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采用田间病圃鉴定法,对55个花生品种进行不同播期网斑病抗性鉴定。经鉴定获得抗病品种1个、中抗品种20个、感病品种5个、高感品种2个,未获得对网斑病免疫和高抗的花生品种。获得27个抗病性随播期改变的品种。经方差分析,影响抗病性的主要因素是花生品种自身特性,播种温度对花生网斑病抗病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施磷水平对不同基因型花生种子发芽期耐寒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基因型(耐寒型、中间型和敏感型)共10份花生种子为材料,于6个浓度梯度的过磷酸钙溶液(0浓度为对照)浸泡进行发芽试验,以露白率,发芽率及相对发芽率为指标,研究了在常温(25℃)浸种与低温(2℃)浸种下不同基因型花生种质发芽能力。结果表明:在种子吸胀萌发期,25℃/72h平均露白率由高到低为P2P3P4P1P5P0;2℃/72h平均露白率由高到低P4P2P5P3P1P0,无论常温浸种还是低温浸种,72h露白率都高于对照水平。3种基因型的10份花生种质25℃/120h发芽率明显高于2℃/120h发芽率,经低温处理后,耐寒型种质(S8,B1,Y4)和中间型种质(E4,Q2)发芽率高于中间型种质(H56)和敏感型种质(H33,J11,J19,J4),且敏感型种质随磷浓度的增高种子的发芽率随之增高。通过露白率与发芽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针对不同基因型可以增施不同浓度的磷肥来提高花生种子发芽期的耐寒能力,耐寒型种质以P3最明显,中间型种质以P2最明显,敏感型种质以P5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高油酸花生耐低温高产栽培技术:利用高磷化肥做底肥和种子包衣技术,提高高油酸花生种子耐低温能力;开花期叶面喷施硼肥和磷酸二氢钾,生育后期叶面喷施硝酸钙和磷酸二氢钾是高油酸花生耐低温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总结了高油酸花生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注意事项等技术。  相似文献   
4.
花生是吉林省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位于高纬度东北早熟花生区,生产上种植面积超26.7万hm2,低温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及品质,严重时会造成花生死亡,低温冷害是限制花生继续向北拓展种植和农业增效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本文对花生发芽期和苗期耐低温鉴定方法进行阐述,并以相对发芽率(RGP)和出苗能力(EA)分别作为发芽期耐低温性的评价指标和苗期耐低温性的评价指标,把发芽期耐低温性分1~3级,把苗期耐低温性分1~3级评价。对鉴定发掘耐寒性特异种质,为培育耐寒性花生新品种及其相关理论研究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适合机械化联合收获的花生品种,本研究对22个花生品种(系)的荚果力学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22个花生品种(系)的结实范围平均值为9.63 cm,其中冀农花15号最大为14.30 cm,花育9621最小为5.42 cm,15个花生品种(系)的结实范围在8~12 cm之间.收获后第1至第5天,22个花...  相似文献   
6.
为鉴定筛选耐低温花生品种,建立花生耐低温评价方法,构建花生耐低温综合数学评价模型,以11个花 生品种为材料,5℃低温胁迫72 h,通过测定胁迫前后花生幼苗叶绿素(SPAD)、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参数、相对电 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15个生理生化 指标,利用各单项指标的耐低温系数作为评价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法进行花生 耐低温综合评价,并利用逐步回归法筛选与花生耐低温关系密切的生理指标。本实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有5个主 成分入选,可将15个单项生理生化指标转换为5个互相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将11个花 生品种划分为:耐低温型(山花8号、吉花1954Z和吉花1955Z)、中间型(吉花1953Z、狮头企、冀油6、粤油92和中花 8)及敏感型(伏花生、开农53和吉花11)3类;利用逐步回归方程建立花生幼苗耐低温评价数学模型,精度大于 99.00%,筛选出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化学效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 化氢酶7个耐低温鉴定指标。耐低温的花生品种(系)低温胁迫后,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较大,光系统受到的伤害较 低,能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能更好地清除花生体内细胞的活性氧和自由基类物质,膜脂质过氧化损伤较低。在 相同低温处理时可以通过测定7个指标对花生品种耐低温能力进行快速鉴定和预测,为东北花生耐低温品种选育 及大规模品种耐低温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花生新品种吉花13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利用扶余四粒红为母本,白沙1016为父本人工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5~2016年吉林省花生区域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2 979.33 kg,比对照扶花1号增产5.31%,籽仁粗脂肪49.44%,粗蛋白28.49%.DUS测试结果显示吉花13与近似种有明显差异,同时具备一致性、稳定性.转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吉花13为非转基因花生品种.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花生(2018)220290.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在花生田应用无人机喷洒茎叶处理除草剂的可行性,本研究以人工背负式喷雾器喷施作为对照,选用4种除草剂并设置不同配比,对四旋翼无人机喷施除草剂的防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所选药剂推荐剂量下,无人机施药对花生安全,对杂草的综合防效为73.6%~97.6%。无人机施药对杂草防效及对花生安全性与对照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喷施除草剂药量及用水量缩减至对照用量的1/30。田间杂草可使花生单株荚果数显著降低,进而造成产量下降,其中苘麻的影响效果最为明显。因此,在以苘麻为优势种群的花生田,推荐480 g/L灭草松水剂与960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桶混后运用无人机喷洒,防效可达97.6%,增产1.63%~229.89%。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30个花生品种(系)为试验材料,探究了花生叶部病害的消长规律及不同花生品种(系)的抗病性.从2020年8月初至9月中上旬收获,每隔7d调查一次,采用双对角线的5点法进行取样调查,共计调查6次,计算病情指数及相对抗病指数.通过调查可知:褐斑病发病最早,在8月初即有病斑发生;黑斑病发病最晚,8月末才零星发生.通过对...  相似文献   
10.
1990年7月14日安达市外贸奶公牛育肥场发往香港(简称供港)三车52头肉用牛,途经郑州发生大规模中暑,死亡41头,经济损失12万多元。现将中暑情况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1990年7月9日安达市外贸奶公牛育肥场从安达站发三车供港肉牛;车号D60 612880,木板底双层窗户,天棚隔热层全无,四周隔热层残缺不全,装18头牛,平均体重605千克;车号P50506645,木板底,双层窗户,隔热层残缺不全,装18头牛,平均体重520千克;车号P50 51010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