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1篇
  18篇
综合类   242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河套地区不同栽培模式对'张杂谷19号'产量的影响,以新抗旱谷子杂交种'张杂谷1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种植方式(干旱无膜、干旱覆膜及灌溉无膜)和5种密度(4.5万、9万、13.5万、22.5万、45万株/hm2)对'张杂谷19号'稳产和丰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灌溉条件下,'张杂谷9号'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为4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8724.36 kg/hm2。而干旱条件下,适宜种植密度可以同样获得较高产量,与正常灌溉条件下最高产量差异不显著。当种植密度为9万~ 45万株/hm2时,产量普遍提高到7700 kg/hm2以上,最高可达8654.33 kg/hm2。河套地区'张杂谷19号'播前灌溉1次足水、地膜覆盖及种植密度9万~45万株/hm2,可以实现水分高效利用和产量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不同农艺措施对旱地谷子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8 ̄1990年在山西省屯留试点进行了不同农艺措施对旱地谷子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肥料是影响旱地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因子,其次是品种、密度和播期。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土壤C、N配施调控旱地谷子根系形态构建及产量形成的关联机制,研究以晋谷21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处理小区面积30 m2),设置不同C/N调控处理:CK(N 21.7 kg/hm2);A(N 21.7 kg/hm2, C 6.7 kg/hm2);B(N 32.7 kg/hm2, C 6.7 kg/hm2);C(N 43.3 kg/hm2, C 6.7 kg/hm2);D(N 54.3 kg/hm2, C 6.7 kg/hm2),N为含量为46%的尿素,C为玉米秸秆生物炭,系统调查了谷子根系形态指标体系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土壤CN合理配施可以有效增加谷子的产量,增产效果以处理C最为显著,较CK 处理显著增加44.9%;②同等生物炭施用水平下,充足或过量的N会抑制根系伸长下扎,但有助于根系的横向生长和体积膨大,处理B对根系总长、总表面积、总体积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别提升4.75%、13.92%、17.02%。③同等生物炭施用水平下,增施氮肥会减少土壤含水量,其中B处理较CK处理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降低4.2%;④增加氮素的施用可以有效促进谷子在抽穗期和灌浆期的根系生长发育,促进根系干物质的积累,与CK处理相比,A、B、C三个处理抽穗期和灌浆期谷子根系的干物质都显著性增加,增幅分别为28.13%、35.93%和24.75%,灌浆期增幅分别为36.83%、46.35%、49.52%;⑤配施生物炭可有效调控土壤电导率和土壤温度随作物生育期和气候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CK相比,B处理显著降低土壤电导率19.5%,D处理显著提升了3%的土壤温度,对根系形态发育和功能发挥具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合理的CN配施调控可以通过改善土壤水肥环境,优化根系空间分布格局和功能,实现谷子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罗璇  郭彤  胡银岗 《麦类作物学报》2014,34(8):1083-1091
为了解小麦和谷子叶片中C4光合途径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NADP-苹果酸酶(NADP-ME)、磷酸丙酮酸二激酶(PPDK)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差异及其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关系,以4个小麦品种(中国春、晋麦47、绵阳11、小偃6号)和4个谷子品种(豫谷1号、吨谷1号、冀谷19、冀谷20)为材料,在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分别测定了小麦和谷子叶片中四种光合酶的活性、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期,叶片中均可检测到这四种光合酶的活性,且酶活性与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谷子叶片中四种光合酶活性均远高于小麦;不同小麦和谷子品种间四种光合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小麦的PPDK和NADP-ME活性均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蒸腾速率相关不显著;谷子的MDH、PEPC和PPDK活性均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仅豫谷1号的PEPC活性、冀谷20和吨谷1号的MDH活性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完善白城地区主推品种“金谷2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2012年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在吉林省洮北区洮河镇两家子村开展了该品种“3414”肥料试验研究,试验采用“3414”回归设计,确定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为指导当地谷子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金谷2号的最佳施肥配比为667m。施纯氮10.22kg,纯磷l1.99kg,纯钾4.44kg。  相似文献   
6.
化控间苗谷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促进谷子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加速谷子产业化开发,对化控间苗谷种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谷种化控间苗效果与土质、肥力、整地质量、土壤墒情和播期等因素有关。不同栽培条件下,通过调节配比或播量可以达到化控间苗目的,实现谷子不间苗或少间苗。土壤黄褐墒情(含水量15%~18%)和春播谷子,采用配比35%、播量15.00 kg/hm2,或配比50%、播量11.25 kg/hm2;土壤黄墒情(含水量13%~15%)和夏播谷子,采用配比50%、播量15.00 kg/hm2,或配比50%、播量11.25 kg/hm2;红土壤及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化控间苗谷种的配比或播量应适当低于一般壤土地(含瘠薄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Ch型”谷子显性核不育的遗传研究,证实“Ch型”的不育性与“澳大利亚谷”的细胞质无关,其育性是受两对显性连锁基因Ms-和Rf-上位互作控制的。其中Ms是显性不育基因,Rf是显性上位基因,当二者共同存在时,显性上位基因能抑制显性不育基因的表达,从而使不育表现可育。这种由杂交而来,并能找到“恢复系”的显性核不  相似文献   
8.
春谷幼穗发育阶段与叶龄指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三年观察研究,十个不同熟性春谷品种的幼穗发育开始时间是随着它们生育日数长短而变化,并与拔节始期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春谷不同熟性品种的叶龄指数又与幼穗发育阶段呈回归直线关系.因此,春谷不同熟性品种利用其叶龄指数,求出适宜的系数,再代入改进的直线回归关系式,即可以较准确地判断出谷子的幼穗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9.
SSR方法标记谷子光敏雄性不育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寻找谷子光敏雄性不育基因,利用SSR方法对谷子光敏雄性不育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首先用166对引物在谷子光敏不育系GM与恢复系恢东1号两亲本间进行了筛选,其中有61对引物在亲本间存在差异;经F2群体153株单株验证后,仅有一对引物b159和目标基因连锁;通过Kosambi函数计算,其连锁距离为13.5 cM,位于第6条染色体。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2,4-D丁酯作为谷子田化学除草剂的安全性,用活性炭作为保护剂处理谷子种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通过室内测试和盆栽试验,对谷子的出苗率、株高、地上部分鲜重等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SOD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与硅藻土5∶5拌种(处理4)处理谷种后,可提高2,4-D丁酯对谷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