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篇
  7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2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梨菇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江西赣南北部林区的野生裂菇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它含金属元素15种、粗蛋白含量达27.52%、氨基酸含量达23.98%,是一种很优秀的野生食用菌。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不同的烫漂温度和烫漂时间下青头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变化.烫漂及冻藏对青头菌过氧化物酶活性、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及氨基酸态氨等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95~96℃烫漂温度效果最好,在4min内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95.5%;烫漂及冻藏都使青头菌营养成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建议采用一70℃以下温度不经烫漂而冻结,冻品在-26℃冰箱中贮藏12个月,其营养价值保持很好。  相似文献   
3.
对广西浦北县红锥林保护区出产的主要商品红菇进行了调查,经组织分离获得了该种菇的纯培养。红菇需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低温下保藏容易失活。红菇对培养基的营养有特殊的要求,其分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了红菇子实体多糖热水浸提法的条件为水料比3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3h.在此提取条件下,提取率为4.33%.粗多糖经过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得到D1、D2、D3和D4四个组分.研究了红菇粗多糖及其各组分的还原能力、对·OH的清除作用以及清除NO2-的作用,以此来评价该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菇多糖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对·OH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在体外模拟胃液条件下对NO2-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正红菇(Russula griseocarnosa)菌根围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土壤基因组DNA,以通用引物扩增真菌18S rRNA基因V1+V2区,将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获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DNA特征指纹图谱,并对图谱中的优势条带回收测序,通过Blast进行同源性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而分析正红菇菌根围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在回收测序的19条DGGE条带中,4条为非真菌真核生物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全部序列可以分为4类菌群,GroupⅠ主要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真菌,GroupⅡ主要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真菌,GroupⅢ为未知真菌,GroupⅣ主要为节肢动物门生物(Arthropoda)。  相似文献   
6.
在探明菌根真菌美味红菇生理活性物质的基础上,为使其实用化,又从该菌的发酵液中提取并研制成真菌复合制剂。除在医学上进行了一系列抗菌活性试验外,同时还在育苗造林上,利用不同树种进行防病保苗促进生长的生物活性试验。本文主要报道应用美味红菇复合制剂对几种亚热带针阔叶树种幼苗和种子进行体内生物活性的试验结果。目的在于观察和研究该复合制剂对促进幼苗生长和提高抗生能力的生物效应,以便进一步开拓美味红菇复合制剂的有效应用范围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红菇的生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正红菇生态环境各因子调查观察,为人工模拟生态环境、引种栽培野生红菇提供依据。历时4年的调查研究表明:正红菇是一种外生共生菌;在相对稳定的生态条件下(平均温度25-27℃,湿度80%-100%,降雨量(土壤含水量)达40%以上),正红菇发生,降雨量为其主导因子;正红菇年发生2次,在夏秋季节高温、闷热阵雨之后为发生盛期;发生地海拔不限,以山的中下部为多,林间郁闭度0.8左右,土壤pH值5.6-7.0之间;其共生树种以壳斗科为主。  相似文献   
8.
环境因素对正红菇纯培养的影响及红菇菌剂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影响正红菇RL1菌株生长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其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10℃;最适pH5.85;最适光照度为319.89lx,但黑暗下也能正常生长;对NaCl的耐受力中等;最适固体基质水分含量为60%,菌丝生长好氧。据此研究制备了两种较理想的菌剂,即“液体种”和“棉子壳固体种”。  相似文献   
9.
正红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技术及抗癌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比较了用超声波处理及用酶处理正红菇子实体后依次用水→草酸铵→氢氧化钠浸提出的正红菇子实体多糖的抗癌活性。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浸提正红菇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条件。用水作提取剂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温度 10 0℃ ,液料比 2 0∶1,提取次数 2次 ,提取时间为 3h ;残渣随后用草酸铵作提取剂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温度10 0℃ ,液料比 30∶1,提取次数 2次 ,提取时间为 6h ;最后用NaOH作提取剂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温度 80℃ ,液料比2 0∶1,提取次数 2次 ,提取时间为 6h。  相似文献   
10.
正红菇的麦角固醇及多糖提取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红菇含有多种甾醇,其中麦角固醇已被确定,对麦角固醇进行提取分析,其含量为095%(mg/100mg)。采用不同提取法,其结果不加酶提取麦角固醇的含量高于加酶,不加酶其含量为095%(mg/100mg),加酶为067%(mg/100mg)。多糖提取是酶法优于常规热水浸提法。热水浸提多糖为274%(g/100g),双酶浸提为285%(g/100g),三酶浸提法为319%(g/10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