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MoHRD3基因参与调控稻瘟病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作为主要的农业病原微生物,其引起的稻瘟病严重威胁着水稻等谷类作物的生产安全。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途径(Endoplasmic reticulum-associated protein degradation, ERAD)是生物体应答内质网压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在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HRD(HMG-CoA reductase degradation)复合物作为ERAD的关键组分,主要由Hrd1、Hrd3、以及凝集素Yos9等蛋白组成,负责内质网中错误折叠蛋白的识别、转运以及泛素化过程,最终由蛋白酶体降解,从而有效缓解内质网压力,保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有研究表明,Hrd3属于单次跨膜蛋白,在内质网腔中与Hrd1、Yos9相结合,负责底物的识别并起着稳定Hrd1的作用。目前Hrd3在稻瘟病菌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基因敲除及互补试验获得了稻瘟病菌的ΔMohrd3突变体和ΔMohrd3-C回补菌株,并以野生型为对照,对突变体的生物学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ΔMohrd3突变体的生长速率、产孢量明显下降;对大麦和水稻的致病力显著减弱。进一步胁迫试验表明,MoHRD3的缺失导致稻瘟病菌对外界盐胁迫、渗透压胁迫的耐受性增强,对内质网胁迫耐受性减弱,而对细胞壁胁迫无明显变化。同时,MoHRD3基因的缺失激活了未折叠蛋白响应途径(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上述结果表明,MoHRD3参与调控稻瘟病菌的营养生长、无性繁殖、致病及对不同环境胁迫的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2.
SMART策略构建小黑杨茎形成层全长cDNA文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小黑杨木材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基因,以2年生小黑杨茎形成层组织为试验材料提取RNA,采用SMART(RNA转录过程中的5′末端转换机制)技术合成cDNA第一链,通过LD-PCR合成双链cDNA。利用SfiⅠ限制性酶酶切后将其连接到质粒载体pDNR-LIB上,采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中,构建全长cDNA文库。文库质量鉴定表明:原始文库滴度为2.18×106pfu/mL,扩增后的文库滴度为5.46×109pfu/mL,重组率为96%。插入片段长度在0.5~2.0kb之间,平均长度为1.12kb,表明构建的小黑杨茎形成层cDNA文库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作为主要的农业病原微生物,其引起的稻瘟病严重威胁着水稻等谷类作物的生产安全。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途径(Endoplasmic reticulum-associated protein degradation, ERAD)是生物体应答内质网压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在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HRD(HMG-CoA reductase degradation)复合物作为ERAD的关键组分,主要由Hrd1、Hrd3、以及凝集素Yos9等蛋白组成,负责内质网中错误折叠蛋白的识别、转运以及泛素化过程,最终由蛋白酶体降解,从而有效缓解内质网压力,保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有研究表明,Hrd3属于单次跨膜蛋白,在内质网腔中与Hrd1、Yos9相结合,负责底物的识别并起着稳定Hrd1的作用。目前Hrd3在稻瘟病菌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基因敲除及互补试验获得了稻瘟病菌的ΔMohrd3突变体和ΔMohrd3-C回补菌株,并以野生型为对照,对突变体的生物学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ΔMohrd3突变体的生长速率、产孢量明显下降;对大麦和水稻的致病力显著减弱。进一步胁迫试验表明,MoHRD3的缺失导致稻瘟病菌对外界盐胁迫、渗透压胁迫的耐受性增强,对内质网胁迫耐受性减弱,而对细胞壁胁迫无明显变化。同时,MoHRD3基因的缺失激活了未折叠蛋白响应途径(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上述结果表明,MoHRD3参与调控稻瘟病菌的营养生长、无性繁殖、致病及对不同环境胁迫的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4.
小黑杨应拉木上下侧cDNA文库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小黑杨应拉木的形成机制和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模拟重力对小黑杨茎生长产生影响后,进行了以下研究:以小黑杨茎应拉木未成熟木质部组织为材料,分别构建了弯曲茎上侧(TW)与下侧(OW)cDNA文库,共获得了6048条高质量的ESTs序列,代表了5007条单一基因,鉴定出437条可能与应拉木形成有关的ESTs.通过比...  相似文献   
5.
策略构建小黑杨茎形成层全长cDNA文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小黑杨木材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基因,以2年生小黑杨茎形成层组织为试验材料提取RNA,采用SMART (RNA 转录过程中的5′末端转换机制) 技术合成cDNA第一链,通过LD-PCR合成双链cDNA。利用SfiⅠ限制性酶酶切后将其连接到质粒载体pDNR-LIB上,采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中,构建全长cDNA文库。文库质量鉴定表明:原始文库滴度为2.18×106 pfu/mL,扩增后的文库滴度为5.46×109 pfu/mL,重组率为96%。插入片段长度在0.5~2.0 kb之间,平均长度为1.12 kb,表明构建的小黑杨茎形成层cDNA文库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