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95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398篇
林业   787篇
农学   1243篇
基础科学   410篇
  529篇
综合类   7220篇
农作物   1253篇
水产渔业   255篇
畜牧兽医   2239篇
园艺   1535篇
植物保护   13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62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98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392篇
  2014年   641篇
  2013年   601篇
  2012年   772篇
  2011年   848篇
  2010年   816篇
  2009年   838篇
  2008年   838篇
  2007年   871篇
  2006年   720篇
  2005年   894篇
  2004年   795篇
  2003年   708篇
  2002年   645篇
  2001年   611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流苏香竹(Chimonocalamus fimbriatus)是云南特有珍稀竹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文章以野外调查获取的流苏香竹分布信息为主,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基于19个气候因子,预测其在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当前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和中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德宏州、保山市和临沧市等地,除迪庆州、丽江市和昭通市外,云南其他区域均有低适生区零星分布。在未来2050s和2070s的2个时间段,基于2种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和SSP5-8.5),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面积呈减少的趋势,尤其是SSP5-8.5路径下,高适生区面积仅为当前的12.51%(2050s)和18.63%(2070s);中、低适生区在SSP1-2.6路径下,显著扩张(2050s)或略微扩张(2070s),在SSP5-8.5路径下,则大幅收缩。流苏香竹野外实际分布区及其潜在分布区均以斑块状为主,可能与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有关。影响流苏香竹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最湿月份降水量、最暖月份最高温度、最干季度降水量和平均气温日较差。流苏香竹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根据其野外分布状况,建议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在其潜在适生区内适当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在清理杂质的同时对棉花品质的影响,围绕典型的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从4道籽棉清理前后、轧花前后、3道皮棉清理前后等环节取样、测试,探讨棉花品质指标(含杂率、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在新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分析含杂率与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之间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在清理杂质的同时,降低了棉纤维的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其中含杂率与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相关极显著。认为:以此定量分析为参考依据,结合各地机采棉品质特征调整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增加籽棉清理道次,适当减少皮棉清理道次,可在保证杂质清理效果的同时,提高棉花品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揭示浙江东部地区‘红美人’杂柑果实品质与土壤肥力、叶片养分的关系,明确‘红美人’杂柑产量、品质的关键影响因子。【方法】在浙江东部‘红美人’杂柑种植区域采集柑橘果实、柑橘叶片和园地土壤样本各33份,统计了柑橘产量,测定了果实品质性状、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和园地土壤理化性状,深入分析了果实品质与土壤理化状况、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关系。【结果】浙江东部‘红美人’种植区域土壤中水溶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三个大量元素含量基本上在适量和高量范围,而叶片中钾含量偏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土壤pH值和交换性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适度降低土壤pH值有利于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而土壤交换性钙含量过高会显著不利于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总酸含量与叶片锰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锰含量与土壤有效态铁、锰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和叶片中锰过量会增加果实酸度,而土壤中有效钙过量有降低果实酸度的作用。【结论】‘红美人’橘园应当考虑肥料的平衡使用,防止元素间的拮抗。部分地区因土壤酸碱度不合理而造成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的缺乏是限制‘红美人’果实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原因,需要及时叶面补充‘。红美人’果实品质中的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土壤的pH值和交换性钙含量密切相关,需要根据橘园土壤条件调节适宜的pH值和适当补充一些中、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5.
优质、高产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苏杂66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概述了苏杂668的选育过程,阐明了苏杂668的特征特性、产量水平、纤维品质和抗性表现,并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M6BR、M10AM、M2BH、M2BQ和M2AC五个国外杂交种选系为被测系,以丹M9-2、丹黄34、丹598、丹99长和丹3140五个旅系为测验系,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分析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自交系M2AC、丹598和丹3140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好;M2AC×丹598、M2AC×丹3140和M10AM×丹黄34三个组合的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相对较高;M2AC×丹3140、M2AC×丹598、M10AM×丹3140三个组合总的产量配合力效应较高,与实际表现基本一致,说明总配合力效应更能准确地反应杂交种各性状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分析土木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毒力因子分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以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USA 300为研究对象,通过醇提法获取土木香提取物,根据主要毒力因子蛋白表型功能(溶血活性和TNF-α含量释放分析),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和荧光定量PCR分析检测不同浓度土木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毒力因子分泌的影响及机制。无抗菌活性的土木香提取物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后可显著抑制培养物上清溶血活性及其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TNF-α释放活性,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表明,土木香提取物处理可显著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肠毒素A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的分泌,荧光定量PCR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土木香提取物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培养后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肠毒素A和TSST-1编码基因的转录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二元调控系统agr的转录。本研究结果表明,土木香提取物通过抑制agr二元调控系统转录及其毒力因子编码基因的转录而降低毒力因子的分泌,土木香提取物是一种潜在的新型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唐杂6 号是以雌性系S16 为母本,以自交系S26 为父本配制的强雌型黄瓜一代杂种。生长势强,商品瓜短棒状, 瓜长12~14 cm,横径4.0~4.3 cm,非特异性环境下雌花率95% 以上,瓜皮嫩绿有光泽,白刺,刺瘤稀小,平均单瓜质量 131.8 g 左右,高抗霜霉病,抗细菌性角斑病,耐白粉病;春保护地栽培平均产量可达8 000 kg·(667 m2-1,秋冬保护地栽 培产量可达6 500 kg·(667 m2-1;适合河北、北京、天津及东北地区春、秋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陕西省岐山县3大生态区域9个耕地质量监测点2017-2019年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定点监测结果发现:岐山县耕地地力总体提升,同一监测点习惯施肥区各种养分增幅更大,不同生态区域地力上升幅度不同,从速效性肥料持续供应、有机肥施入和秸秆还田、夏闲养地等方面分析了耕地地力提高原因,并从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夏闲地管护方面提出今后地力培肥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江本伟 《中国种业》2020,(12):18-22
在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实务操作和诉讼纠纷中,经常出现育种者、申请者、培育人、品种权人这样的身份概念,这些身份概念背后对应着各自的权利范围,彼此交织关联。现根据我国现有法规,分别对上述身份的定义及权利进行了分析梳理。并对部分现有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但通过其他法规可以确认或实务中已有体现的权利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对我国现行法规有关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关身份概念不明确、不清楚之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