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5篇
林业   15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目的】以带状皆伐后米老排人工林为对象,研究其保留带和皆伐迹地种子雨及沉水种子的时空动态,旨在为米老排人工林更新采伐设计及促进天然更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后,分别在保留带和皆伐迹地内各布设3个固定样地,连续2年观测种子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的方法对不同样地的种子雨组成进行分析。采用幂函数、指数函数及其对数转化函数模型,建立皆伐迹地内种子雨及沉水种子密度随离开林缘距离变化的分布预测模型。【结果】种子雨散落的起始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高峰期在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消退期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在保留带内,种子雨密度及沉水种子密度的空间异质性不明显,年际差异也不显著;在皆伐迹地内,部分离林缘等距离样点间的种子雨密度与沉水种子密度的空间异质明显(P0. 05),年际差异也显著(P0. 05);在皆伐迹地,种子雨的沉水种子百分比随离林缘距离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保留带的种子雨及沉水种子在林缘外皆伐迹地扩散的空间分布可用指数函数转换的线性模型较好描述,其最远扩散距离分别为25和20 m。【结论】成熟米老排人工林用于天然更新的种源充足,不存在限制;如果米老排人工林采伐时间是从12月至翌年1月底,因种子已散落且足够,故在满足国家有关人工林采伐政策的前提下,可用皆伐或不受宽度限制的带状皆伐;若在不是种子集中散落期且种子活力已丧失的时间采伐,如在6~9月,宜用带状采伐,且其适宜宽度及最大带宽为35与40 m。  相似文献   
2.
干扰树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目标树生长的初期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7年10月在相同林分条件的14年生马尾松人工纯林中进行干扰树间伐,在间伐和对照地块各建立固定样地20块,并于2010年11月进行复测。基于间伐试验后的3年数据,研究干扰树间伐对目标树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直径和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扰树间伐前后,目标树生长均明显快于非目标树;干扰树间伐后3年,目标树的胸径生长量和材积生长量分别高于未间伐林分目标树的80%和55%,树高生长则差异较小,枝下高生长明显减慢,冠幅直径生长年均提高0.44 m,同时林分内较大径级的林木数量增加;随着目标树自由生长方向数的增加,目标树的胸径和材积生长增加,树高和枝下高生长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影响目标树生长的决定因素是目标树自由生长方向数。因此,间伐不应该仅仅注重间伐强度,而且要注重哪些林木(即干扰树)应当被间伐,以便目标树生长得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米老排人工林天然更新的机理,为其天然更新的利用和人工促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米老排人工林天然更新环境因子的调查及米老排种子萌发的控制性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差异法(LSD)分析光照(CK1,自然全光照,T1~T4处理分别为1~4层遮荫,37.3%、15.5%、4.2%和1.6%自然光照)、凋落物物理性质(覆盖方式)(A1和A2处理,种子分别在凋落物下方和上方)、凋落物浸提液浓度差异对米老排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郁闭米老排人工林中,无论是米老排树种或其他树种天然更新的效果均不良[幼树(树高h>1.3 m)的更新密度<330.0株/ha,更新频度<13.0%].林下微环境类型对米老排天然更新的影响明显,其微环境类型更新频度的排序为裸露地表>草本>凋落物>岩石,在凋落物覆盖的微环境中,其更新频度低于30.0%.在不同遮荫处理中,米老排种子的最终萌发率、萌发指数和萌发初始日的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凋落物覆盖对米老排种子萌发的效果(萌发率、发芽势、萌发指数、平均萌发时间)影响不显著,但种子萌发起始日均大于CK1;种子处于凋落物上方的A2处理,其萌发率、平均萌发时间、萌发指数和萌发起始日与对照均有显著差异(P<0.05).米老排凋落物浸提液对米老排种子萌发有"低促高抑"化感作用,其中,高浓度浸提液(B1处理)对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和萌发指数有强烈抑制作用(|RI|>0.50),低浓度浸提液(B2、B3和B4处理)对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和萌发指数的化感作用为微弱等级(|RI|0.30).[结论]种子萌发受凋落物隔离的物理障碍作用显著;光照不是影响米老排种子萌发的限制性因子,而是米老排幼树建成的关键影响因子;高浓度的凋落物浸提液对米老排种子萌发、幼苗胚根的生长及胚根与胚轴比值有显著抑制作用.因此,米老排凋落物的物理机械障碍是阻碍其种子萌发及幼苗定居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造林试验研究西南桦无性系早期生长对氮素施肥的响应,揭示西南桦幼林氮素需求规律及无性系间差异。[方法]以4个西南桦无性系作为试验材料,设置0、50、150、250、400、550、700 g·株~(-1) 7个处理,开展氮素(尿素)施肥试验,调查保存率、生长(树高、胸径、枝下高和冠幅)、干形(径高比、树干通直度及主干分叉情况)等性状,分析这些性状在施肥处理间、无性系间的差异及二者的交互作用。[结果]造林后第5年,对于4个参试无性系而言,其保存率随施氮量的增加无明显变化规律,树高、胸径和冠幅整体上呈现"增加-稳定-减少"的变化趋势,径高比、树干通直度和主干分叉情况亦渐趋优良,但各施肥处理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各无性系间生长和干形均差异显著,无性系C3的各性状总体上表现最优,其保存率、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主干分叉及通直度比最差的无性系C2分别高34%、42%、32%、16%、25%、22%和19%,氮肥和无性系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综上所述,施氮肥并不影响西南桦无性系造林后早期生长和干形质量,无性系间生长和干形差异显著,其中,无性系C3的生长和干形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5.
珍贵树种山地造林新技术——丛植混交林营造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珍贵树种用材林经营周期长、良种使用率低、培育及经营技术欠缺,较多树种尚无法大面积山地造林的现状,本文在借鉴丛植造林法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应用目标树经营法等森林定向培育技术,推出了适合珍贵树种大面积山地造林的丛植混交林法,包括"针阔同丛混交法"、"阔丛针单混交法"和"阔叶异丛混交法",并介绍了此3种丛植混交法的树种配置技术及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萝卜和西南桦为受体植物,研究了马尾松鲜叶、未分解枯落叶、半分解枯落叶和林下表土水浸液的化感作用,旨在为马尾松残次林改造中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马尾松林下表土水浸液4个浓度处理间萝卜胚根生长存在显著差异,≤1∶40浓度水浸液对萝卜芽苗生长起促进作用,1∶10浓度水浸液则显著抑制萝卜芽苗生长;鲜叶和未分解枯落叶水浸液对西南桦芽苗生长影响显著(P<0.05),而半分解枯落叶和林下表土对西南桦芽苗生长影响不显著。马尾松的化感作用并不强烈,在选择其林下套种乡土阔叶树种时,化感作用并不是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蛇皮果育苗基质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广州、湛江和凭祥等地设置壤土、轻基质和壤土轻基质混合等基质培育蛇皮果实生苗,结果表明,蛇皮果可以在不同培育基质生长,但以壤土为主的培养基质的生长效果较佳,而100%轻基质的生长效果较差。苗木叶总长可以较早反映出基质间生长差异,而叶数和最长叶长度则不能较早反映基质间生长差异。  相似文献   
8.
西南桦嫩枝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南桦无性系采穗圃内2年生母株上的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应用系列基质以及生根促进剂种类和浓度开展西南桦嫩枝扦插繁殖试验,并比较了5个无性系的扦插生根力。结果表明:(1)黄心土+珍珠岩(1∶1)混合基质对西南桦插穗生根效果最好,能显著提高生根率(p0.05);(2)生根促进剂以1500mg/LIBA+NAA的生根率最高(87.5%),且偏根率最低,生根效果优于其它处理;(3)无性系之间生根特征差异显著,以1-202的生根效果最好;(4)西南桦嫩枝扦插属于皮部生根类型,容易生根,在未用任何生根促进剂的情况下生根率亦达78.75%。研究结果将为西南桦无性系的规模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西南桦鲜叶、未分解和半分解枯落叶以及林下表土水浸液对红椎、马尾松幼苗的他感作用。结果表明:仅半分解枯落叶水浸液对红椎地径和苗高以及鲜叶水浸液对马尾松苗高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说明西南桦对红椎和马尾松幼苗的他感作用并不强烈。  相似文献   
10.
造林密度决定着林分后期密度大小,是影响人工林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林木生长过程密切相关,决定着林分的健康状况及生产力,是林分合理结构的数量基础[1].造林密度过高将过早加剧林分内部竞争,增加林木死亡率,减少生长量[2-5],因此,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是人工林营造的关键技术环节,揭示造林密度与林木生长过程的关系,将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人工林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