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弄清陕西杨凌某鸡场种鸡产蛋量突然下降,种蛋孵化率降低,死雏、弱雏增多的原因,通过采集发病鸡脑组织进行SPF鸡胚连续传代、琼脂扩散试验(AGP)、人工感染试验、VP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等对病原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毒YL株与AEV标准阳性血清之间出现特异的沉淀线;在人工感染试验中可见雏鸡有震颤、共济失调等症状,剖检大脑有轻微的水肿和软化;成功克隆出AEV YL株的VP1基因,全长810 bp,编码270个氨基酸残基;与AEV参考毒株VP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92.0%99.8%,氨基酸同源性为89.3%99.8%,氨基酸同源性为89.3%99.3%;进化树分析表明,YL株与1143株、L2Z株和SX株亲缘关系较近,与VR株、HB株、SD株和NH937株亲缘关系较远。结果表明,分离毒株为禽脑脊髓炎病毒,与AEV已知毒株在进化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主要选择了引起猪黄白痢的常见致病菌株E.coli,K88,通过对其在专用培养基上增菌培养,制成油佐剂灭活苗免疫产蛋母鸡,运用微量凝集试验测母鸡抗体水平,待抗体水平达8 log2以上时,收取鸡蛋制成高免卵黄。选择6窝56头刚出生的未吮乳仔猪(母猪未免疫),第1,2窝16头用E.coli K88标准菌株500亿/头口服人工感染,第3,4窝18头口服E.coli K88标准菌株250亿/头,第5窝10头作为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第6窝12头为空白对照组,观察记录发病情况,待明显发病后,对第1~4窝仔猪用自制抗E.coli K88高免卵黄口服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口服抗E.coli K88菌株高免卵黄抗体对人工感染仔猪黄痢与白痢的治愈率分别为93.75%和88.89%,而应用抗生素庆大霉素的治愈率仅为50%。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及在其C-端嵌合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的Cap嵌合蛋白,对Cap蛋白形成的病毒样颗粒(VLPs)的稳定性、免疫原性以及C-端嵌合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VLPs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为猪圆环病毒2型(PCV2)VLPs疫苗的高效制备及基于Cap VLPs纳米骨架展示技术嵌合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合成PCV2b型强毒株ZJ的cap基因,在其C-端插入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T1、T2、T3、T4、T5,构建cap-T1~cap-T5基因;将capcap-T1~cap-T5基因与pET28a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转染大肠杆菌ClearColiTM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的热稳定性及免疫效果进行检测。【结果】实现了Cap蛋白及其C-端嵌合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的Cap-T1、Cap-T2、Cap-T3、Cap-T4和Cap-T5嵌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并成功观察到了VLPs;表达产物热稳定性分析显示,在60 ℃处理30 min条件下,Cap VLPs保持稳定,而C-端嵌合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的VLPs热稳定性大幅下降;小鼠免疫效果检测显示,Cap VLPs诱导产生了高水平特异性抗体,其中VLPs+佐剂S350组效果最好。【结论】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的PCV2 Cap蛋白可高效自组装成耐热和高免疫原性的VLPs,但在Cap蛋白C-端嵌合PRRSV T细胞抗原表位后的嵌合VLPs组装效果和稳定性急剧下降,提示PCV2 VLPs作为纳米骨架用于传染病疫苗研发仍有较大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从陕西地区26个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的猪场,采集发病仔猪的肛门拭子、粪便以及死亡仔猪的小肠,将其接种于Vero细胞,在添加胰酶的情况下,连续传代培养并观察,直至细胞出现典型的合胞体病变,经RT-PCR检测、测序、基因比对分析与动物回归实验,最终确定分离到一株PEDV病毒强毒株。经过测定毒株的S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发现本次分离到的毒株与疫苗株CV777同源性较低,进化分支位于目前流行的PEDV G2a亚群。  相似文献   
5.
6.
为研究新城疫病毒(NDV)在秦岭地区野生鸟群中的流行情况,在秦岭地区采集健康野鸟咽喉、泄殖腔拭子各252份,进行NDV的分离、鉴定,并对NDV分离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共分离获得5株野鸟源NDV,其致病指数MDT、ICPI和IVPI分别为60.0~76.8h、0.900~1.261、0.41~0.81;对F基因(47~420bp)进行遗传进化分析,5株分离株均属于基因VIb型,F蛋白裂解位点为112 RRQKRF117;HN基因氨基酸相似性为99.5%~99.8%,与鸽源基因VI型NDV相似性为91.4%~98.0%,与LaSota、F48E9相似性分别为87.1%~87.4%、89.0%~89.3%。上述结果表明,基因VIb型NDV在秦岭地区健康野生鸟类中流行,可能源于鸽源NDV,并具有强毒力的分子特征,但对鸡的表现为中等致病力,说明野鸟NDV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和致病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急性感染期猪瘟病毒在组织中的分布,本试验建立了猪瘟病毒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通过与普通PCR及套式PCR方法比较,发现实时定量PCR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用于猪瘟病毒的检测;以此方法为基础,对人工接种猪瘟石门强毒急性死亡猪体内病毒分布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急性感染期猪瘟病毒主要集中在扁桃体、脾脏、淋巴结及回肠。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猪瘟强毒在急性感染期死亡猪体内的分布情况,为猪瘟致病机理及感染控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9.
采用RT—PCR方法对近年来本实验室分离的4株肾型IBV陕西分离株的纤突蛋白S1基因、膜蛋白基因(M)和核蛋白基因(N)分别进行扩增,测序后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与肾型疫苗株w93相比,各分离株S1基因均存在广泛的点突变,并且都存在基因插入现象,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75.8%~99.4%;M基因除了存在点突变外,W09和WNl2在其5’端还存在9个核苷酸的缺失,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1.0%~99.6%;N基N无插入和缺失,但存在基因点突变,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9.3%~99.5%。4株IBV分离株在S1、M和N基因氨基酸系统进化树上分属于不同的进化群,且都与较早的肾型IBV陕西分离株w118遗传距离较远。结果表明,4株鸡肾型IBV流行毒株的s1、M和N基因均存在不同程度变异,这可能是免疫鸡群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长期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陕西流行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参考DY07株全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22对引物,采用RT PCR方法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禽病研究室分离的1株肾型IBV陕西分离株CK/CH/Shaanxi/2009/H09的全基因进行分段扩增并测序,将测序成功的各序列依次拼接,得到全基因序列后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基因组全长27 675 bp,共有10个开放阅读框,其基因排序为5′cap Replicase S 3a 3b 3c M 5a 5b N poly(A)3′,纤突蛋白裂解位点为到536RRFRR540, 3a、5aN基因的大小与参考毒株相比是保守的,但编码其他蛋白的基因长度存在差异;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与48个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为85.2%~93.5%;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与中国分离株ck/CH/LDL/091022、YX10株和DY07 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同属于中国近年来主要流行的血清型毒株,但在基因水平上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