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74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391篇
林业   2244篇
农学   1030篇
基础科学   877篇
  314篇
综合类   6488篇
农作物   666篇
水产渔业   108篇
畜牧兽医   1373篇
园艺   755篇
植物保护   566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405篇
  2014年   602篇
  2013年   583篇
  2012年   770篇
  2011年   770篇
  2010年   679篇
  2009年   716篇
  2008年   760篇
  2007年   744篇
  2006年   690篇
  2005年   701篇
  2004年   590篇
  2003年   581篇
  2002年   473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215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214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长叶马府油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以及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归纳了该树种在栽培各环节的技术要点。归纳了长叶马府油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其种子采集、苗木培育、造林栽植、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点,并对该树种在沿海城市的绿化现状、抗风特性和用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为长叶马府油的人工栽培和园林绿化栽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松毛虫生物学特性,总结了松毛虫种群数量消长规律,分析了气象等环境因子对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影响,从而对落叶松毛虫发生做出准确的预测。根据预测情况进行有效综合防治,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截至2019年10月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470493.33hm~2,其中鼠(兔)害发生面积24526.67hm~2,同比下降3.74%,危害程度为中、轻度。经过几年的有效防治,鼠(兔)害发生趋于稳定。预测2019年秋冬季、2020年春季森林鼠(兔)发生面积在4000hm2左右,与2019年实际发生面积基本持平,针对鼠(兔)发生情况,河北省林业部门应进一步搞好鼠(兔)害调查,加强技术培训,遵循无公害生物防治原则,有效地保护好林地生态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4.
利用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大田栽培模式下油用牡丹‘凤丹’的光合、蒸腾特性,为其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凤丹’牡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或双峰曲线,日净光合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8:00或10:00,而后呈下降趋势,18:00降到最低。4月、5月‘凤丹’牡丹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凤丹’牡丹蒸腾速率呈现出明显的单峰曲线,日蒸腾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8:00—14:00,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最低值出现在18:00。6月、7月‘凤丹’牡丹蒸腾速率日平均值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呈典型的单峰曲线,最高值出现在8:00或10:00,18:00为全天最低值。不同月份‘凤丹’牡丹气孔导度日平均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油用亚麻抗倒伏的肥料运筹措施,以‘陇亚11号’和‘定亚23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裂区设计,研究了钾肥(不施钾、52.5 kg K2O/hm2和105 kg K2O /hm2 3个水平)和硅肥(不施硅和90 kg SiO2/hm2 2个水平)用量对油用亚麻茎秆形态学、力学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陇亚11号’的株高、重心高度及茎粗、壁厚、抗折力均显著大于‘定亚23号’,茎秆形态学及力学抗倒伏特性的综合影响下,‘陇亚11号’较‘定亚23号’倒伏率提高21.24%而产量降低9.43%。钾肥显著改善了抗倒的茎秆表观形态学特性,施钾后茎粗、壁厚、茎秆抗折力、抗倒伏指数提高而株高和重心高度降低,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分别提高7.35%和9.34%。硅肥对茎秆形态学、力学特性及籽粒产量均无主效应,但硅肥与钾肥的互作使茎粗显著增加。抗倒伏指数与茎粗、壁厚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重心高度呈显著负相关。品种间的茎秆抗倒伏特性差异较大,施用钾肥显著改善了抗倒的茎秆表观形态学特性,优化了茎秆机械性能,增强了油用亚麻的抗倒伏能力;供钾量较低时,硅肥与钾肥对茎粗的互作正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6.
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甘肃庆阳进行沙棘良种引种试验,其中俄罗斯第三代沙棘良种11个品种2295株,国内优质沙棘5个品种170株,当地中国沙棘1个品种20株。经过2014-2018年的观测,目前17个品种总保存数量为1143株,保存率为46%。俄罗斯第三代沙棘良种保存率为43%,大部分品种长势良好,个别品种保存率低下。不论引进品种还是国内良种在生长过程中均出现了卷叶病、干枯病、根腐烂、蛴螬、地老虎等病虫的危害以及野兔、野鸡等禽兽的破坏,而当地中国沙棘未出现病害。病虫害防治是沙棘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针对引进沙棘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病虫鸟兽危害,采取了以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各种应对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目标性状有的放矢的选配杂交亲本是提高优异品质组成品种的选择效率的基本前提。本研究对东北三省102份大豆种质资源的蛋白、氨基酸组分、油份及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通过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表型鉴定及基因型分类以综合评价种质品质特性。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大豆种质油份及脂肪酸组分变异较丰富,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根据主成分分析筛选到9个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资源分为5类。第I类群蛋白含量较高、油份含量偏低,第II类群蛋白、油份含量均居中,第III类群油份含量较高、蛋白含量偏低,第IV类群高油,第V类群高蛋白,类群间的氨基酸、脂肪酸组分各有差异。需根据育种目标在群体间选配亲本,以提高品质育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以甘肃、新疆2种不同种源的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种子为材料,将2种中性盐(NaCl、Na_2SO_4)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保证各盐溶液pH值均为7.0的条件下,模拟出5个浓度梯度(0、50、100、150、200 mmol/L)盐胁迫;另将2种中性盐(NaCl、Na_2SO_4)和2种碱性盐(NaHCO_3、Na_2CO_3)分别按照不同比例混合,配制成不同pH值的混合盐溶液,比较不同盐碱胁迫处理下不同种源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状况。结果表明,在中性盐的胁迫下,低浓度的盐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项萌发参数随着中性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高浓度胁迫对种子具有一定的迫害性。在不同pH值的盐碱胁迫下,2个种源种子萌发的变化趋势相同并具有显著差异,各项萌发参数随着pH值的增大而降低。甘肃种源在盐、碱胁迫下的发芽参数基本上高于新疆种源,相对盐害率低于新疆种源,表明甘肃种源种子具有较强的抗逆与抗盐碱能力。  相似文献   
9.
载球孢白僵菌松毛虫赤眼蜂能够显著提高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控效果,为了明确其对亚洲玉米螟卵期及幼虫期可持续防控的作用机理,采用松毛虫赤眼蜂吸附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进行赤眼蜂载菌情况,以及亚洲玉米螟卵和幼虫的寄生、侵染过程观察。结果表明,赤眼蜂羽化后能够吸附柞蚕卵表面粘附的白僵菌分生孢子,并将其携带至亚洲玉米螟卵块表面,并吸附于未被赤眼蜂寄生的亚洲玉米螟卵孵化的幼虫体表,实现侵染并致死,幼虫带菌率达60.00%,网室内杀虫生物测定僵虫率达27.00%。本研究表明,载菌赤眼蜂在提高杀虫效率的同时实现害虫可持续防控,该方法为其他载菌天敌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S薄壳山核桃与油用牡丹都是木本油料作物,一年栽种,可多年受益,两者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ɑ-亚麻酸)含量高,被消费者越来越认可。自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后,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木本油料发展实施意见,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木本油料作物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内容来抓。以上一系列扶持木本油料作物种植政策的文件出台,充分说明木本油料作物在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本文通过走访薄壳山核桃种植大户,并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出薄壳山核桃与油用牡丹的物候生长互补特性,为广大木本油料作物种植户在栽培与管护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