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86篇
园艺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57年4月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首次从非洲大陆传至葡萄牙里斯本,1960年4月再次传入葡萄牙并快速蔓延。因担心疫情失控及对养猪业发达地区产生影响,葡萄牙自1962年5月启动ASF疫苗田间试验。部分数据显示:接种疫苗21 d后,ASF的群体发病率为0.96%,个体发病率为1.05%;接种1个月后约有12.1%的猪出现了并发症,表现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肌肉骨骼和皮肤等方面的问题;母猪接种后部分出现流产或不孕;疫苗接种猪的肺部病变占比(21.92%)比未接种猪(4.82%)高,且不同品种猪的肺炎发病率差异较大。由于疫苗临床使用时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最终导致免疫计划终止。分析失败原因,可能是葡萄牙整体猪群健康状况较差、病毒污染面较大以及当地品种猪的易感性较高等。为科学看待ASF疫苗的使用经验和教训,本文对20世纪60年代葡萄牙的ASF"免疫失败事件"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为未来ASF疫苗研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将含高滴度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新鲜病料研磨后接种VERO DS细胞系进行病毒分离,出现细胞病变后连续传代,取3代以上培养物,进行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生长曲线测定。生长曲线测定分别以0.01和0.1 MOI接种VERO DS细胞,每隔12h测定病毒滴度,连续培养168h,绘制病毒生长曲线,分析生长特性。结果显示,病料接种细胞72h后,出现细胞病变,经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为小反刍兽疫病毒?;生长特性研究显示,0.01和0.1 MOI两种病毒接种量,病毒滴度最高均为106 TCID50左右,但峰值出现时间和下降速度存在差异,0.01 MOI接种量出现峰值晚,但是维持高滴度时间较长。本文成功分离一株小反刍兽疫病毒,并对两种接毒量的生长特性差异进行了初步分析,为探索该病毒培养方法和收毒时间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小反刍兽疫疫情现状与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反刍兽疫作为重要的跨境动物疫病之一,已经传入我国并广泛流行。对我国养羊业、民生和经济发展造成沉重的打击。为有效防控该病,从小反刍兽疫的病原学、宿主范围,传播特点、传播因素和综合防控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重点从制度保障和防控要素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兽医服务体系对畜牧业持续建康发展,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结合国家对"三农"工作的发展要求,从兽医服务体系改革思路、构建新型体制机制、提升兽医专业技能水平、政策支持,建立有效的财政保障运行机制、推广普及和新技术应用、完善兽医法律体系建设和兽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人类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拟建立施马伦贝格病毒(SBV)S基因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用于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的快速检测和确诊。通过对公开发表的SBVS基因序列与布尼病毒科其他11种病毒S基因进行比对,找出不同病毒变异区域集中且变异区域两侧保守的序列片段,基因合成,体外转录,作为基因扩增模板。在特异性变异序列两端的保守区域设计扩增引物,进行RT-PCR扩增。在保守区域设计双向测序引物,对RT-PCR产物进行双向焦磷酸测序。通过比对测序结果,确定是否为SBV核酸序列;优化条件,确定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建立SBVS基因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结果:建立的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扩增基因片段长度为166bp;敏感性为可检测到104个拷贝;每一条测序引物可准确测出50bp左右核酸序列,双向测序可准确测出100bp左右核酸序列,具有较好特异性,完全满足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确诊要求;重复测序3次,均能准确测出100bp左右核酸序列。本研究建立的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可用于施马伦贝格病毒病的检测和确诊,整个检测过程可在1d内完成,大大缩短了确诊时间。  相似文献   
6.
牛支原体肺炎流行RT-PCR方法的初步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5对引物,对山东某一牛交易市场采集的64份鼻腔棉拭子样品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对所有样品进行差异脲原体、牛支原体、牛生殖道支原体、牛眼支原体和牛传染性胸膜肺炎(CBPP)PCR病原学检测,PCR产物连接T载体测序。PCR结果显示,牛支原体阳性样品7份,牛生殖道支原体、牛眼支原体和牛丝状支原体全部为阴性;测序结果显示,所测样品核酸序列与牛支原体和无乳支原体核酸序列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对核酸序列进行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相对于无乳支原体而言,所测核酸序列与牛支原体物种具有更近的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7.
以苜蓿品种甘农1号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苜蓿愈伤组织、体细胞胚形成的影响,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建立再生体系,在此基础上,摸索农杆菌介导小反刍兽疫病毒F基因的转化条件。结果表明:所选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100%,UM+0.1mg/L NAA+0.5mg/L KT为诱导体细胞胚的最佳培养基。农杆菌介导的苜蓿遗传转化条件为:下胚轴预培养3d,农杆菌菌液侵染15min,然后在培养基上铺一层灭菌滤纸共培养3d后清洗,选择压为卡那霉素(Km)75mg/L,抑菌浓度为头孢霉素(Cef)300mg/L。本研究为制备防治小反刍兽疫转基因植物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麋鹿重组朊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制鹿慢性消耗性疾病(chronic wasting disease,CWD)单克隆抗体,本研究以原核表达后经纯化的麋鹿重组成熟朊蛋白(PrPc)为免疫原免疫PrPc基因敲除小鼠(PrPc-null mice)。两次加强免疫后,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采用3次有限稀释法实现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筛选出5株能稳定分泌针对麋鹿重组成熟朊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杭体(McAbs)的杂交瘤细胞株5A5、3B2、6D12、5E3、1F5,其腹水ELISA效价均达到1∶10000以上。经鉴定,5株单抗均为IgG抗体,5A5、6D12、5E3株为IgG1亚类,3B2、1F5株为IgG2a亚类。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McAbs均能特异性识别麋鹿重组成熟朊蛋白和健康麋鹿脑组织匀浆中的PrPc。本研究制备了CWD腹水McAbs,同时也为CWD的研究及其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尼帕病毒病是一种新发人兽共患传染病,1998年在马来西亚首次出现。引起该病的病原为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其在猪群中具有高度传染性,人感染后死亡率达40%~75%。NiV主要通过猪只间的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设备、车辆、衣服、靴子以及犬、猫等机械携带传播;猪是NiV传播的放大器,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被感染组织将病毒传播给人。果蝠是NiV的天然宿主,因此养猪场选址要远离果树种植区。目前还没有批准的人用或兽用尼帕病毒病疫苗或药物,但多种疫苗候选株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出良好的保护效果,包括病毒活载体疫苗株、病毒糖蛋白亚单位疫苗株、颗粒样病毒疫苗株等;成功防控NiV感染的关键是做到早发现,在NiV传入高风险地区,对猪群持续进行血清学监测,并对猪场进行严格生物安全管理。本文结合已暴发的猪群尼帕病毒病疫情及人间疫情,探讨猪感染NiV的流行特点,并通过分析暴发原因提出防控措施,以期为猪群中防止该病发生及突发疫情时的应急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汽车风噪声产生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车辆风噪声的重要性,并对风噪声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对各项风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找出了风噪声的主要来源,为细化汽车设计和试验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