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骆驼乳的营养和生物学价值,影响骆驼乳品质的因素,以及骆驼乳掺假鉴定技术,展望了骆驼乳的开发前景,以期为骆驼乳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食用植物油掺杂鉴定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在食用植物油中掺入非食用植物油的种类、危害性及检测方法,综述了在食用植物油中掺入其他食用植物油的各种检测方法,例如理化法、光度法、色谱法。  相似文献   
3.
牛奶掺假分析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实验室检测方法对20份牛奶样品进行密度、新鲜度检验,并对样品中掺淀粉米汤、掺豆浆、掺食盐、掺蔗糖、掺尿或尿素、掺明胶、掺石灰水以及抗生素残留进行分析鉴别。实验结果表明,被检牛奶多数以掺水为主,部分有米汤、豆浆、蔗糖的掺假,均没有食盐、尿或尿素、明胶、石灰水的掺假,而抗生素残留在部分样品中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汪剑  马占峰 《中国奶牛》2011,(22):58-60
利用MilkoscanFr120红外光谱仪,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回归方法,以本地区具有代表性原料乳样品为基础建立标准数据模型,在原料乳中加入尿素模拟牛奶掺假。通过总结原料乳成分数据的变化规律及调整控制因素以达到预判原料乳掺假和确定掺假物质的检出限的目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安徽省留兰香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诸如盲目种植、品种退化、掺杂兑假、加工混乱等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原料乳中糊精掺假鉴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利用FOSS120红外光谱仪,对哈尔滨市区及其周边县原料乳的相关项目进行测定,建立了原料乳标准数据模型。应用此数据模型对原料乳中掺入的有害成分进行鉴别,可以对原料乳中使用糊精造假行为进行预判。  相似文献   
7.
液相色谱-同位素质谱法鉴定蜂蜜掺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液相色谱-同位素质谱法(LC-IRMS)技术在蜂蜜掺假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LC-IRMS法检测随机抽样的62个蜂蜜样品,对蜂蜜中果糖(Fru)、葡萄糖(Glu)、二糖和三糖δ~(13)C值进行测定。[结果]由于真实蜂蜜中果糖、葡萄糖、二糖和三糖的δ~(13)C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小于2.1‰,果糖、葡萄糖的δ~(13)C差值(δ~(13)CFru-δ~(13)CGlu)为-1‰~1‰,且不得含有寡糖,所以该次检测样品中有48.38%的蜂蜜不合格,掺假掺杂以添加C-3植物源转化产物和淀粉糖浆为主,应加强对这类掺假的监控管理。[结论]LC-IRMS实现了蜂蜜中各种糖组分如果糖、葡萄糖、二糖和三糖等δ~(13)C的分离与分析,可进行添加了C-3糖浆的掺假鉴定,大大提高了蜂蜜掺假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芝麻油掺伪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芝麻油中掺入大豆油、玉米油和花生油的定量检测模型。实验配制不同比例的掺假芝麻油混合样品,采集样品在4 000~12 000 cm-1范围内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把数据分为校正集与预测集。将4 420~12 000 cm-1波段的光谱进行各种预处理,最佳方法为平滑预处理,并利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波长筛选法(iPLS)选取光谱特征波段,最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掺假芝麻油的定标模型。结果显示:3种掺假芝麻油的PLS模型预测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8、0.999、0.999,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4%、0.24%和0.19%,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实验证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芝麻油掺假的快速检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咔唑比色法测定掺假蜂蜜中果胶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咔唑比色法测定蜂蜜中掺假果胶含量的方法。采用63%热乙醇溶液洗除蜂蜜中的糖分,提取试样中的果胶。结果表明,试验过程中试剂要采用优级纯浓硫酸,配制咔唑显色剂的乙醇使用前要进行精制。半乳糖醛酸的加标回收率为88.2%~94.6%,检出限为0.15 mg/kg。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梅州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以此为基础摸索建立油茶籽油掺入大豆油的鉴别方法。结果表明:梅州油茶籽油平均含有10.41%的饱和脂肪酸,主要为软脂酸和硬脂酸;含有81.48%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和花生一烯酸;含有8.11%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和亚麻酸,是一种典型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油脂。掺入大豆油后,根据特征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变化,可对掺混油作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