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植物代用茶—野藤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显齿蛇葡萄新品种——绿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中国鄂西地区生长的显齿蛇葡萄植株中选育出优良无性系‘绿凤’, 其叶含总黄酮12.9 % ,总氨基酸16.7 % , 总糖6.92 % , 维生素E 60.1 mg/ kg , 用其叶加工饮品具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3种叶型的藤茶的外部形态学特征及各器官显微结构进行分析,并测定了叶中主要功能成分(黄酮类)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叶型的藤茶在外部形态特征和各部位显微特征上没有明显差异;3种叶型藤茶中,黄酮类的含量以中叶型的含量最高,为31.66%;其次为小叶型,25.32%;大叶型最低,为22.90%。  相似文献   
4.
宾冬梅  易诚  颜彩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320-9321,9403
[目的]提高藤茶中总黄酮提取率.[方法]以藤茶为原料,以水为溶剂,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的方式,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微波辅助加热时间、微波加热功率4个单因素对藤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藤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在100℃的温度下浸提时间60min,中高档微波加热120 s的条件下,藤茶总黄酮的得率最高.[结论]优化微波辅助法工艺能提高藤茶黄酮提取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藤茶的初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藤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梁琍  邱岚  张良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416-420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波提取梵净山野生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二氢杨酶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法,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二氢杨酶素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超声提取梵净山野生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藤茶中二氢杨梅素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1.00%、料液比1∶26.00(g∶m L)、超声波时间40.00 min,在此条件下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率为28.41%,回归模型预测的二氢杨梅素提取率为28.61%,经验证RSD为1.16%,拟合度较好,说明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藤茶二氢杨梅素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藤茶黄酮对抗旱王后备母牛生长发育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0头6月龄左右抗旱王后备母牛,将其分为2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 g/(头·d)的藤茶黄酮混合型饲料添加剂(藤茶黄酮≥0.5%),试验期30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体高、体直长和血糖浓度有增长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 > 0.05)。在试验条件下可得出,日粮中添加藤茶黄酮对抗旱王后备母牛的生长发育、适应能力和抗逆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藤茶黄酮|抗旱王后备母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糖  相似文献   
8.
藤茶黄酮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藤茶是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显齿蛇葡萄(Am- 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的嫩茎叶。《中药汇编》和《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记载,藤茶味甘淡,功效清热解毒,主治黄疸型肝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藤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以3.3′,4′,5,5′,7-六羟基-2,3-双氢黄酮醇,即二氢杨  相似文献   
9.
为了弄清不同采收时期藤茶氨基酸含量、组成变化及营养价值,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不同采收时期的藤茶样品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组成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时期藤茶E/T为39.71%~40.78%,与FAO/WHO规定标准40%相近;E/N为65.88%~68.87%,均显著高于FAO/WHO标准规定的60%,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不同时期采摘的藤茶中氨基酸总量相差较大,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以5月采收的SRC最大,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氨基酸总量及各种氨基酸比例,以5月和9月所采摘的藤茶较好.  相似文献   
10.
藤茶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同一生态环境下的来源于江西定南、湖南茶陵、湖北恩施的三地藤茶的根、茎、叶、花粉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表明:三地藤茶根、茎横切面结构差别不很明显,在皮层中的部分薄壁细胞内都含草酸钙簇晶,湖北和江西藤茶茎的表皮细胞上有非腺毛.在叶的叶肉组织和中脉附近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较多的簇晶或针晶,江西藤茶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