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3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泉麦1号是本省九十年代第一春通过省审定的第一个小麦新良种,系泉州市农科所1980年用“福繁17”做母本、“宁7849”做父本杂交育成的。该品种不仅保持了晋麦2148的丰产性好、适应性广与后期落黄好的特性,并且明显改进了晋麦2148迟熟、易倒伏与感赤霉病等缺点。经多年多点试种与示范推广,一般亩产226-250公斤,高的达300公斤以上,全生育期130-140天。目前,在我省种植面积已达十万多亩,并引到黑龙江、  相似文献   
2.
利用石蜡切片法,结合光学显微镜技术对樱桃萝卜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不育株和对应保持系可育株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观察结果表明:不育株与可育株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差别不大;不育株的花药小孢子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期后,可以形成正常的四分体,绒毡层出现排列异常,单核小孢子期绒毡层细胞液泡化,绒毡层细胞向中间挤压小孢子,小孢子因得不到足够的空间和营养来源,最终在开花前发生败育导致小孢子完全解体.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在我省栽培条件下,华南春性小麦早、中熟品种主要性状的相互关系、它们对单株产量的贡献,以及各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进度,从而提出今后对早、中熟小麦品种选育的不同方向,为进一步提高小麦的育种效率和完善丰产栽培经验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1983-1984年度小麦生长季节里进行了本研究。材料和方法供试品种分早、中熟两组。早熟组品种为福麦301、福繁904、莆系7837、晋麦  相似文献   
4.
在汽车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汽车行各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英语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水平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更高要求.本文从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中职汽车专业英语课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强化专业英语教学的专业特点、注重专业英语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与配合、校本教材开发、充分发挥职业技能鉴定的导向作用等方面对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福建省大麦区试的近况。指出通过福建省大麦区试鉴定出一批大麦斯品种,建立了区试网络,培养了区试人才,创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对福建省大麦品种更新换代,为大麦育种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大麦生产和育种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还指出了福建省大麦区试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今后进一步提高区试质量和水平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麦“闽麦06”的产量因素分析及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闽麦 0 6”的有效穗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 ,其净贡献率达 5 4.90 % ;每穗实粒数对产量的作用次之 ,其净贡献率为 1 9.1 2 %。“闽麦 0 6”丰产 ( 3 3 75~ 45 0 0kg hm2 )的产量结构为 :有效穗 3 40 .8±5 1 .0万 hm2 ,每穗实粒数 2 7.2±1 .48粒 ,千粒重 43 .6± 3 .92g。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闽麦 0 6”的最适播种期为 1 1月中下旬 ,适宜播种量为 1 5 0 .5~ 1 5 7.5kg hm2 ,在施足基肥和三叶肥的基础上 ,适量施用拔节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大麦品种区试结果分析及今后生产和育种方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七五”至“九五”期间 ,福建省进行了三轮大麦品种区试。结果表明 :大麦品种产量不断提高 (从“七五”平均 14 4 .0kg/u提高到“九五”平均 2 4 2 .4kg/u) ,穗数增加 ,千粒重提高 ,向多穗大粒和大穗大粒方向发展 ,抗白粉病能力增强 ,新育成品种多表现抗白粉病 ,株高和生育期适宜 ,但稳定性尚需进一步提高 ,通过区试筛选出丰产品种莆大麦 4号、闽诱 3号 ,丰产稳产品种闽麦 0 6 ,丰产抗白粉病品种莆大麦 5号、莆大麦 7号和闽麦 0 2等。从区试结果分析认为 :今后福建大麦育种目标应该是 :中熟、中秆、高产、稳产、抗逆力强 ,质优。育种的方向和道路是走多穗大粒或大穗大粒道路  相似文献   
8.
在小麦育种实践中,一般是通过对杂种后代的表现型结合既定的育种目标,进行选择,这在相当程度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着数量遗传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提高小麦亲本选配和杂种后代选择的予见性提供了科学依据。一九八一年以来,对春性小麦十二个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力h~2(%)、遗传变异系数G、C、V与予期遗传进度△G、△G′等遗传特性进行研究。根据有关性状遗传的参数提出我区春性小麦育种应该抓好“两个基本环节”和杂种低代掌握“五大性状要素”  相似文献   
9.
分析并评价了福建省近 15年来省级区试中筛选出大麦品种 (莆大麦 4号、闽诱 3号、闽麦0 6、莆大麦 5号、闽麦 0 2、莆大麦 7号 )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认为这些品种丰产性较好 ,产量进展显著 ,往高产方向发展。株高适中 ,生育期适宜 ,穗粒结构较协调 ,穗数和粒重上进展较大 ,尤其粒重 ,往多穗大粒或大穗大粒方向发展。抗逆性提高 ,尤其抗白粉病能力明显增强 ,但品种稳产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福建大麦育种应以选育饲料大麦为主 (包括粒用 ,牧草用 ,牧草兼粒用 ) ,育种目标是 :高产 ,稳产 ,抗逆力较强 ,广适应 ,质优  相似文献   
10.
以大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甲型"两用系"为材料,对其可育与不育株的花器结构进行比较,并进行细胞学观察来明确该雄性不育类型的败育时期及败育原因。结果表明,大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甲型"两用系"可育株的萼片长、花瓣长、花瓣宽、雄蕊长和雌蕊长都极显著高于不育株对应部位;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花蕾大小与花发育时期相对应;不育花蕾在2.5mm后就已经败育,败育时期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后期到四分体时期,该时期绒毡层细胞液膨大、呈现液泡化,将四分体挤压到药室的中间,致使四分体大量发育异常,小孢子得不到营养,不能形成正常的小孢子,导致小孢子完全解体,在开花前败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