似文献   
4.
稻麦联合收获机拨禾轮转速对作业质量影响较大,拨禾轮转速过低导致作物喂入不及时,拨禾轮转速过高导致作物过度击打而造成落粒损失。若拨禾轮转速能够随作业速度自适应调节,将很大程度上降低割台损失。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种稻麦联合收获机拨禾轮转速自动控制装置,使拨禾轮以适当转速稳定转动。重点对拨禾轮驱动机构、转速测量装置和转速控制器进行设计。转速控制器采用PID控制算法比较实际转速和目标转速的大小并确定合理的电机转速控制信号,使拨禾轮主轴以目标转速旋转。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稻麦联合收获机拨禾轮转速自动控制装置的转速控制误差小于3.5 r/min,最大相对转速误差为8.6%,其控制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稻麦联合收获机田间作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甜高粱是粮饲兼用的优质牧草,具有抗旱、耐盐碱、产量高、适口性好等特点。本文总结饲用甜高粱复种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藏运输等内容,为甜高粱在新疆农牧区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波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2):3-4,12
采用试验示范,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多种途径控制稻、麦病虫害,集成稻、麦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实现病虫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地膜马铃薯复种莴笋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陇东旱塬区复种不同藜麦品种(系)的适应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藜麦品种(系)在陇东雨养地区夏播复种的生态适应性,以12个藜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其物候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考察,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其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2个藜麦品种(系)除LY-2无法复种成熟外,其余的11个品种(系)均能完成生育期;对其19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单位面积籽粒产量与单株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根倒率、茎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株高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籽粒粗蛋白和淀粉分别与籽粒直径和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对其15个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提出的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04%,根据综合得分,筛选出适应性最好、得分最高的2个品种(系)‘陇藜4号’和‘Q2’;聚类分析表明,11个藜麦品种(系)系统聚为3大类型,各品种(系)间性状与遗传距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第三类产量最高,第二类有矮秆、早熟等特性,可根据生产需要和育种目标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9.
通过连续5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对稻麦两熟农田土壤物理性状、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收获时,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处理能够有效降低耕层土壤容重、紧实度和土壤中固相部分所占比例,增加耕层土壤毛管孔隙度和土壤中气相部分所占比例。就水稻产量而言,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处理较秸秆不还田处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年平均增产428 kg/hm~2,增幅为4.50%,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来提高水稻产量。总之,本试验条件下,翻耕秸秆粉碎还田措施有利于改善耕层土壤物理结构,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0.
以新星圆、卜留克、农家品种3个芜菁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麦后复种,比较分析3个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叶面积、SPAD值、叶片鲜和干物质量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中农家品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叶面积和SPAD值,前3次取样中其叶片鲜、干重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根冠比、肉质根的鲜、干物质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农家品种各取样时期的肉质根的鲜、干物质量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收获期的产量为农家品种新星圆卜留克,农家品种的产量达71 037kg/hm~2,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由此可见,麦后复种当地农家品种的产量相关因素及经济产量都明显优于另外2个品种,适合河套地区进行麦后复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