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2013年9月15~16日葡萄转色末期,在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园应用纽扣式温度记录仪监测行间生草的葡萄叶幕下和通风带处的温度昼夜变化动态,以清耕制为对照.结果表明,行间生草葡萄叶幕下温度白天比清耕制低1.64℃,夜间比清耕制低1.69℃,优化了叶幕下温度,既有利于光合生产又减少了夜间的呼吸消耗,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南北行向行间生草比东西行向的葡萄叶幕下昼夜温差大,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生产及植株有机物的积累,有利于葡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自走式青贮打捆缠膜一体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外秸秆打捆缠膜机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集青贮、打捆、缠膜多功能与一体的自走式青贮打捆缠膜一体机。同时,简述了该机械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传动系统,分析了该机械的技术特点和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设计。为了检验机器的性能,进行了相应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器的各项设计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电机直驱的玉米播种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玉米播种机主要分为气力式播种机和机械式播种机,播种单体动力来源主要依靠地轮传动,滑移率高,且当亩播量变化时调节不便。该机主要由车载触控、导航移动站、控制盒、终端盒、伺服无极变速器和播种单体构成,其动力来源主要依靠伺服电机带动,避免了地轮滑移现象,且随亩播量变化而实现株距自适应。避免了地轮滑移带来的株距不稳定的现象。田间试验表明:粒距均匀变异系数0.24,播深合格率80%,粒距合格率8 5%,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摘叶对烟台产区赤霞珠葡萄及所酿葡萄酒主要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山东蓬莱的6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验材料,在转色期(花后70 d)及采收期前10 d(花后143 d)进行半摘叶和全摘叶处理,研究不同时期和摘叶方式对赤霞珠葡萄的理化指标、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发育时期摘叶处理都能够有效地提高葡萄果实的成熟度及其葡萄酒的综合品质。其中,花后70 d全部摘叶处理对糖、滴定酸以及p H值的提高效果明显;转色期半摘叶和全摘叶处理后葡萄果实中总酚和单宁含量分别提高了17.96%和50.25%,所对应的葡萄酒中总酚和单宁含量也分别提高了40.18%和54.13%;此外,摘叶处理对赤霞珠葡萄及所酿葡萄酒中香气物质的骨架影响不大,但对香气成分的含量影响较大,转色期半摘叶处理使呈现果香的香气物质含量提高明显;转色期全摘叶处理使葡萄酒中色度提高效果最明显,达到了16.48%;4种摘叶处理均使葡萄酒色调降低,使得葡萄酒颜色呈现淡紫色。本研究对酿酒葡萄赤霞珠在田间管理和提高葡萄酒质量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叶姜瑜  张将  钟以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56-14259
[目的]为探讨溶藻细菌对水华蓝藻的去除效应,为溶藻细菌规模化发酵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对一株溶藻细菌R2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采用响应曲面法对该试验室分离的一株溶藻细菌R2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通过全因子试验分析了培养温度、初始pH、摇床转速、装液量、接种量对溶藻细菌生长的影响;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水平。[结果]确定的溶藻细菌R2最优化发酵条件为:温度31.8℃、pH 7.21、摇床转速180 r/m in、装液量60%、接种量10%。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培养24 h溶藻细菌OD600增加值可达2.310。在优化条件下发酵的溶藻细菌进行溶藻效果检测,72 h后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去除率达78%。[结论]采用响应曲面法能够有效的优化溶藻细菌的发酵条件,在最优化发酵条件下溶藻细菌生长情况良好,其溶藻效应也可达到一定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制一种工作稳定、操控方便的智能激光平地机,采用虚拟样机和实体样机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先利用UG10.0建立三维模型,再利用Adamns和Abaqus软件进行运动学仿真和有限元分析,发现问题时修改虚拟样机,正确无误后,再进行实体样机试制。最后,对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样机达到较高的土地平整精度,并实现了智能化控制。  相似文献   
7.
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茎秆切碎与输送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玉米收获时秸秆回收困难、利用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对茎秆切碎和输送装置进行了详细设计。通过比较,采用转子铣刀切割器作为茎秆切断装置,运用ANSYS/LS-DYNA对转子铣刀刀片厚度、转速、刃角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 试验表明铣刀转速为1400r/min、刀片厚度为7mm、刃角为20°时功耗最小;设计了具有不同齿形和转速的单层多辊式输送器,并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4输送辊线速度之间的关系;对茎秆切碎装置进行了设计,确定动定刀位置和理论切碎长度。最后对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实际茎秆切碎长度与理论切碎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样机各项指标满足设计和行业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