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水产渔业   10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6、2007两年从浙江省苍南县引进藻体长为8~10cm的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种苗共16t,在海州湾渔场近岸基岩岛屿附近海域开展浅海浮筏式栽培试验,通过采取补苗、挂袋施肥、调整水层、定期洗刷淤泥、清除敌害与附生生物、调整浮绠的长度、安全生产等措施,当年共收获鲜品江蓠580t,销售收入116万元。  相似文献   
2.
赤眼鳟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新成  徐国成 《河北渔业》2007,(6):6-8,49,53
对赤眼鳟的雌雄鱼鉴别、繁殖季节、性成熟年龄与繁殖力、产卵类型、产卵行为、精卵形态以及受精、胚胎发育、胚后发育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人工育苗期间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贝类毒素固相吸附示踪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固相吸附毒素示踪监测技术(Solid Phase Adsorption Toxin Tracking,SPATT)是一项新的贝类毒素监测技术。该技术模拟滤食性贝类摄食过程,利用内含吸附剂的采样器富集水体中的贝类毒素,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技术或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可以对产毒藻类的暴发以及贝类毒素污染进行示踪研究。SPATT 监测技术与贝类监测法、浮游藻类监测法相比,具有取样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贝类毒素污染监测技术研究的热点。本综述针对 SPATT 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阐述,对技术适用监测的毒素种类、吸附材料的优劣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赤眼鳟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成  宋新成 《齐鲁渔业》2007,24(11):46-47
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因眼上缘有一红斑故名红眼鱼、红眼睛。自然分布于全国江河湖泊的缓流水域,是重要的野生经济鱼类,也是主要的传统捕捞品种,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适应性广、食性杂的特点,因而极具开发价值。关于赤眼鳟的早期发育,仅有孙际佳等(2006)对赤眼鳟精、卵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拟阿脑虫病(Paranophrysiasis)已成为河蟹抱卵蟹培育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造成抱卵蟹大批死亡,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河蟹的育苗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我们对抱卵蟹拟阿脑虫病的病原体、症状、流行情况、危害、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现根据有关资料结合我们生产实践将该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河蟹育苗生产中丝状细菌病发生日趋严重,给河蟹育苗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河蟹育苗产业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丝状细菌病的发病时间逐年提前,几乎每个育苗生产单位都不同程度地遇到过丝状细菌病的困扰,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一年比一年严重.丝状细菌病已经成为河蟹育苗生产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如何防治该病已成为技术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筏式养殖是我国北方地区皱纹盘鲍的主要养殖方式之一,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鲍鱼生长速度慢、养成周期长(3年)、海上成活率低(70%左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大。大型海藻和贝类套养对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生物修复作用,在增强了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的同时,提高了鲍鱼品质,减少了疾病发生,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了海区养殖的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蟹工厂化育苗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整个育苗过程中,通过水质调控措施,提高单位水体的育苗产量、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蟹苗的成活率,从而降低成本,促进河蟹育苗业持续发展。根据多年的育苗实践,总结出三方面的水质调控技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海水污染,严重影响了河蟹苗种的产量与质量。南方土池育苗的冲击,使大眼幼体的价格一落千丈。为增强工厂化育苗的竞争力,采用地下卤水进行河蟹早繁苗生产,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利用活轮虫培育河蟹苗高产优质试验过程中.对强化活轮虫的方法、幼体培育中的技术管理进行研究和应用。结果显示:亲蟹260只。育苗水体520m^3,生产优质蟹苗371kg。出苗量0.713kg/m^3。平均每只亲蟹生产大眼幼体1.43kg.平均大眼幼体1.5×10^5尾/kg,从蚤状幼体Ⅰ期到大眼幼体出苗时的育成率为7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