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目前内陆地下卤水繁育河蟹苗的难题,试验采用添加复合矿物质的方法调配荆州地下卤水,并开展了河蟹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地下卤水添加人工海水养殖河蟹的成活率接近一般海水养殖;河蟹大眼幼体平均产量达402 g/m~3。说明内陆地下卤水经调配后可用于河蟹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2.
西兰苔是芥兰和西兰花的杂交品种,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花青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并具有健胃、抗癌的功效。寿光当地菜农经多年的实践,开发出了一套完整的西兰苔种植技术,每667m2产量可达2 000kg,收益可达6万元,为当地农户带来了经济效益。现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我国幅员辽阔,空置的盐碱地众多.在滨海盐碱地养殖革胡子鲶,合理的养殖技术及模式,既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又能带来较好的生态效益,可谓之是一举两得. 一、革胡子鲶的生长特性 革胡子鲶属热带经济鱼类,适宜生存的水温范围是15℃~35℃,最适生长水温范围是22℃~33℃.北方自然状态下不能越冬,属季节性养殖鱼类,但与地热淡水、工厂余热及塑料大棚结合可长年进行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4.
以鲤科鱼类建鲤为材料,对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适合于鲤鱼的AFLP反应体系。通过对AFLP常规流程中基因组DNA提取、酶切-连接、预扩、选扩及电泳-银染过程的优化,初步建立了适合鲤鱼的AFLP分析体系:采用鲤血细胞DNA提取;MseI和 EcoRI37℃双酶切5h;预扩引物为E+A和M+C;选扩引物E+3与M+3浓度配比为1:8,为提高引物与模板的结合效率,选扩程序均采用touch-down程序;最后结合经典AgNO3-Na2CO3银染显色。通过优化的AFLP程序,本实验室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8对多态性引物,为进一步的鲤鱼种质资源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南美白对虾养殖已成为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主要以室外养殖为主,我国作为水产苗种培育的大国,在育苗结束后大部分育苗池处于闲置状态,充分利用这些闲置苗池进行人工养殖,既可以合理利用资源,又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本试验旨在利用育苗闲置期在室内养殖南美白对虾,为南美白对虾室内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下卤水养殖脊尾白虾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对虾养殖业出现了疾病频发的问题,导致养殖效益大幅度下降。脊尾白虾具有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等优点,日益受到养殖人员的关注,养殖面积逐渐扩大,已成为虾类单养、混养的重要品种。我国北方地区盐碱地地下卤水资源丰富,不适宜农业耕作。笔者总结了地下卤水养殖脊尾白虾技术要点,对养殖管理中的饵料投喂、水质调控和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采用该项技术进行养殖,脊尾白虾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8.
为了有效利用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笔者对养殖废水培养小球藻、轮虫和卤虫等生物饵料的技术路线进行了探索,至试验结束时共收获轮虫750 kg,成体卤虫7 350 kg,卤虫卵260 kg,解决了废水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症状相似鱼病的简易鉴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法君  解延年 《中国水产》2009,397(1):55-55
在常见鱼病中,往往有一些症状相似、但病原体根本不同的鱼病。在缺乏诊断仪器和设备的条件下难以确诊。这就迫切要求养殖者掌握一些技巧,用肉眼加以区别,以利尽快治疗、治好。  相似文献   
10.
农业现代化及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人才的支撑,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是推动高素质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而“耕读一体”是保证农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本文将耕读教育与校企合作有机结合,在校企合作与亦耕亦读的实践中探索“校企共育、耕读一体”的育人机制内涵和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教研育深度融合,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