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探索牦牛(Bos grunniens)杂交后代(犏牛)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比较了牦牛及其杂交后代睾丸中两种精蛋白(Prm)基因的表达。从成年牦牛(n=13)和犏牛(n=7)睾丸中提取总RNA,定量PCR分析表明,犏牛睾丸中Prm1和Prm2基因的m RNA水平均极显著低于牦牛(P0.01),这将影响正常精子发生的过程,推测可能与犏牛雄性不育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毛细管电泳(CE)测定不同年龄的九龙牦牛背最长肌中肌苷酸(IMP)含量,以阐明九龙牦牛肉中IMP随年龄的变化规律。高氯酸法提取3岁、5岁和7岁公牦牛以及12岁母牦牛背最长肌中的IMP,然后用CE测定。结果表明,样品中IMP能在15 min内获得有效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3岁公牦牛背最长肌中IMP含量(1.46±0.14)mg/g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5岁、7岁的公牦牛;12岁母牦牛背最长肌中IMP含量(1.18±0.36)mg/g显著低于3岁公牦牛(P0.05),与5岁、7岁的公牦牛相比差异不显著。牦牛背最长肌中IMP含量与年龄有关,并为确定九龙牦牛肉最佳屠宰年龄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