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2,3-丁二酮单肟(2,3 butanedione monoxime,BDM)初始复灌对停搏心脏机械功能和氧代谢恢复的影响,确定理想作用浓度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t48只Langendorff灌漉豚鼠心脏用4℃ St.Thomas Hospital液保存12h,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37℃改良Krebs-Ringer液(CON组)、含20mmol/L BDM的Krebs液(BDM20组)、含30 mmol/L BDM的Krebs液(BDM30组)和含40mmol/L BDM的Krebs液(BDM40组)进行初始复灌30min。随后所有心脏以37℃改良Krebs-Ringer液进行复灌60min。结果:与CON组比较。BDM组初始灌流后左室作用压、左室压力增加速率峰值(+dP/dtmax)和左室压力减少速率峰值(-dP/dtmax)、氧消耗速度和用氧效率恢复更为迅速,BDM30组最为显著。电镜检查发现,CON组心肌呈明显的肌节过度收缩和线粒体破坏.BDM30组则明显减轻。结论:BDM初始灌流可显著改善停搏心肌的机械功能和氧代谢.且理想作用浓度为30mmol/L。其机制可能与BDM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过度收缩和细胞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洋地黄类药物对慢性房颤电转复后发生心房顿抑患者的左房及左心耳机械功能有无改善作用。方法:在慢性房颤转复后即刻发现有心房顿抑54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洋地黄组与对照组。转复后1周内,前者接受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后者接受安慰剂治疗。转复前、转复后即刻、转复后1d及转复后1周,分别行经胸壁及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测量跨二尖瓣血流速度及左心耳血流速度。结果:慢性房颤电转复成功后即刻,洋地黄组及对照组左心耳最大排空速度(LAA-PEV)和左心耳最大充盈速度(LAA-PFV)均降低。1d后,两组的E波(73.0±16.8cm/s vs 77.1±22.8cm/s)、A波(63.0±14.0cm/s vs 51.7±12.6cm/s)、E/A比率(1.7±0.7cm/s vs 1.7±0.8cm/s)、LAA-PEV(23.7±8.4cm/s vs 21.7±9.8cm/s)、LAA-PFV(26.2±9.9cm/s vs 24.4±8.4cm/s)和左心耳排空分数(LAA-EF)(31.4%±9.0%vs 30.2%±10.7%)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两组的E波(72.8±16.9cm/s vs 72.0±18.8cm/s)、A波(64.7±16.6cm/s vs 61.0±15.6cm/s)、E/A比率(1.3±0.4 vs 1.5±0.7)、LAA-PEV(40.7±10.0cm/s vs 33.9±12.9cm/s)、LAA-PFV(43.0±14.2cm/s vs 35.3±11.0cm/s)和LAA-EF(42.4%±12.4%vs39.3%±11.3%)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洋地黄组与对照组左房内自发超声显影发生率在转复后1d为11.5%vs 8.7%,转复后1周为9.5%vs 11.1%(P0.0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洋地黄类药物对慢性房颤电转复后左房及左心耳机械功能异常无改善作用,也不能减轻左房内自发超声显影,这可能与洋地黄加重细胞内钙超载和减慢心率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由不同降压机制组成的小剂量四联复方降压制剂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与常规剂量二联复方降压制剂比较。方法:1~3级原发性高血压病人314例随机分组:Ⅰ组(n=102)服用硝苯地平(10mg)+阿替洛尔(25mg)组成的复方缓释制剂(1号),1片/次,2次/d;Ⅱ组(n=108)服用卡托普利(25mg)+氢氯噻嗪(12.5mg)组成的复方缓释制剂(2号),1片/次,2次/d;Ⅲ组(n=104)服用硝苯地平(5mg)+卡托普利(12.5mg)+阿替洛尔(12.5mg)+氢氯噻嗪(6.25mg)组成的四联复方缓释制剂(3号),1片/次,2次/d。观察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各组降压达标率、总有效率、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Ⅲ组达标率高于Ⅰ组和Ⅱ组(81.55%、64.29%、58.95%,P〈O.01)。Ⅲ组总有效率高于Ⅰ组和Ⅱ组(89.32%、74.47%、73.68%,P〈0.01)。治疗8周后,Ⅲ组偶测血压低于Ⅰ组和Ⅱ组(P〈0.01)。治疗8周后动态血压监测结果,Ⅲ组24h收缩压比Ⅰ组和Ⅱ组低(PdO.05),24h舒张压低于Ⅰ组(P〈0.01)和Ⅱ组(P〈0.05)。Ⅲ组头昏、头痛、面红、踝部水肿症状的发生率比Ⅰ组少(P〈0.05),干咳症状比Ⅱ组少(P〈0.01)。而Ⅲ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空腹血糖、血尿酸、血常规与Ⅰ组和Ⅱ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四联复方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疗效优于常规剂量二联复方制剂,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红莲优6号是武汉大学朱英国教授用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与扬稻6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在湖北省潜江市示范种植1000亩,平均亩产668kg,全生育期142天,比汕优63长5~7天.  相似文献   
6.
一、品种选择 选用华杂6号、中双9号、德油8号、中油杂2号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耐湿性强的优良品种.产量目标:200kg/667m2  相似文献   
7.
低聚糖近年来被开发应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多重作用机理的无公害生物农药。有关研究表明 ,低聚糖作为作物病害有效的抑制剂 ,其主要原理在于它可以激活植物的抗病防御系统 ,诱导植物产生和累积植保素。广东原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剂型改进 ,研制出了专用于防治纹枯病的剂型 0 4 %低聚糖水剂(纹枯专用型 ) ,我们对改进后的剂型进行了 1年两地的田间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供试药剂0 4 %低聚糖素水剂 (纹枯专用型 ) (广东原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 ;5 %井冈霉素水…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左室质量与生存率关系。方法:1998年6月~2004年6月DCM住院患者120例,应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左室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分析,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并随访终点至2006年6月(随访时间3月~8年),探讨与其生存率的关系。结果:120例DCM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VMI)为(185.30±64.62)g/m2,明显高于正常值。至随访终点共死亡60例,占50%(60/120),死亡组LVMI为(240.89±78.32)g/m2,明显高于非死亡组(P<0.05)。其中自症状出现后3~12月内死亡8例(6.67%),LVMI为(256.03±85.26)g/m2;1~5年内死亡24例(20.00%),LVMI为(220.83±71.44)g/m2;生存达5年以上者28例(23.33%),LVMI为(142.50±44.32)g/m2,3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DCM患者LVMI与其生存率密切相关,对评估DCM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