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广西大青山西南桦(Betulaalnoides)人工林藤本植物区系特点,为开展人工林藤本植物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广西大青山西南桦人工林野生藤本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生活型、攀援方式和地理分布类型.[结果]大青山西南桦林下共有野生藤本20科27属30种,其中双子叶藤本植物具有明显优势,占该群落藤本植物总种数的93.33%,蕨类藤本和裸子藤本较贫乏,均仅有1科1属1种;在科属构成中,单种科和单种属比较集中;木质藤本是大青山西南桦群落的优势藤本,占总种数的70.00%;藤本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60.00%,其余各生活型所占比例均较小;攀援类藤本以缠绕类最多,占总种数的60.00%,其次是卷曲类,搭靠类和吸固类所占比例较小;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地理成分为主.[结论]西南桦人工林林下藤本植物种类较多,生活型和地理分布类型较复杂,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广西凭祥红锥人工林天然更新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典型样地,对广西凭祥28 ~32年生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林下红锥天然更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林下幼苗、幼树、小树的平均密度分别为20 097.1、920.0、2 308.6株/hm2,小树的平均胸径和树高分别为3.10 cm和4.49m,幼树平均胸径和树高分别为1.52 cm和2.77 m,其天然更新良好,说明开展近自然经营是可行的.林下红锥的更新状况与上层林木的生长表现密切相关,上层红锥乔木表现越好,其幼苗越多,但其小树、幼树越少,而且生长表现越差,可能与光环境以及养分竞争差异有关;坡位是影响红锥更新的一个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山白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以山白兰盆栽苗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山白兰进行了组织培养试验。[结果]MS+6-BA 0.5 mg/L+NAA 0.1 mg/L为最适宜的芽诱导培养基,芽的诱导率达到88.9%;MS+6-BA 0.3 mg/L+NAA 0.05 mg/L+KT 1.0 mg/L为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芽的增殖系数可达到2.6;生根诱导难度较大,在1/2 MS+NAA 2.0 mg/L上生根率达到54.5%。[结论]结果为山白兰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丰富广西林木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适合降香黄檀轻基质容器苗分级的方法和标准,为制定降香黄檀苗木培育技术规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轻基质培育降香黄檀实生苗,于苗龄9个月时测定苗高(H)、地径(D)、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计算每株苗木的总生物量、高径比及茎根比;应用相关分析法确定降香黄檀苗木的质量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快速聚类和平均值±标准差划分降香黄檀苗木的分级标准;根据分级标准确定苗木的级别并开展造林试验,比较分析各级别苗木的造林效果,对成活苗木进行重新分级.[结果]应用平均值±标准差法分级的降香黄檀合格苗(Ⅰ和Ⅱ级苗)所占比例及造林9个月后各级别苗木的存活情况优于逐步聚类和快速聚类法;将造林9个月后成活的苗木进行重新分级发现,应用平均值±标准差法确定的合格苗有10.5%转变为Ⅲ级苗,有1.8%和37.9%的Ⅲ级苗(不合格苗)分别转变为Ⅰ和Ⅱ级苗,采用逐步聚类和快速聚类两种方法分级的合格苗转变为Ⅲ级苗的比率分别为23.2%和53.0%,Ⅲ级苗转变为合格苗的比率分别为53.0%和80.2%.[结论]降香黄檀轻基质容器苗适宜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法进行分级,其分级标准为:Ⅰ级苗H≥55.3 cm,D≥7.9 mm;Ⅱ级苗24.4 cm≤H<55.3 cm,4.7 mm≤D<7.9 mm;Ⅲ级苗H<24.4 cm,D<4.7 mm.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高产脂优树选择及高产脂林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分布广泛,可脂材兼用,松脂制成的松香和松节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于近年珍贵阔叶树的大面积种植以及松毛虫危害,马尾松林面积逐年下降,可采脂树逐年减少,产脂量已不能满足林产化工业的需求,营建马尾松高产脂人工林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良种选用、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培育及栽植、密度控制、林地施肥、抚育管理、混交林模式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系统地概述了马尾松优树选择的标准与方法以及高产脂马尾松林培育,指出了存在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研究桂西北喀斯特山区4种森林植被类型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养分特征,与国内喀斯特土壤有机碳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为该区域天然林管护、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提供参考。4种森林植被类型表土SOC含量表现为:常绿阔叶林(151.31 g/kg)常绿落叶阔叶林(145.33 g/kg)针阔叶混交林(90.61g/kg)灌草丛(86.92 g/kg);其中,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表层SOC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灌草丛之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SOC含量与速效N、速效K和全N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氮素积累与土壤有机碳的输入关系密切。表土SOC含量明显高于该研究区域内耕地(19.36g/kg)、退耕还草(15.31 g/kg)和退耕还林地(18.89 g/kg)以及受干扰林地(46.14 g/kg)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也高于贵州开阳和贵州关岭等地区森林植被类型,与云南曲靖不同森林群落土壤SOC含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