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吉林省不同地区亚洲玉米螟发生世代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吉林省不同地区亚洲玉米螟发生世代的变化,对吉林省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生态区28个县(市)的亚洲玉米螟成虫产卵时期、幼虫发育和化蛹等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东部生态区大部分地区亚洲玉米螟只有1个落卵高峰期,未发现第1代幼虫化蛹,仍为1代发生区,而在伊通县和集安市有部分幼虫化蛹,已由1代发生区变为1代为主兼1.5代发生区;中部生态区大部分地区有2个落卵高峰期,未发现第2代幼虫化蛹,已由1.5代发生区变为完全2代发生区,而在双辽市和梨树县出现第3代低龄幼虫,已变为2代为主兼2.5代发生区;西部生态区大部分地区有2个落卵高峰期,未发现第2代幼虫化蛹,仍为2代发生区,而在通榆县出现第3代低龄幼虫,已由2代发生区变为2代为主兼2.5代发生区。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吉林省亚洲玉米螟的世代发生数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推广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建立玉米螟统防统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常年种植玉米266.7万hm2以上,玉米螟常年发生面积超过166.7万hm2,严重影响玉米生产安全.为提高本省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省农业部门积极向省政府请示,2004~2008年共争取到专项资金6 000万元,5年来每年实施玉米螟生物防治66.7万hm2以上,推动了玉米螟的全面控制,保证了玉米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2018-2020年,对吉林省不同水稻种植区水稻二化螟发生世代及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在中西部稻区白城市(洮北区)、扶余市和公主岭市二化螟一年可发生2代,性诱监测越冬代和第1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在6月上、中旬和8月上、中旬。在中东部稻区的榆树市和吉林市(昌邑区),二化螟一年发生1~2代,榆树市在6月上、中旬和8月上、中旬,吉林市在6月中、下旬和8月中旬各有1个诱蛾高峰。在东南部稻区的柳河县和和龙市,二化螟1年发生1代,柳河县诱蛾高峰期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和龙市未发现明显诱蛾高峰。通过为害情况调查发现,水稻收获前2代区二化螟为害情况普遍重于1代区,应加强对2代区第2代二化螟的监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4.
5.
1.8%复硝酚钠水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以ODS色谱柱,UV210nm为检测波长,用乙腈+异丙醇+水(25mmoL/L磷酸二氯钾用磷酸调节pH约3)=25+5+70(V/V/V)做流动相,对复硝酚钠水剂中的邻硝基苯酚钠、对硝基苯酚钠、5-硝基邻甲氧基苯酚钠、2,4-二硝基苯酚钠(不是1.8%复硝酚钠水荆的组成,是杂质)进行液相色谱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变异系数分别为0.018%、0.020%、0.0521%、0.15%;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8、0.9946、0.9949、0.996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99.2%、99.4%、99.8%。  相似文献   
6.
三种赤眼蜂对水稻二化螟田间控害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大面积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提供技术依据,选择目前易于大批量人工繁殖的3种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和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m Ashmead,分别在南方产区湖南和北方产区吉林两地进行了其对田间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卵的寄生率和防治效果的试验调查,并分析比较不同赤眼蜂种间的控害能力。结果表明,在南北水稻产区,供试的3种赤眼蜂对二化螟卵的田间寄生率及控害效果的变化趋势相同,从高至低依次为稻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稻螟赤眼蜂明显优于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表明稻螟赤眼蜂为控制水稻田二化螟的优势蜂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