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国臣  张宇 《森林工程》2007,23(2):65-66,73
橡胶支座应用广泛,但由于产品质量、使用寿命、老化等问题,所以支座替换成为工程界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介绍准连续T型梁桥支座替换工程施工技术,并分析支座病害原因。  相似文献   
2.
等离子体处理玉米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2004年在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进行了等离子体种子4种不同剂量、6个处理区的试验。经过在拔节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应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玉米吸收养分,(N+P2O5+K2O)总量比CK1提高10%以上;比CK1提高化肥利用率即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为7.4%~8.2%、 11.3%~19.7%和 15.7%~23.5%。明确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的剂量,比CK1增产8.2%,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硬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为探明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硬度变化特征,以始于1983年长期定位不同耕作方式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硬度仪观测免耕(no-tillage,NT)、翻耕(plow tillage,PT)、间隔深松(spacing tillage,ST)和传统耕作(conventional tillage,CT)不同年份、季节、土壤剖面及冻融前后土壤硬度,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增加了耕层0~25 cm土壤硬度,而土层25~45 cm免耕硬度显著降低(P0.05),但传统耕作硬度有增加趋势,间隔深松和翻耕硬度明显低于免耕和传统耕作(P0.05);不同耕作方式土壤硬度随季节的推移呈波动性变化,0~25和25~45cm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土壤硬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上层明显低于下层(P0.05),不同时期变化不同,前期随深度增加到20cm处呈垂直变化,而后期随深度增加呈反"S"型曲线变化;冻融交替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硬度,缓解冻融后土壤硬度,间隔深松降幅最大为148.97%,其次为免耕和翻耕,降幅分别为41.96%和58.44%,传统耕作降幅最小仅为3.38%。综合分析认为,间隔深松耕作是改善土壤硬度,提高土壤宜耕性的有效耕作方法。该研究可为东北雨养农业区构建合理耕层和确定适宜的耕作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吉林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木其河林下参栽培专业分会成立于2003年4月。在各级科协的指导和支持下,协会注重加强组织建设,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发展会员165人,承包林地2000公顷,发展林下经济,建立林下参栽培、五味子栽培、山野菜栽培、木耳栽培等4个科普示范基地,对促进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四密25是优质高产适应性较强的玉米品种,虽创造出吉林省东部半山区15000kg/hm2的高产记录,但产量波动(7500~15000kg/hm2)较大。为进一步研究其高产稳产的构成因素,1994-2004年,在吉林省东部半山区桦甸市5个乡镇,应用四密25分别进行了品种比较、高产攻关、覆膜种植与裸地种植、不同施肥量、施肥方法、播种方法、播种时期、不同密度及等离子体处理种子的剂量、次数、播种期、化肥利用率的试验。通过对上述各项试验的194份材料统计分析,明确了四密25构成产量模型的3个主导因素为千粒重、穗粒数、公顷穗数。根据回归分析理论,计算出产量与3个主导因素之间的模型,为今后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四密25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体系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应用等离子体处理种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农业增产新技术,属于物理方法在农业中的应用。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是由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来完成,通过等离子体处理能够激活种子的酶活力,使植物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和生命力,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增高[1-3],植物出苗期提前1~2d,产量提高,品质得到改善[4-8];还可以提高大豆和玉米的养分吸收量、化肥利用率以及增产增收[9-10],为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及增产增收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遭受风灾后造成玉米倒伏、减产。对风灾后20个玉米品种的40块生产田的百粒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植株直立的百粒重植株倾斜的百粒重植株倒伏的百粒重。植株直立的百粒重分别比植株倾斜的和植株倒伏的百粒重增加18.0%,48.8%。明确了玉米植株倒伏、植株倾斜可大大降低百粒重。在玉米生产中,应增强防治倒伏、倾斜的技术措施,确保该区域玉米生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8.
介绍春小麦新品种吉春22号的选育经过、主要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倒伏造成减产的问题,试验了不同时期及不同时期组合喷施玉黄金的效果,结果表明:苗期 拔节期 喇叭口期喷施,拔节期 喇叭口期喷施和喇叭口期喷施处理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并且增加支持根数。各处理均增加玉米产量,其中苗期 拔节期和苗期 拔节期 喇叭口期喷施玉黄金增加产量显著,达到6.95%~6.98%。建议生产上在苗期和拔节期喷施两次玉黄金,浓度为300 mg/hm2。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在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进行了等离子体种子4种不同剂量、6个处理区的试验。经过在拔节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应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玉米吸收养分,(N P2O5 K2O)总量比CK1提高10%以上;比CK1提高化肥利用率即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为7.4%~8.2%、11.3%~19.7%和15.7%~23.5%。明确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的剂量,比CK1增产8.2%,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