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75篇
  免费   562篇
  国内免费   368篇
林业   848篇
农学   576篇
基础科学   83篇
  540篇
综合类   6217篇
农作物   461篇
水产渔业   735篇
畜牧兽医   6251篇
园艺   1173篇
植物保护   1221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64篇
  2022年   397篇
  2021年   391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465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312篇
  2016年   406篇
  2015年   441篇
  2014年   851篇
  2013年   781篇
  2012年   1204篇
  2011年   1133篇
  2010年   1049篇
  2009年   1036篇
  2008年   1083篇
  2007年   866篇
  2006年   802篇
  2005年   821篇
  2004年   735篇
  2003年   678篇
  2002年   527篇
  2001年   485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288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69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猪传染性胃肠炎作为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其不仅具有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等临床症状,而且还具备能够对不同生长周期的猪易感,呈急性暴发。因此本文主要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预防与治疗5个方面对猪传染性胃肠炎进行综述,期望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发掘对林木生长发育有利的优良微生物资源,并筛选适合叶表微生物的收集方法,以马尾松针叶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悬摇法和超声波法收集马尾松叶表微生物,用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MUSCLE和Qiime软件研究马尾松叶表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扫描电镜观测结果显示,马尾松针叶表面定殖有大量微生物,包括真菌(菌丝及孢子)和细菌。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马尾松叶表微生物物种丰富,包含细菌运算分类单位(OTUs)490个,真菌OTUs 1273个。马尾松叶表细菌以未分类的蓝细菌属(unidentified_Cyanobacteria)(36.53%)、未分类的拜叶林克氏菌属(unidentified_Beijerinckia)(28.60%)、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2.35%)为优势属;叶表真菌以枝孢属(Cladosporium)(2.45%)、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0.92%)、无头孢菌属(Capnobotryella)(0.91%)为优势属。针对叶表细菌多样性的研究表明,悬摇法和超声波法均有较高的物种检出度;在叶表真菌多样性的研究中超声波法优于悬摇法,但超声波法样品间数据变异性较大,测定结果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黄化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槟榔生产种植的毁灭性传染性病害,目前主要在印度和我国槟榔主产区发生。本文从非生物与生物因素两方面对槟榔黄化病病原认识过程及检测方法进行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松苗立枯病分布范围广、危害严重,严重影响苗圃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松苗立枯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7,(3):116-121
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 V)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可引起猪只严重腹泻、呕吐、脱水和新生仔猪死亡的一种猪肠道疾病病原体。PDCo V于2012年首次在香港的猪群中发现,2014年在美国报道,随后陆续在加拿大、韩国、中国大陆和泰国检出。鉴于PDCo V是一种新的疫病,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是对该病准确诊断和防控的关键。本文对PDCo V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人们要快速得到高产高质粮食的要求迫切,大量使用化肥,导致了有害物质残留,土壤或水污染,土壤板结或某些营养元素相对匮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AM)是土壤内常见的共生结构,由AM真菌(AMF)与土壤根系形成。已有研究表明其可通过分泌代谢物,增大根系与土壤接触面积,调节某些土壤元素存在形式等多种途径,影响植物对土壤元素的吸收转运。硫是维持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之一,可由于植物对S的需要并不如N,P,K大量,现代农业在对土壤进行施肥过程中往往将其忽略,因此土壤缺S正逐渐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将主要对AMF影响植物吸收土壤元素的途径及生理机制进行总结分析。并根据其作用方式特点进一步分析AM共生对植物吸收转运硫素的影响,指出AMF作为生物化肥的可行性,以期为解决现代化肥的替代问题以及土壤缺硫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生物炭长期施用对酸化茶园土壤改良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了按生物炭用量0、2.5、5、10、20、40 t·hm-2施用5年后的茶园土壤性状和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5年后的茶园土壤pH提高了0.16~1.11,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提高了52.6%~92.3%,而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以10 t·hm-2处理最高。施用生物炭5年后的土壤性质变化,进一步影响了真菌群落结构,表现为Chao指数、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随生物炭用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提高生物炭施用量对茶园土壤次要作用的真菌(LDA值<3.50)丰度的增加效果高于优势真菌(LDA值>3.50)的效果,其中被孢霉属、木霉属、毛壳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黑盘孢属的相对丰度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玉竹为研究材料,通过重茬地与非重茬地的施用,探究生物有机肥不同配比及施肥量对玉竹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比对三种菌影响最大;生物有机肥处理与CK相比均能提高非重茬地与重茬地的细菌数量、微生物总数量;以非重茬地的2:1:2、重茬地2:1:4的差异最为显著;重茬地中,真菌的数量减少;非重茬地中,1:1:2配比与2:1:2配比的三个施肥量微生物区系特征趋近"细菌型",重茬地各个处理均符合这一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9.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自然界中的捕食线虫性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种属区分,并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从土壤、粪便等材料中获得了2类活性较强的捕食线虫性菌株:即套捕型(hooping)捕食线虫性真菌和粘捕型(sticking)捕食线虫性真菌。主要的代表种类有3种。这些捕食线虫性真菌在捕食性结构分生孢子形态及某些生物学特性上有一定差异。套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ara)和梨形指环菌(Dactylaria pyriformis),它们以菌环、菌网作为捕食性结构(器官),以套捕方式杀灭线虫幼虫。梨形指环菌可产生多量厚垣孢子(chlamyalospore)。粘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纺锤隔指孢菌(Dactylella ellipsospora)。可形成菌结捕食线虫性结构,以粘捕的方式杀灭线虫幼虫。结果表明:捕食线虫性真菌在土壤和家畜粪便中的分离率是40.41%;此类菌适合于生存在阴暗、潮湿、富含腐植质的环境中。在温暖季节时,采用0.4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易于对其进行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10.
消毒药是指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其作用机理是使蛋白质凝固或变性、干扰微生物重要酶系统或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消毒药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理化性质,而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一)病原微生物类型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的敏感性有很明显的不同,例如形成芽胞的微生物对消毒药敏感性差,因而所用药物的浓度及作用时间都要增加;病毒对碱和甲醛很敏感,而对酚类的抵抗力却很大;乳酸杆菌对酸的抵抗力强。大多数的消毒药对细菌有作用,但对细菌的芽胞和病毒作用很小,因此,在消灭传染病时应考虑病原微生物的特点,正确选用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