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重缺水促使以色列大力发展节水技术、海水淡化技术和再生水处理利用技术,形成以水为主的高科技技术输出,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其实行水资源国家所有和管控,大力开展节水宣传和培训,研发和应用节水技术,在农业方面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形成了特有的滴灌节水技术,充分利用现有常规水资源,并创新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回用技术,提升灌溉水资源量。这一系列高科技使以色列实现了不足总人口5%的农业经营者不仅养活了国民,还大量出口优质水果、蔬菜、花卉等,农业经营者的生产经营环境日益改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岷江柏木最佳的种质资源保存方式,以马尔康市天然起源岷江柏木为对象,从岷江柏木移植试验入手,结合已有的岷江柏木种质资源保存方法,进行了两方面研究:1)探讨了不同移植时间、不同树龄、不同修枝比例对岷江柏木移植的影响。试验共移植216株个体,1 a后成活8株,成活率3.70%。主根发达、须根偏少,土壤贫瘠且砾石含量多,移植施工的直接伤害、移植地环境难以完全相似等因素,直接影响到岷江柏木移植的成活率。2)比较了原地保护、异地移植、采种育苗、存入种质资源库等岷江柏木种质资源保护方式。提出在原地保存不可行的情况下,应优先采取采种育苗,结合入库保存等方式保护岷江柏木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不同农业种植模式土壤-作物系统中Zn的分配与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农业种植模式土壤-作物系统中Zn的含量与变化,研究了岷江下游丘陵区3种典型农业种植模式(M1:玉米+红薯-小白菜+菠菜,M2:玉米+生姜-茎用芥菜,M3:水稻)土壤和作物中Zn的分配和迁移特征。结果发现,土壤全量Zn含量变化在M1、M2中表现为显著下降后又显著上升的特征,M3中为显著下降。作物食用器官Zn含量特征为蔬菜作物(小白菜、菠菜、茎用芥菜)>根类作物(红薯、生姜)>谷物类作物(玉米、水稻)。除小白菜外,作物非食用器官中Zn含量均显著大于食用器官。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收集法,结合川西北实际情况,筛选出典型自然和人为因子,分析因子变化趋势及与沙化面积变化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川西土地沙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近60年来,川西北年平均气温、年大风日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和沙化面积变化显著正相关(P=0.000);年降水量波动较大但总体保持平稳,其相关性不显著;年平均风速有明显减小趋势,和沙化面积变化显著负相关(P=0.014);总人口、畜牧产值、大牲畜存栏数、牛羊肉产量等人为因子均明显增长,且和沙化面积显著正相关(P≤0.009);分析认为,川西北土地沙化是自然和人为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人口、牧业产值、大牲畜存栏数、年平均风速、年平均温度组成的第1主成分是川西北土地沙化的主要驱动力,其贡献率为59.174%。  相似文献   
5.
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根际与根外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季节变化研究表明,根际与根外细菌和放线菌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都表现为秋季显著高于冬季,而真菌数量季节之间差异不显著;巨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R/S值为1.40),各季节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高于根外;巨桉人工林根际土壤好气性细菌、真菌数量显著高于毗邻青冈次生林,根际土壤有效养分指标大多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青冈次生林;根际土壤微生物与根际土壤养分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根际土壤有机质、水解N、速效P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随着气候变暖,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信阳地区干旱灾害的发生频率逐年增加,给农业种植造成一定影响,特别对三大农作物水稻.小麦、油菜带来影响,为此农作物的品种及栽培方式也必须变化,以减少干旱造成的危害。本文简要概述了几种抗旱的农业对策措施,以达到农作物高产、穗产,确保我地区增效,农民增收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土地荒漠化防治技术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漠化防治技术体系包括荒漠化防治技术构建的理论基础、荒漠化防治技术及模式。从沙漠物理学、荒漠化的生态学机制、沙漠生物学3个方面,对荒漠化防治技术构建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明;从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4个气候地带的区域范围,分析了我国荒漠化防治技术及模式,分析发现我国荒漠化防治技术及模式表现出3个特点:综合性、多样性、兼顾性。荒漠化治理应加强荒漠化土地承栽力、荒漠区水分平衡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荒漠化防治模式的效果与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研究。我国南方湿润地区岩溶荒漠化、风蚀荒漠化等现象也较严重。且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相关防治技术及模式也不多,因此还应加强对南方湿润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守强 《农业与技术》2012,32(10):163-164
本文通过对雾的成因及英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雾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出现大雾天气时,对道路交通、电力设施、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等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危害,并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影响大气能见度的气象因子,分析大气能见度日、月、季节变化规律,阐述大气能见度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三七"高炮炮弹爆炸后AgI在不同温度下的成冰率及前后2个温度梯度倍数关系,以及高炮83型增雨弹引信自炸时间和射角及其所达垂直高度、水平距离、斜距等资料,计算出理想浓度的理想弥散半径和发射角度,从而分析得出在人工增雨作业中适宜的用弹量和作业方法,以期利用合理的射击方法,使用最少的人雨弹,达到最佳的增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