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究自噬相关基因Atg12(autophagy-related 12 gene)在中华蜜蜂(中蜂)、意大利蜜蜂(意蜂)中的表达差异,为探讨中蜂抗螨分子机理提供参考。参照GenBank中东方蜜蜂Atg12基因序列(登录号:XM_017048509.1)设计引物,扩增中、意蜂头部组织Atg12基因,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原核表达及其氨基酸序列和蛋白结构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中、意蜂头部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扩增出大小为450 bp的目的片段,并表达出大小约42 ku重组蛋白;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在Atg12基因进化过程中,中蜂(Apis cerana cerana)、意蜂(Apis mellifera)、大蜜蜂(Apis dorsata)和小蜜蜂(Apis florea)亲缘关系较近;重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中共含有6个多肽结合位点、6个β-折叠和4个α-螺旋,分子质量约为16.13 ku,等电点为6.7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tg12基因在中蜂头部组织中表达极显著高于意蜂(P<0.01)。本试验结果为后续深入研究Atg12基因在中蜂抗螨上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用相似糖浓度的昆明山海棠蜜与藿香蜜分别饲喂中蜂和意蜂(Apis cerana cerana,Apis mellifera ligustica),比较2种蜜蜂的致死率,结果表明在第6天时饲喂山海棠蜜的中蜂致死率高达100%,饲喂藿香蜜的意蜂致死率则为(35.08±0.91)%,且存活时间最长。无论是中蜂还是意蜂,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营养和空间因素对中蜂Apis cerana cerana幼虫dynactin p62基因的表达特性,本研究通过人工饲喂中蜂幼虫,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不同营养和空间发育条件下,中蜂6日龄幼虫dynactin p62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发育空间因素显著影响了中蜂6日龄幼虫dynactin p62基因表达量(P<0.05),而营养因素对中蜂6日龄幼虫dynactin p62基因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4.
中、意蜂老巢脾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与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老巢脾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staphylococcus aureus)进行抑菌试验研究,结果它们均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并且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以及意蜂老巢脾水提液的抑菌作用显著强于中蜂老巢脾水提液的(P〈0.01)。  相似文献   

5.
为寻找蜜蜂营养杂交的潜在规律,将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Fabricius,简称中蜂)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Spinola,简称意蜂)进行营养杂交,测量其营养杂交后代工蜂的初生重,结果表明,营养杂交中蜂第1代工蜂初生重(99.58±5.70)mg比中蜂亲本对照组工蜂初生重(89.5±4.3)mg增加10.08 mg,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营养杂交意蜂第1代工蜂初生重(109.19±6.22)mg比意蜂亲本对照组工蜂初生重(134.8±8.7)mg减小了25.61 mg,两者差异也是极显著(P<0.01)。但营养杂交各代工蜂初生重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东方蜜蜂(Apis cerana)的主要分布区,其指名亚种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Fab.)是东方蜜蜂主要亚种,栖息在中国的东方蜜蜂统称为中华蜜蜂(简称中蜂)。由于大量引进西方蜜蜂,加上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地区,6~7月份,意蜂的工蜂完成卵、幼虫和蛹的发育需20.5~21天,而中蜂的工蜂仅需18~19天,意蜂蜂王需15天,中蜂蜂王仅需14天。中蜂和意蜂工蜂蛹的外形变化,随日龄而异。从研究中观察到:复节节数的合并,并胸复节的出现,复眼颜色的变化,螫针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虫体颜色和绒毛的出现等,是鉴别蛹令的重要特征。一、前言东方蜜蜂(Apis cerana Fab.也有称作Apis indica Fab.我国习惯称为中华蜜蜂或中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蜂瓦螨和意蜂瓦螨的繁殖力对比观察 ,发现意蜂瓦螨完全可以在中蜂工蜂房和雄蜂房中正常繁殖 ,而中蜂瓦螨却不能在意蜂工蜂房和雄蜂房中繁殖 ,也不能在中蜂的工蜂房中繁殖。结合国际有关最新研究进展 ,提出中蜂瓦螨和意蜂瓦螨完全可能是在遗传学上具有相对独立的两个种类 (基因型 ) ,并保持着遗传隔离。阐述了中蜂瓦螨周年消长规律特点 ,提出了中华蜜蜂双重抗螨机制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9.
正中蜂,是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ius)简称,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我国传统的当家蜂种,被列入了《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一、晋中地区蜜粉生态与中蜂资源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山,西临汾河,北与省会太原市毗邻,南与长治市、临汾市相交,东北与阳泉市相连,西南与吕梁市接壤;晋中市下辖1个市辖区、9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晋中境内中华蜜蜂属于北方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17,(7):16-20
Takeou(tTO)是一种昆虫节律性调控输出基因,广泛分布于涉及到化学感受和营养功能的相关组织。TO基因主要参与昆虫的生长发育、行为调节及多种生理代谢过程。为探究TO基因是否参与社会性昆虫的劳动分工,我们克隆并分析了中华蜜蜂ApisceranaTO基因的编码框序列,测定了该基因在哺育蜂和采集蜂各个组织部位的mRNA表达水平,旨在为深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RT-PCR的方法首次克隆获得AcTO1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并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在中华蜜蜂3种采集蜂(18日龄正常采集蜂、22日龄正常采集蜂和7日龄提前采集蜂)和2种哺育蜂(7日龄正常哺育蜂和22日龄超龄哺育蜂)头部、胸部和腹部的表达量。本研究克隆获得的中华蜜蜂TO(命名为AcTO1)基因的cDNA序列长度为1058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738bp,编码246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7.09kDa,理论等电点为8.40。AcTO1蛋白的信号肽位于1-17位氨基酸,无跨膜结构,属于分泌型蛋白。AcTO1的氨基酸序列种含有一个JHBP超家族保守结构域。qPCR结果显示,AcTO1在3种采集蜂和2种哺育蜂的各组织均有表达,其中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头部、胸部、腹部。AcTO1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依赖型,主要表达于头部,且所有采集蜂的头部表达量均高于哺育蜂,由此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蜜蜂的劳动分工。本研究克隆了中华蜜蜂takeout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分析了该基因的序列特征和表达谱,结果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调控蜜蜂的劳动分工。  相似文献   

11.
《中国蜂业》2016,(11):30-32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是我国本土当家蜂种,长期以来由于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的引入、种间竞争以及饲养管理等问题导致中蜂数量骤减、种性退化。因此,中蜂保护已成为我国养蜂业的重要任务。目前,中蜂的保种机构有国家级保护区、国家级保种场、国家级遗传资源基因库,省级保护区、省级保种场;保种方式主要有原产地保种(保护区和保种场)和基因库保种(蜜蜂活体、精液、胚胎、全基因组等)。保种场的保种技术主要涉及闭锁繁育技术和人工授精技术,基因库保种的核心技术是雄蜂精液的低温冷藏技术。此外,保种场核心群的来源、规模、隔离半径、保种档案的建立及保管等都有规范的要求。本文就中蜂的保种方案、保种技术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以为各地中蜂保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蜂Apis cerana F.(生长在我国的东方蜜蜂)虽然很早以前,就被劳动人民饲养,但由于饲养方法十分原始,仍处于半野生状况下,无法进行蜂种的改良。因此,中蜂依然是一种野生物种。中蜂要成为适合人类需要,具有高产性能的优良蜂种,必须经过人工选育过程。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蜜蜂β-act in基因为内参,利用特异引物对滇南中蜂蜂王的卵黄原蛋白基因进行了转录水平上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SYBR Gr een-II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扩增效率E=99.9%,R 2=0.99,最低检出量为13个循环。检测灵敏度高,能准确定量滇南中蜂初生蜂王中的Vg基因。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东方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的一个品种,是中国的本土蜂种。史籍文献记载,中华蜜蜂的人工驯养史在2000年以上;但从专业技术角度看,历史记载的表观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东方蜜蜂     
东方蜜蜂分布于南亚、东南亚、中国、菲律宾、朝鲜和日本,它有很多亚种。我国本地蜂种——中华蜜蜂即属于东方蜜蜂(Apis cerana)。形态特征:这里介绍的只是生长在我国的一种东方蜜蜂——华北地区的中蜂。工蜂身体为黑色,腹节有明显的或不明显的褐黄环,全身披以褐色绒毛,体长约为  相似文献   

16.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简称中蜂,是我国的土著蜂种。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有养蜂取蜜的习惯,特别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推行中蜂新法饲养以来,各地养蜂业不断发展。我国幅员辽阔,气候适宜,蜜源丰富,是发展养蜂的好地方。目前,国内对中蜂资源尚缺乏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为配合蜂种资源调查,现仅以广东中蜂蜂王、工蜂和雄蜂为材料进行外部形态描述,以资参考。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蜂群由三种形态和职能不同的蜂组成,蜂王是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图一见封二),蜂体比工蜂及雄蜂大,亦比工蜂重,体色分两种变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克隆中华蜜蜂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基因,探究中华蜜蜂SOD1基因的表达特性.利用巢式PCR技术扩增、克隆及分析中华蜜蜂SOD1基因,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发育时期(3和6日龄幼虫、l和4日龄蛹以及1和7日龄成蜂)、不同部位(成蜂的头、胸和腹)SOD1基因的表达量,探究中华蜜蜂SOD1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克隆获得中华蜜蜂SOD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其cDNA全长631bp(GenBank登录号JN700517),编码152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5.65 ku,等电点为6.21,经氨基酸序列比对,与意大利蜜蜂有99%的相似性,与其他典型的昆虫(如果蝇、冈比亚按蚊、斜纹夜蛾,家蚕、熊蜂)也有67% ~85%的相似性;中华蜜蜂SOD1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和部位中均有表达特异性,在6日龄幼虫表达量达到峰值,而在4日龄蛹中最低;头部与腹部表达量显著高于胸部(P<0.05).本研究成功克隆获得中华蜜蜂SOD1基因,其cDNA全长631 bp,编码152个氨基酸.该基因在中华蜜蜂整个发育时期均有表达,而且不同发育时期以及不同部位的表达量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中国蜂业》2019,(10):39-42
<正>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ius,简称中蜂),为我国本土蜜蜂品种,是我国饲养的主要品种之一,传统中蜂养殖主要采用原巢饲养法(泛指蜂巢内巢脾上沿固定在巢内顶部,无法逐脾移动,生产蜂蜜时必须把巢脾从巢内切割后才能将蜜取出的养蜂方法)。20世纪初,西方蜜蜂开始进入我国~([1])。  相似文献   

19.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东方蜜蜂 Apis ceranaFabr.的定名亚种,主要分布在我国。据统计,目前农村饲养的中蜂约300万群,其中三分之一采用了活框蜂箱。长期以来,人们都以西方蜜蜂 Apismellifera Linn.作为蜜蜂的代表,并以欧洲的两个亚种 Apis mellifera mellifera.(欧洲黑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意大利蜂)作为观察研究的主要对象,以取得的结论推理到其它蜂种。鉴于这种观点,我国的养蜂研究工作者忽视对中蜂的活动和行为观察,在饲养技术上几乎完全  相似文献   

20.
<正>为切实有效保护和利用阿坝中蜂遗传资源,保护其优良遗传特性和充分开发利用其经济性能,特制订此方案。一、阿坝中蜂分布、保护现状、特性及保护进展1.阿坝中蜂的分布阿坝中蜂是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遗传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