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来自印尼的松香,对其理化指标和成分进行分析,用马尾松松香对比,探讨其歧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来自印尼的松香含有14.26%异海松酸和8.74%的南亚松酸,歧化反应产品达不到歧化松香产质量标准,它不能作为反应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认识西北行台风活动特点成因,为此类台风预报提供参考,利用1°×1° 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及实时定位定强数据,对台风“海鸥”的路径、强度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鸥”活动主要受副高外围气流操纵,不同阶段受不同层次引导气流影响。引导气流强度越大台风移速越快,其波动可能是台风路径摆动的重要原因。高海温是“海鸥”生成及发展的基础条件;“海鸥”移动下游存在弱垂直风切变区域、西南季风与越赤道气流卷入、水平风场不对称分布是“海鸥”强度加强的重要原因;同时指出“海鸥”不同阶段,感热和潜热所起作用不同。此外进一步探讨了“海鸥”成熟期仅维持台风强度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海南霸王岭南亚松(Pinus latteri)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采用样方法对南亚松群落的物种组成、地理成分、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霸王岭南亚松群落植物种类丰富,共有66科146属230种,以樟科(Laur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茜草科(Rubiaceae)为主要优势科,南亚松(Pinus latteri)、九节(Psychotria asiatica)、银柴(Aporosa dioica)为主要优势种,优势属不明显;2)南亚松群落的植物地理联系广泛,以热带成分为绝对优势,含杉木属(Cunninghamia)一个特有属;3)不同海拔梯度南亚松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差异,其中,物种丰富度指数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而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指数均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4)南亚松群落结构复杂,其径级和树高结构都是典型的倒“J”型,群落中南亚松的径级和树高结构呈钟形,说明南亚松群落稳定性高,更新状态良好,能够稳定演替发展。  相似文献   
4.
海南霸王岭林区南亚松天然林乔木层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亚松(Pinus latteri Mason)[1]又名海南松[2]、越南松、南洋二针松[1],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40 m,胸径可达2 m[1 3];分布于海南、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拔50~1 200 m的丘陵台地及山地,马来半岛、中南半岛及菲律宾也有分布[1];多为散生[3],但在海南霸王岭林区有大片的南亚松天然林分布[1 3];热性针叶林植被型中只有一个群系组(热带松林)和一个群系(即南亚松林),即天然的热带针叶林实际上只有南亚松天然林[4,5];南亚松具耐干旱、耐瘠薄、耐高温、耐火烧、耐海洋咸风等特性,是热带地区绿化荒山荒地及发展用材、松脂的良好材料[4,5];南亚松为珍稀种、珍贵用材(二类材,比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优良[4]),同时为高产脂树种(单株产脂为马尾松的两倍[6]);  相似文献   
5.
南亚松(Pinus latteri)种子园嫁接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南亚松无性系的成活率和生长性状,为南亚松种质资源保存、种子园营建及良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南亚松种子园不同种源的无性系成活率在28%~88%之间,平均58.5%。海南和越南种源无性系的平均成活率高于防城港。3个种源南亚松嫁接株的平均接穗高生长量、接穗径生长量、冠幅和主干分枝数分别为91 cm、31.32 mm、73 cm和5,不同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成活率大于70%的17个无性系间对比分析表明,越南无性系的生长优于海南无性系;多重比较分析表明来自越南的11#和13#无性系生长最优。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浸泡时间、催芽温度以及不同浓度的CaCl2和GA3对南亚松(Pinus latteri)种子进行引发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南亚松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5 mg/L的GA3浸种24 h,于30℃恒温箱催芽是促进南亚松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方法,CaCl2不适合用于南亚松种子的引发处理。  相似文献   
7.
8.
通过采用大小结构图和存活曲线分析种群动态,应用扩散系数、Lloyd的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和Morisita指数等研究分布格局,采用Greig-Smith方法分析空间格局,对海南岛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南亚松(Pinus latteriMason)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亚松种群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种群,但幼苗、幼树较少;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Ⅰ型,胸径小于2.5 cm的幼苗成活率较低,幼树存活率开始增大,中龄期种群存活率最高,成龄树期存活率开始下降,至老龄期死亡率达到最大;种群格局整体上呈聚集型;种群格局规模介于100~400 m2。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法对柬埔寨南部地区的南亚松松香和松节油的化学组成特征进行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将南亚松松脂分成松节油和松香两个馏分后,分别对松香和松节油中所含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松脂中的含油量为20.67%.在松香馏分中共检出9个化合物,其中海松酸型树脂酸占49.59%,枞酸型树脂酸占37.18%,二元酸占12.40%.主要的树脂酸为异海松酸、8(9)-异海松酸、枞酸和南亚松酸,分别占松香馏分的20.90%、21.14%、23.45%和12.40%.松节油馏分中检出16种化合物,其中单萜类化合物13种,倍半萜类化合物2种,二萜类化合物1种.单萜类化合物占松节油量的99.49%,其中间(廾孟)-4,8-二烯、小茴香烯和别罗勒烯,分别占松节油量的24.01%、29.21%和23.71%.研究发现该松香中枞酸型树脂酸量小于海松酸型树脂酸,同时在松香中还检出了2-甲基-5-异丙基-双环[3.1.0]-己-2-烯、间(廾孟)-4,8-二烯、α-水芹烯、小茴香烯、4-蒈烯、别罗勒烯、9,10-二氢环异长叶烯等7种化合物,而未发现α-蒎烯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为害马尾松、南亚松、湿地松、加勒比松的海南松毛虫Pendrolimuskikuchii hainanensis Tsai et Hou属叶蛾科Lasiocampidae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的一个变种。其幼虫经人工施放喷洒白僵菌、多角体病毒感染后,白僵菌──第10天后就使幼虫出现感病症状,第25天后发病,继而僵虫、僵蛹达到高峰期。多角病毒──第3天就使幼虫开始出现感病死亡,6~8天大量死亡,10~15天达到死亡高峰期。从林间观察结果,害虫死亡率与感染药物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