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畜牧兽医   7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试验旨在探索维生素D3添加水平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外周免疫相关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挑选体质健康、平均体重为(21.7±2.1)g的黄鳝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6组黄鳝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250、500、1 000、2 000和4 000 IU/kg维生素D3的试验饲料。试验期60 d。饲养试验结束后,从各组随机选择6尾黄鳝,分别采集其肝胰脏、脾脏、头肾和后肠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样品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表明:饲料中维生素D3添加水平对脾脏、后肠和头肾3种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1 000 IU/kg组细胞增殖指数(PI)最高,凋亡指数(AI)最低,与对照组和4 000 IU/kg组差异显著(P<0.05)。肝胰脏细胞PI随饲料中维生素D3添加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以4 000 IU/kg组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胰脏细胞AI以1 000 IU/kg组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和4 000 IU/kg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1 000 IU/kg维生素D3可降低黄鳝外周免疫相关组织细胞凋亡,促进脾脏、头肾和后肠细胞增殖,有利于外周淋巴器官生长;饲料中添加4 000 IU/kg维生素D3可致黄鳝外周免疫相关组织细胞增殖受阻,细胞凋亡加快,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维生素D3添加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挑选体质健康、平均体重为(21.7±2.1)g的黄鳝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各30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250、500、1 000、2 000和4 000 IU/kg维生素D3的试验饲料,试验期90 d。饲养试验结束后,从每组随机取6尾黄鳝,测定生长性能后尾静脉取血检测外周血相关免疫指标;另从每组随机取20尾黄鳝,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菌液进行攻毒试验,观察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的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除4 000 IU/kg组外,其余各组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500和1 000 IU/kg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补体3、补体4水平,溶菌酶活性,T细胞CD3、CD4、CD8分子数量和CD4/CD8显著升高(P0.05),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中值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5),且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的累积死亡率明显降低。4 000 IU/kg组除血清免疫球蛋白M水平外,其他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500和1 000 IU/kg)的维生素D3能增强黄鳝的免疫功能,提高其对病菌的抵御能力;饲料中维生素D3水平过高或缺乏均会导致黄鳝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家兔ATG16 L1基因对非特异性消化道紊乱的易感性,试验采用PCR-HRM 技术,首次对家兔ATG16L1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检测,同时结合低纤维群体结肠ATG16L1基因 mRNA表达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TG16L1基因存在1个SNP位点( c.1482 G>A)与NSDD的易感性相关联;c.1482 G>A位点A等位基因能增加NSDD的易感性(OR =1.43,95%置信区间:1.08~1.91,P <0.05);在隐性遗传模型中,AA基因型能增加NSDD的易感性(OR =1.69,95%置信区间:1.05~2.78,P <0.05);ATG16L1基因在结肠中的mRNA表达量随着炎症的加剧显著升高(P <0.05);AA基因型在整个低纤维诱导NSDD组中的表达水平最低(P <0.05)。这些结果均表明,ATG16L1基因与家兔NSDD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GHSR基因编码促生长激素分泌素受体,被认为是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但其在家兔上的研究甚少。本试验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寻找GHSR基因遗传变异,应用HRM分型技术对新西兰兔、加利福尼亚兔和天府黑兔3个肉兔品种共176个个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在GHSR基因外显子2中存在一个SNP多态位点,位于编码区918bp处(c.918C>T),该SNP为同义突变。c.918C和c.918T在3个品种中平均基因频率分别为0.704 5和0.295 5,3种基因型CC、CT和TT的频率分别为0.557、0.295和0.148。该位点在3个兔群体中均表现为中度多态(0.25相似文献   
5.
饲料中维生素D3水平对黄鳝抗菌肽hepcidin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索饲料中维生素D3水平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抗菌肽hepcidin基因表达的影响.挑选体质健康、平均体重为(21.7±2.1)g的黄鳝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6组黄鳝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0 IU/kg维生素D3)中添加0、250、500、1 000、2 000和4 000 IU/kg维生素D3的试验饲料.于投喂试验饲料后20、40和60 d,从各组随机选择6尾黄鳝,分别采集其肝胰脏、脾脏、头肾和后肠组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样品中hepcidin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投喂20、40和60 d后,黄鳝4种组织中均有hepcidin基因表达,并且肝胰脏中显著高于脾脏、头肾和后肠中(P<0.05);随维生素D3添加水平的增加,黄鳝hepcidin基因在4种组织的表达量同一时间点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第20天时4种组织中的表达量均以2 000 IU/kg组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第40和60天时肝胰脏、头肾中的表达量均以500 IU/kg组为最高,其中第40天时显著高于0、250、4 000 IU/kg组(P<0.05),第60天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果提示,短期(20 d)内在饲料中添加2 000 IU/kg的维生素D3可显著提高黄鳝内脏组织中hepcidin 基因的表达量;饲喂周期较长(40或60 d)时,饲料中添加500 IU/kg维生素D3可显著提高hepcidin基因在黄鳝肝胰脏和头肾中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6.
生产课是动物科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对学生积累生产实践经验、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在教学中尚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影响动物科学专业生产课教学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以解决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1,25-(OH)_2-D_3对抗菌肽表达调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外源途径调控机体内源性抗菌肽表达,以增强动物的防御能力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是实现"健康养殖"的一条新型途径。生物体受病原微生物入侵后可由TLR介导内源性抗菌肽表达。结果表明:由PAMP诱发抗菌肽合成机制的模式有TLR-NF-κB和TLR-VDR 2大信号传导通路。TLR-VDR通路的基本过程是激活相应TLR→诱导Cyp27B1表达→产生1,25-(OH)2-D3→激活VDR→识别抗菌肽基因VDRE序列而调节抗菌肽表达。1,25-(OH)2-D3作为TLR-VDR通路的重要调节物质,可诱导抗菌肽在许多细胞中表达并与其他物质对抗菌肽表达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机选择120只荥经长毛兔,测定28、56、129、202日龄的体重和产毛量、202日龄剪毛后的体长和胸围,进行早期经济性状与产毛量的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56日龄、129日龄与202日龄体重间达显著正相关(P〈0.05);129日龄与202日龄间产毛量达极显著正相关(P〈0.01);各日龄的体重与相应日龄产毛量间相关都达极显著正相关(P〈0.01);129日龄体重与202日龄产毛量达显著正相关(P〈0.05)。通径分析揭示出129日龄产毛量、202日龄体重和202日龄体长是决定202日龄产毛量的主要性状。以202日龄产毛量为依变量(Y),202日龄体重(X1)、129日龄产毛量(X2)、202日龄体长(X3)为自变量,采用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为:Y=30.147X1+0.403X2+3.624X3—74.19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