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靖粳26号系由云南省曲靖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粳稻新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优异的抗逆性,是一个适应性较广的优质、高产、耐寒、多抗粳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干姜药材中10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电热板湿法消解处理样品,采用ICP-MS测定干姜中铜(Cu)、锌(Zn)、钴(Co)、锰(Mn)、铬(Cr)、硒(Se)、镍(Ni)、钼(Mo)、钒(V)、锡(Sn)等10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内标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干姜中Mn、Cu、Zn含量分别为328.204 9、57.459 6、20.283 3μg/g,Sn、Ni、Cr、Se、V、Co、Mo含量分别为9.095 6、4.586 1、3.265 4、1.602 2、1.036 4、0.499 2、0.117 5μg/g。各元素回归方程系数≥0.999 8,10种元素在0~500μg/L线性关系良好,各元素检出限均小于0.146 0μg/L,定量限均小于0.486 7μg/L,加样回收率为99.63%~101.46%。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干姜中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是检测干姜中微量元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究自噬相关基因Atg12(autophagy-related 12 gene)在中华蜜蜂(中蜂)、意大利蜜蜂(意蜂)中的表达差异,为探讨中蜂抗螨分子机理提供参考。参照GenBank中东方蜜蜂Atg12基因序列(登录号:XM_017048509.1)设计引物,扩增中、意蜂头部组织Atg12基因,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原核表达及其氨基酸序列和蛋白结构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中、意蜂头部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扩增出大小为450 bp的目的片段,并表达出大小约42 ku重组蛋白;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在Atg12基因进化过程中,中蜂(Apis cerana cerana)、意蜂(Apis mellifera)、大蜜蜂(Apis dorsata)和小蜜蜂(Apis florea)亲缘关系较近;重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中共含有6个多肽结合位点、6个β-折叠和4个α-螺旋,分子质量约为16.13 ku,等电点为6.7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tg12基因在中蜂头部组织中表达极显著高于意蜂(P0.01)。本试验结果为后续深入研究Atg12基因在中蜂抗螨上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自然保护区重要过渡带管理危机,引入"协议保护"机制,解决其过渡带管理错位和不到位问题。结果显示:"协议保护"机制能有效激励社区农户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能够缓解自然保护区过渡带生物多样性危机,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障其核心区和实验区的安全,弥补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的主体缺位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6.
本研究用代表我国温带玉米主要杂种优势群的4个标准测验种(B73、丹340、Mo17和黄早四)和来自5个热带的玉米群体Suwan1、Pop21、Pop32、Pop28及Antigua种族的25个典型自交系,采用NC-Ⅱ设计得到100个杂交组合,将这些组合种植在云南省景洪、德宏、保山三种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观察鉴定,再根据产量进行配合力分析,并结合SSR分子标记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将供试自交系划分为4个类群,第一群包括丹340和黄早四,属国内玉米种质类群;第二类群包括Mo17和来自Antigua种质的M9,属Lancaster种质类群;第三类群包括B73,属Reid种质类群;第四大类群包括除M9以外的24个热带自交系,属于热带玉米种质。第四类群又可分为A和B两个杂种优势群,其中A群属于马齿型的Tuxpeno种质,可再分为亚群1和亚群2,其中亚群1包括除除M15以外的Pop21的4个自交系;亚群2包括M15和M17两个自交系;B群是硬粒型种质,可再分为4个亚群,其中亚群1属于Suwan1种质,包括自交系M1、M2、M3和M5;亚群2属于黄色硬粒型的Antigua种质,包括自交系M6、M7、M8、M10和来自Suwan1的M4;亚群3基本属于硬粒型的ETO种质,包括来自Pop32的M16、M18、M19和来自Pop28的M22、M24;亚种4基本属于Antigua种质,包括来自Pop32(ETO)的M20和来自Pop28的自交系M21、M23、M25。划分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简要概述了生物技术育种的基本情况,目前转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使用较为广泛.基因工程发展迅速,逐渐被应用于玉米抗性育种、品质育种等方面,并且成效显著;此外利用转基因技术也成功培育出一批抗除草剂、抗病、抗虫、耐盐、耐旱等多种优良性状的玉米种质;分子标记在玉米育种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应用于种子纯度鉴定、遗传连锁图构建、基因定位、辅助选择、杂种优势预测、遗传多样性分析、杂种优势群划分等方面,并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最后展望了生物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认为它必将成为生命科学的一种简便、快捷、高效的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8.
高油玉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油玉米是20世纪人工创造的一种高附加值玉米新类型.高油玉米的研究始于1896年,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世界各国的玉米育种学家先后从高油玉米油分的积累、含油量的遗传、油分含量与籽粒产量和植株其他性状的关系,高油玉米种质的改良、创新及杂种优势类群划分与杂优模式,高油玉米品种选育和高油玉米生产等方面对高油玉米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目前高油玉米的发展比较缓慢,究其原因有3点一是高油玉米种质资源狭窄;二是目前所利用的高油玉米种质多为温带材料;三是高油玉米的专业化生产水平比较低.由于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中蕴藏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所以引进、改良和利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是拓宽温带高油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有效途径.这些措施都为高油玉米的发展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QPM种质与中国温带种质之间的杂种优势关系并划分杂种优势群。【方法】采用NCⅡ设计对24个热带、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QPM)自交系和4个温带普通玉米优良自交系配制96个杂交组合,在云南省3种不同生态环境下对这些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配合力分析,评价群体的应用价值和利用潜力,再根据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和系谱追踪划分杂种优势群。【结果】自交系YML761、CML171、CML172、中系096/o2、YML411、YML024和YML042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产量SCA效应较高的组合有YML401×黄早四、CML172×Mo17、YML761×掖478、长709/o2×Mo17、H152×丹340、中系096/o2×掖478和YML872×Mo17。【结论】自交系YML761、CML171、CML172、中系096/o2、YML411、YML024和YML042在生产中有较大的利用价值。YML411、YML042、CA307、YML065和YML401归入Lancaster群;CML165、CML166、YML761、中系096/o2、长631/o2、YML011、YML872归入旅大红骨群;CML171、CML161、CML172、齐205、CA10139、YML330、8129归入四平头群,CML163、CML170、H152、长709/o2和YML024归入Reid群。本研究结果与系谱分析及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上的一次重要的制度创新,是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结合雅安茶叶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状况,提出龙头化战略.所谓龙头化战略,即在时间紧迫,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采用科技带动、"差别发展"、"错位经营"等超常规的思路和办法,集中扶持发展一批有市场竞争优势、有技术成长潜力、对农户增收和地方关联产业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龙头企业"的发展战略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