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筛选目的自六十年代起大麦黄花叶病在上海郊区逐渐扩大,影响大麦生产。筛选抗黄花叶病资源的目的是为选育抗病品种提供抗源。本试验在1977年预备试验的基础上,自1978年以来连续进行6年,先后鉴定材料3,159份,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大麦黄花叶病(BYMV)抗性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研究。(1)利用标志基因定位,(2)酯酶同工酶基因位点与抗BYMV基因的关系;(3)应用三体分析进行抗BYMV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最后,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提出了基因定位将碰到的问题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用早中晚熟沪麦10号、84—165、沪麦8号3个大麦品种(系)进行分期收获,分别测定其籽粒的千粒重、蛋白质、淀粉、谷壳率、破碎率。结果表明,千粒重以5月25日收获最佳,与品种熟性无关。蛋白质、淀粉的平均相对含量,品种间有极显著差异,与收获期无差异。谷壳率,在品种与收获期间的互作达F0.01显著水平。谷壳率的高低,与品种的熟性无必然的联系。籽粒破碎率,在适时收获期之前,均随收获期的推迟而减少。提早收获,采用先收割凉晒,后脱粒可明显降低籽粒破碎率。欲得经济产量与品质指标兼顾,本试验中,早熟种应推迟、晚熟种可提早,时间各为2天左右,“带青”收获不适合所有熟性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沪麦 16号是以 90 - 4 4为母本 ,啤酒大麦冈二为父本经杂交配置组合 ,采用系谱法经过 10年选育而成。沪麦 16号属春性 ,为二棱长芒皮大麦 ,幼苗绿色 ,分蘖力中等偏高 ,株高 85~ 95cm ,株型较松散 ,抗倒伏 ,熟期早 ,抗冻、抗高温等不利气候能力强 ,经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分析 ,麦芽品质优 ,高抗大麦黄花叶病 ,轻度感染黑穗病及条纹病 ,产量稳定 ,栽培中要注意种子处理 ,并做好提纯工作  相似文献   
5.
 实验材料为3份大麦抗黄花叶病毒病材料,1份大麦感黄花叶病毒病材料和由这3份抗黄花叶病毒病材料与感黄花叶病毒病材料杂交所产生的3份杂交一代材料。它们在本实验条件下的花药离体培养反应表明:抗性材料的花药离体培养反应较差,感性材料的花药离体培养反应较好,当感性材料与抗性材料杂交后,它们所产生的杂交一代的花药离体培养反应可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大麦总产的 70 %左右用于饲料 ,因此培育高产优质的饲料大麦新品种意义重大。饲料大麦新品系 97- 1 1 7是我所于1 994年采用杂交后代“940 572”( 90 44×岗 2 )为母本 ,“94396 4”[( 841 6 5×成城 1 7)×沪麦8号 ]为父本杂交 ,经过 3年当地及异地 (云南夏繁 )的连续选择 ,1 997年进入鉴定圃 (比对照品种沪麦 1 0号增产 5 7% ) ,1 998年升入品比圃 (比对照品种沪麦 8号增产32 3% ) ,1 999年参加上海市区域试验 ,2 0 0 0年继续参加上海市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表现优异 。1 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1 999年上海市区域试验 ,该品系 …  相似文献   
7.
三个麦芽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引自瑞典的大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为材料,用我国不同品种(系)与其测交,回交转育,结果筛选出932573、932574二个具开颖、抗大麦黄花叶病的保持系。育成了930753、930754二个自交不育率分别为98.17%和97.83%的不育系及948739、948718、948679、948720等4个恢复系。恢复结实率均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9.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德、法、英、日等国的冬大麦区遭受大麦黄花叶病危害颇烈。上海郊区最早发现此病于1966年、浙江于1967年,以后病田面积逐年扩大,严重度加剧。据今年10个县统计,大麦黄花叶病发病面积占大麦播种面积的33%.罹病严重田块,早春成叶麦田发黄,无白根,分蘖减少。轻者减产20~10%,重者几乎无收. 此病系多粘菌为介体的病毒病,专一危害冬播大麦。迄今为此,由于还未出现有效的化学防治,一般认为唯有培育抗病品种,才能有效地防止其发生.  相似文献   
10.
大麦品种对BYMV的抗性与过氧化物酶、酯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4个不同生育期的叶片过氧化物酶活力测定呈两峰两谷现象。感病品种早期叶片过氧化物酶活力大于抗病品种,感病严重度与酶活力呈正相关。三叶期叶片同工酶电泳表明,抗病品种过氧化物酶在快带区比感病品种多1条酶带,酯酶同工酶在慢带区多1条酶带,这些酶带可作为抗性品种的特异性生化指标。分蘗期叶片过氧化物酶中有1条酶带与抗性有关。拔节期叶片有3条酯酶同工酶带、根材料中有2条分别与感病性有关。本文初步探讨了同工酶与抗病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