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下对物质进行制备、研究和工业化以及利用纳米尺度物质进行交叉研究和工业化的一门综合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重组M蛋白间接ELISA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纯化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重组M蛋白作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确立了ELISA最佳工作条件:抗原包被浓度为3.5μg/mL,37℃1h加4℃过夜,血清(1:40)和酶标SPA(1:80)分别在37℃温育1h,加底物溶液常温显色5min。经重复性试验、交叉试验、阻断试验等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敏感度高;与美国IDEXX公司试剂盒相比较,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6.3%和93.5%,无显著性差异。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临床血清样品168份,总阳性率为39.9%。  相似文献   
3.
猪细小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猪细小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各种新型疫苗的成功研制,为猪细小病毒病的防制带来希望。但目前为止猪细小病毒的检测技术以传统方法为主,大量研究发现猪细小病毒常与其他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为了根除本病,必须提高诊断和防疫水平。文章就该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6.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是一种对鱼苗和幼鱼致死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为口岸鱼类的一类检疫对象。研究表明该病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各国学者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一直都十分重视。对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的深入了解和相关的预防措施,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预防和制止了该病流行,但仍然未完全杜绝该病的发生。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离不开有效的检测手段,本文从临床诊断、病毒分离、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快速诊断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鸡胚接种、MDCK细胞培养、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RT-PCR等方法,笔者在四川首次分离并鉴定了1株既能在鸡胚上稳定传代又能在MDCK细胞上稳定产生CPE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命名为A/swine/Sichuan/01/2006(H3N2);NS基因的测序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株与A/swine/HongKong/4361/99(H3N2)、A/NewYork/429/2003(H3N2)、A/Queensland/6/2000(H3N2)、A/New South Wales/4/1999(H3N2)等具有代表性的标准毒株的同源性都达到99%;从MDCK细胞中抽提流感病毒基因组进行全基因克隆,构建了11个包含全基因8个基因片段的文库。全基因测序结果表明,A/swine/Siehuan/01/2006(H3N2)共8个节段,全基因序列共计13577bp;基于HA、NA推导蛋白的无根进化树结果显示,四川分离株与人流感标准株A/Queensland/6/2000(H3N2)、A/South Australia/81/2000(H3N2)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与猪流感标准株A/swine/Spain/42386/2002(H3N2)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8.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幼犬,不经治疗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据西昌市内具有代表性的2家动物医院里2014年2月-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203例犬细小病例分析,了解西昌市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情况,并以爱犬宠物医院为临床试验点,总结防控犬细小病毒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结果表明:西昌市犬细小病毒广泛流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所提出的预防措施操作性强,筛选出的治疗方案的治愈率高达80%。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了一种用于诺沃克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的引物和方法.分析已报道的诺沃克病毒基因组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荧光探针.通过实时荧光RT-PCR检测,得到诺沃克的特异性荧光曲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含有猪细小病毒SC1株非结构蛋白NS1基因的重组质粒pPNS1通过EcoR Hind双酶切后,回收NS1基因,将其亚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ET30a( )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NS1,转入表达宿主菌BL21中,通过IPTG的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重组NS1蛋白高效表达,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细菌总蛋白的26.7%。并确定了NS1蛋白的最佳诱导条件:IPTG终浓度为0.6mmol/L,诱导时间为3h。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重组蛋白经纯化后作为抗原,包被酶标板,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作为二抗,建立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PA-NS1-ELISA)。结果表明,抗原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31.3mg/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40。阳性标准初步定为:待检血清D490>0.32,且待检血清D490/阴性血清D49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