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木炎  郑亚军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2):2363-2366
采用化学处理法、超微粉碎等技术从椰麸中制备椰子膳食纤维(Coconut dietary fiber,CDF),继之以CDF为基料,探讨CDF、甜味剂、填充剂的添加量及造粒工序对咀嚼片风味口感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DF添加量为35%,麦芽糖醇为18%、变性淀粉为8%时,咀嚼片的综合质量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椰子水中的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化,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系统,对椰子水中蛋白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椰子水蛋白质中,含有9个亚基结构。试验试图为椰子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理化性质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这些应用包括作为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涂膜保鲜剂、水处理剂及作为固定化酶的载体,并且简要介绍了这些应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对椰子水中的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化,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系统,对椰子水中蛋白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椰子水蛋白质中,含有9个亚基结构.试验试图为椰子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酶法提取椰子蛋白质及其对亚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酶制剂的种类、用量、提取温度、pH、料液比等因素对椰子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最佳的提取条件。得到的椰子蛋白质进行SDS-PAGE分析,研究酶法提取对椰子蛋白质亚基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0.3%的风味蛋白酶的提取效果最好,各因素对提取率影响的次序为:料液比>pH>温度>提取时间,其中,料液比和pH对提取率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质量分数0.3%、50℃、pH8.5、料液比1∶15和时间2h,在此条件下,椰子蛋白质的提取率为78.28%。SDS-PAGE分析表明,风味蛋白酶对椰子蛋白的酶解作用十分显著,与缓冲溶液提取的椰子蛋白质相比,酶法提取的椰子蛋白质中小分子质量亚基含量很高。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园林景观中,单干类棕榈科大树是重要的造景材料,能在短期内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然而,单干类棕榈科大树的移栽难度较大,不易成活,对移栽技术和栽后的管理要求都较高。通过对单干类棕榈科大树的移前准备、移植步骤以及植后养护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技术分析,旨在为单干类棕榈科大树移植工作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芦荟(Aloe. )是一种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L.物,叶片厚实多肉,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医疗、美容、保健、食用、观赏等多种功能,素有“多用良药”、“天然美容师”、“家庭医生”等美称。人类使用芦荟已有余年历史,在美国、4 000法国、日本、朝国等国家,芦荟产业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据悉,目前世界上以芦荟开发的系列产品达多种1 500《1]。目前我国芦荟种植面积约700hm2,分布于海南、云南、四川、福建、吉林、上海、贵州等地区。芦荟采用传统的扦插方法繁殖,繁殖速度慢,远远满足不了芦荟产业发展的需要。芦荟组培苗的培育成功,为…  相似文献   
8.
椰子副产物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椰子副产物在工业原料、农林原料和工艺艺术3个领域的应用价值和发展空间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椰子副产物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椰子(Cocos nucifera L.)属棕榈科椰子属植物,是热带地区主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和食品能源作物,也是热带地区主要景观植物之一,具有投资少、生长期长、产品用途广泛、资源可再生的优势,是可持续发展利用的绿色能源。海南是我国椰子主产区,截至2004年底,全省椰子种植面积达68.6万亩,年产椰子2.42亿个,海南“百万亩椰林工程”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椰子加工业  相似文献   
10.
蛇皮果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蛇皮果的形态特征,阐述了蛇皮果在热带地区的关键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并且简要分析了其产量和经济效益。认为蛇皮果在中国热带地区具有良好的栽培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蛇皮果栽培品种和栽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