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6篇
林业   12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涉及主体更多元、方式更多样。当前社会救助面临相关部门和组织多、信息复杂、经办分散、分类精准施救难度大等问题。基于我国社会救助模式的合理价值选择,提出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而分析社会救助在管理服务上面临的挑战和难题,从组织协调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基层经办机构、社会参与机制四个方面提出构建多层次管理服务体系的思路。力求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效能,促进互助共济社会救助共同体的形成,提升公众满意度,夯实我国民生保障基础。  相似文献   
2.
木荷天然林分个体类型及材性性状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浙、闽2省选取成一定纬度和海拔梯度的6个木荷天然林分,开展树干形质、树皮形态、木材纹理扭曲度、木材颜色和基本密度等个体类型表型变异及产地纬度和海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木荷天然林分个体树皮厚度、颜色、形状及木材颜色等类型多样,除木材纹理扭曲度外,树干形质、树皮形态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在林分间存在显著表型差异,但在林分内个体间变异以木材纹理扭曲度最大,树干圆满度、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最小。木材性状的径向变异研究发现:木材基本密度由髓心向树皮方向逐渐下降,而年轮则先变宽后变窄,15~25年轮为平稳生长期。较高纬度的天然林分其树干相对通直圆满、树皮较薄、木材颜色较浅,而其他性状则未呈现明显的规律性;随海拔升高,木荷天然林分具有树干圆满、树皮薄而光滑,但树干通直度低、年轮窄、木材基本密度小的变化趋势。基于中心产区2个不同海拔天然林分个体性状相关分析表明,性状相关因林分所处海拔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在高海拔林分中,树皮性状是材性和径生长较好的指示指标,树干圆满的个体树皮光滑且颜色较浅、木材基本密度较小,而树干越通直的个体,树皮颜色越深,径生长也越快;在低海拔林分中,树皮厚度对树皮的其他性状和木材密度也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树干通直...  相似文献   
3.
木荷人工林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福建省建瓯市选取1968—1997年间营造的多片木荷纯林和荷杉混交林,系统研究坡位、坡向等生境条件及与杉木混交对木荷人工林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木荷生长和干形影响显著,但对木材基本密度影响较小。相对于阴坡和中坡,阳坡和下坡的木荷其树冠浓密、树高和冠幅生长量较大,干形略有改善,而阴坡因土壤水湿条件较好有利于木荷胸径的生长。与杉木按适当比例(如荷杉比为1∶3)进行混交,可明显促进木荷胸径、树高和冠幅的生长,并改善了干形。通过比较表明:木荷人工林分叉干发生的几率变化在22.50%~35.75%之间,且以0.5m以下的1叉干为主;对于地处阳坡和下坡的纯林及1∶3荷杉混交林,木荷分叉干发生几率相对较小;相对于坡向,坡位对分叉干形成的影响较大。研究发现:木荷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由髓心向树皮呈逐渐下降的趋势,15~20年生时开始明显减小,35~40年间达到最小值。木材基本密度从髓心向树皮下降的速度还随径生长量的增加而加快;年轮宽度呈先变宽后变窄的趋势,5~15年为木荷人工林径生长的速生期。据此应选择土壤水肥、光照条件较好的阳坡和下坡林地营造木荷人工林,同时提倡以适当比例混交经营,加强幼林的抹芽除萌...  相似文献   
4.
将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超强毒株VP22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EGFP基因的下游,构建EGFP-VP22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VP22。将其转染至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中,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情况,并用RT-PCR检测VP22基因的表达。检测证实EGFP和VP22在CHO细胞中均得到了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5.
在"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原则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都应该设计成延性结构,合理的设计梁、柱、节点,防止构件过早发生脆性破坏,控制构件破坏的先后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概念设计要求。本文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梁柱施工中节点的处理来叙述施工质量对结构延性设计的完善和保证。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初步尝试用不同的传染性法氏囊中等毒力毒株制备囊组织灭活苗,并与商品化组织灭活苗以及活苗作比较,试图筛选出一株免疫原性好,保护率高的中等毒力毒株制备囊组织灭活苗,在生产成本许可的条件下主要用在严重感染的疫区和大型的种鸡场来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7.
1 选袋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果袋有塑膜袋、单层纸袋、双层纸袋。塑膜袋 ,成本最低 ,生产出的水果与不套袋果相比果面洁净 ,农药的残留量低 ,但着色一般 ,达不到优质高档水果的要求 ,并且在套袋不当的情况下 ,易引起日灼、黑痘病等病害 ,对果农来说 ,增效不大 ,它一般适合于管理水平不太高的果园 ,或用在高水平园套差等果。单层纸袋成本较塑膜袋稍高 ,与塑膜袋相比发生日灼的现象较轻 ,着色比塑膜袋要好得多 ,但生产出的水果档次仍然不够高 ,且只能使用 1 a(年 )。双层纸袋相对成本较高 ,但可大大提高果品的质量 ,使用得当 ,可生产出优质高档…  相似文献   
8.
9.
基质配比及养分状况是容器苗培育的关键因子,不同家系容器苗对基质环境条件的响应亦不同。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不同家系苗为对象,开展基质泥炭和谷壳配比及控释肥加载量的析因试验,分析不同基质条件下马尾松家系容器苗生长及氮、磷吸收利用,探明其优质容器苗培育的基质配比和控释肥加载量。结果表明:单因素层面,基质配比对3个家系(32,35和36号)容器苗无显著影响,而控释肥加载量对各家系容器苗影响显著;双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家系容器苗对基质配比和控释肥加载量的交互作用响应不同,32号家系的双因素交互效应显著,以泥炭与谷壳体积比为5:5,控释肥加载量为3.5 kg·m-3组合处理的容器苗生长及氮、磷养分吸收利用均较好;而35和36号家系的双因素互作效应均不显著,仅对控释肥加载量表现出明显响应,分别以2.5和3.5 kg·m-3效果较优。经家系与控释肥双因素及容器苗各指标相关分析可知,苗期控释肥效应较家系明显。因此,容器苗培育不仅要注重苗高等表型指标达到出圃要求,还应严格掌控基质养分水平以确保苗木养分吸收利用;不同来源的容器苗育苗应结合其生长需求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10.
容器规格和养分加载量是影响容器苗生长的关键因素。以红豆树、浙江楠、浙江樟和赤皮青冈的2a生容器苗为对象,设置容器规格和缓释肥加载量2因素4水平的析因试验,分析不同容器规格、缓释肥加载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各珍贵树种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容器规格及缓释肥加载量。结果表明,随容器规格和缓释肥加载量增大,各树种容器苗生长势愈好,容器规格为C3(18cm×20cm)时,各树种容器苗苗高、地径和生物量最大,容器规格增大到C4(20cm×20cm),仅赤皮青冈苗高有显著提高;而容器苗生长量较大时对应的加载量则因树种而不同,红豆树和赤皮青冈为F2(2kg·m^-3),而浙江楠和浙江樟则为F3(3kg·m^-3)。根系生长量亦随容器规格变大而增加,红豆树、浙江楠、浙江樟和赤皮青冈根系分别在容器规格C3、C2(16cm×18cm)、C4和C4时发育较好;红豆树根系随加载量增加变细变长,其根系体积在加载量F2时最大,浙江楠和浙江樟分别在加载量F3和F1时根系各项指标值较大,加载量增加反而抑制浙江樟根系生长,赤皮青冈根系则受加载量的影响不明显。各树种根冠比随容器规格增加变化不大,但随着加载量的增加,均表现出减小的趋势,最小加载量F1(1kg·m^-3)时,根冠比最大。除红豆树外,容器规格和加载量2因素对各树种的交互效应明显,经初步评价,红豆树、浙江楠、浙江樟和赤皮青冈优质容器苗培育的组合分别为C3F2、C3F3、C3F3和C4F2,相对其他3树种,赤皮青冈更适宜于较大规格的容器;浙江楠和浙江樟较红豆树和赤皮青冈要求更多的基质养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