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86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测定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隐蔽质粒的拷贝数,并探究不同基因组制备方式及定量策略对质粒拷贝数测定的影响,分别采用试剂盒和水煮法制备爱德华氏菌基因组,通过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PCR测定两种不同总DNA制备方式下的隐蔽质粒拷贝数,同时测定试剂盒对染色体DNA和质粒DNA的回收率。结果显示,以试剂盒提取的总DNA测得的pEI1和p EI2拷贝数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分别为3.63±0.30、5.04±0.18和4.22±0.15、5.13±0.50,显著低于以水煮法测得的pEI1和p EI2拷贝数的绝对定量11.84±0.80、11.70±0.25和相对定量13.85±1.64、11.90±0.97。回收率结果显示,试剂盒对染色体DNA的回收率(45.8±4.1)%,显著高于对质粒pEII的回收率(25.1±0.5)%和pEI2的回收率(31.3±1.7)%。结果表明:通过实时定量PCR测定爱德华氏菌隐蔽质粒的拷贝数时,基因组的制备以水煮法为宜,爱德华氏菌隐蔽质粒pEI1和pEI2均属于中拷贝质粒。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1月8日,病毒病防控岗位专家曾令兵研究员与团队成员共7人前往荆门五里铺镇农山水库进行鲢鳙鱼疾病的现场诊断与应急服务工作。据患病鱼塘养殖户常士勇介绍,其有一5000米2左右、水深  相似文献   
3.
所谓免疫,就是指在病原微生物侵入生物体的过程中,生物体动员自身的防御力量阻止病原体的人侵、生长、繁殖,控制其传播,解除病原体毒害的过程。免疫预防,就是人为地将已灭活而未损害其抗原性的疫(菌)苗或弱毒化的疫(菌)苗等生物制剂接种生物体内,使之在体内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以预防和抵抗相对应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采取免疫的方法预防和控制鱼类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免疫预防对于培养养殖对象的免疫品种和抗病个体具有重要意义,筛选有免疫保护力的个体,培育成抗病力强的群体是控制…  相似文献   
4.
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研究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危害草鱼的严重疾病。长期以来,因对该病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而使草鱼的成活受到很大的威胁。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虽然在预防该病上有些成效,但其预防效果不稳定,广泛地推广和应用亦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草鱼细胞和病毒的两种大规模培养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比较。静置培养条件下,细胞生长速度快,2—3天内可形成单层,单层均匀而稳定;旋转培养条件下,细胞7天左右长成单层,细胞单层面积大,病毒培养产量高。这两种培养方式所观察到的细胞病变过程及表征基本相同,病毒的TCID50/ml值稳定在6.0左右。采用这两种培养方式,可实现草鱼细胞和病毒的大规模培养。  相似文献   
6.
在32℃下对嗜水气单胸菌H20株作振荡培养,1%福尔马林、60℃灭活1hr.,制备白鲢暴发病菌苗。用该菌苗免疫白鲢,18-20℃水温下饲养10天后,白鲢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达1:1128左右,未免疫对照组凝集抗体效价约为1:8。免疫鱼的抗感染保护力达80%。  相似文献   
7.
进入6月以来,因天气变化剧烈或持续高温,湖北、湖南等地养殖的大宗淡水鱼类普遍发病,死亡严重。体系病毒病防控岗位专家组织了本岗位和长江所知名水产养殖专家等80多人次,开展疫病防控应急处理、各种技术讲座、现场咨询与讲解,非常有效地解决了养殖生产实践中的病害问题,受到养殖户或渔民的极大欢迎,充分发挥了技术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高山林线交错区进行取样,研究了交错区内4个不同海拔树木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林线交错区内,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不高,年表统计特征沿海拔并没有一致的变化趋势。气候对树木生长的影响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生长滞后效应”,所有样地的轮宽指数与上一年10月的降水显著正相关,多数样地的轮宽指数与上一年7、8月的温度显著负相关,后者体现了有效水分供应的限制作用。同时,多数样地的轮宽指数与当年2月降水显著负相关。整个林线交错区的树轮生长主要受生长季之前(上一生长季和秋冬季)的气候指标的影响,而与当年生长季气候没有明显的联系。本文和相关研究发现的林线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并不敏感的现象,与高山林线主要受生长季温度限制的传统认识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添加蜂胶佐剂、弗氏佐剂和铝胶佐剂后对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取已制备好的大鲵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分别加入3种佐剂,充分混匀后制备成含菌量为1×108 CFU/mL的佐剂疫苗,通过腹腔注射免疫健康大鲵(平均体长40 cm、平均体质量85 g),每尾1 mL,并设不加佐剂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免疫后第1、4、7、14、21、28、35天尾静脉采血,利用凝集反应检测血清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35天进行攻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蜂胶佐剂组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1~14天呈上升趋势,第21天达最高,为1: 469.33,弗氏佐剂组于免疫后第1~28天呈上升趋势,第35天达到最大值,为1: 448.00,随后呈下降趋势;铝胶佐剂组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1~21天呈上升趋势,第28天达到最大值,为1: 362.67,不加佐剂组于免疫后第21天达最高,为1: 384.00,随后呈下降趋势,而对照组基本稳定在1:4.00。攻毒感染试验表明,蜂胶佐剂组、弗氏佐剂组、铝胶佐剂组和不加佐剂组的死亡率为10%、20%、25%和35%,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8.9%、77.8%、72.2%和61.1%,对照组大鲵死亡率为90%;3种佐剂疫苗均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其中以蜂胶佐剂疫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 GSIV)是近年中国大陆新发现的引起人工养殖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大规模死亡的病毒病原。为了揭示大鲵虹彩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型差异, 本研究对2010–2012年采集自全国不同大鲵养殖区域的患虹彩病毒病的大鲵样本进行了分子检测、病毒分离培养以及病毒主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 MCP)基因测序与比对分析。结果显示, 采自陕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等省的10个样本检测为阳性, 通过细胞培养获得10株病毒流行株。对该10株流行株MCP基因的测序与比对分析发现, 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达到99.7%~100%, 其推测的氨基酸序列无明显差异, 证实中国大鲵虹彩病毒流行株属同一基因型。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 所选大鲵虹彩病毒与蛙病毒分别聚为一枝, 但其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旨为大鲵虹彩病毒病的疫苗研制及其免疫防控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