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金华和温岭水稻田设置不同密度的性信息素诱芯处理,调查研究其诱蛾量、对二化螟的防效,及对稻田二化螟天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每个诱捕器的平均诱蛾量时间动态在地区间有明显不同;金华试验点的二化螟防治效果随着诱捕器的密度增加而上升,而温岭试验点在不同诱芯密度下的防效差异不明显。不同地区稻田二化螟的天敌群落种类和数量差异显著:金华稻田共调查鉴定二化螟天敌种类22科38种,主要种类为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 Thorell)、食虫瘤胸蛛(Oedothorax insecticeps Boesenberg et Strand)和等腹黑卵蜂(Telenomus dignus Gahan);温岭稻田共调查鉴定二化螟天敌种类10科14种,主要种类为食虫瘤胸蛛、驼背额角蛛(Gnathonarium gibberum Oi)和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 Fabricius)。稻田放置诱芯的密度会显著影响天敌群落的多样性。每667 m2设置1枚诱芯时,二化螟天敌群落的多样性显著降低;每667 m2设置2~3个诱芯时,二化螟天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同时,占据不同生态位的二化螟天敌群落多样性表现有显著差异。综合考察,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每667 m2诱芯悬挂量以3枚为宜。  相似文献   
2.
分别从未使用过噻呋酰胺及使用噻呋酰胺3年以上的浙江省稻田采集分离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通过监测、分析病原菌群体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变化,研究了立枯丝核菌对噻呋酰胺的抗药性风险;并以戊唑醇、井冈霉素等纹枯病防治常用药剂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噻呋酰胺油悬浮剂 (OD) 对稻田天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省未接触过噻呋酰胺的立枯丝核菌群体 (n = 164) 的EC50值分布在 0.008~0.135 mg/L 之间,且呈近似正态单峰曲线,平均EC50值为 (0.073 ± 0.005) mg/L,可作为立枯丝核菌对噻呋酰胺的敏感性基线,用于后续田间抗药性监测。接触过噻呋酰胺3年以上的立枯丝核菌群体 (n = 130) 的EC50值分布在 0.009~0.126 mg/L之间,平均EC50值为 (0.069 ± 0.080) mg/L,未观察到明显的敏感性下降。对稻田天敌群落影响的田间试验表明,采用12%噻呋酰胺油OD处理 7 d 后,绍兴稻田的 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CK),而其他时间和地点均与CK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采用噻呋酰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抗药性风险低,对稻田天敌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稻田常用农药对螟黄赤眼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利用药膜法和浸渍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戊唑醇、烯啶虫胺、亮氨酸、噻虫嗪、溴氰虫酰胺、苏云金杆菌对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使用的浓度下,甲氨基阿维菌素、戊唑醇、噻虫嗪、溴氰虫酰胺对螟黄赤眼蜂的毒性较强,接触6 h后的死亡率均超过96%。而氯虫苯甲酰胺处理6 h后的死亡率小于20%,与丙酮对照无显著差异。10种药剂处理后,以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羽化率最高,与对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平均存活率为87.13%;其次是苏云金杆菌,处理浓度为25和33.33 mg·L~(-1)时,平均羽化率分别为81.55%和80.17%。亮氨酸抑制剂与烯啶虫胺作用效果相似,平均羽化率分别为25.27%和26.60%;而戊唑醇、噻虫嗪、溴氰虫酰胺及阿维菌素处理螟黄赤眼蜂卵、幼虫和蛹均显著影响蜂的发育,其中,阿维菌素副作用最大,平均存活率仅为7.11%(卵:F10,44=248.16,P0.01;幼虫:F10,44=232.83,P0.01;预蛹F10,44=468.25,P0.01;蛹:F10,44=663.71,P0.0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