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高效快速地分离提取高质量的线粒体DNA(mtDNA)是研究植物线粒体基因及其起源进化的重要前提。为获得高质量的mtDNA进行割手密资源的线粒体基因序列扩增及测序分析,本研究以割手密黄化苗为材料,通过简单差速离心分离得到线粒体,经DNaseⅠ消化处理,去除核DNA杂质得到较纯的线粒体,然后经过5%SDS和蛋白酶K充分裂解线粒体,利用饱和的苯酚/氯仿(1:1)和氯仿两次抽提除去蛋白质,并经过RNase A的消化处理除去RNA,无水乙醇沉淀等一系列操作得到mtDNA。所提取的mtDNA样品经紫外吸收光度测定,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扩增分析其浓度和纯度,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提取的mtDNA纯度高,完全能满足后续PCR分析及分子克隆测序的要求。该方法不仅DNA提取纯度高,操作简单、快速经济,可为今后开展甘蔗及其各野生种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含酚模拟废水电催化氧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催化氧化法因其特有的优点,现已成为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实验采用自制实验装置,用电池中碳棒为电极,对含酚模拟废水进行电催化氧化处理.着重考察溶液温度、电解时间、电解质浓度、电压、溶液pH值等影响因素在电解过程中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实验表明:在常温、电压为5.5 V、电解质(Na 2 SO 4 )浓度为20.0 g/L、pH值为8.0~9.0、电解120 min时,苯酚去除率接近100.0%.因此电催化氧化法作为一种高效、简便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甘蔗与蔗茅杂交的后代材料抗旱、耐寒,在甘蔗抗逆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将其有效应用于甘蔗新品种的选育及品种改良,特对甘蔗与蔗茅杂交各世代的染色体传递方式进行研究。采用去壁低渗法对F1、F2杂种及其亲本材料的根尖体细胞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后代材料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不恒定,F1材料的染色体变幅为10~11条,F2材料的变幅为6~14条;双亲染色体在F1代材料中的传递方式为"2n+n",而在F2中既以"n+n"又以"2n+n"的方式进行传递。本研究结果可为诸类材料在甘蔗育种中的进一步利用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有机氯杀虫剂六六六生产使用状况、毒性及环境行为,对近20年来六六六的生物降解和非生物降解的研究给予了全面阐述和综合评价,并提出了今后在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方面可能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6.
甘蔗与蔗茅杂交F2BC1代的染色体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更有效的将蔗茅杂交后代应用于现代甘蔗新品种的选育及对旧有甘蔗品种进行改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压片法制备甘蔗与蔗茅(2n=20)杂交的F2及F2BC1子代及其亲本材料的染色体玻片,对其杂交获得的F2及F2BC1世代材料进行染色体数目的传递分析,以探索其染色体传递机制。结果表明,各后代材料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不恒定;双亲染色体在F2代04/14中以“2n+n”方式进行传递,在F2BC1代中均以“n+n”的方式进行传递。研究结果可为这些材料在甘蔗育种中的进一步利用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甘蔗野生种蔗茅的形态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蔗茅(Erianthusfulvus)是甘蔗育种中极为重要的野生种质资源,研究其形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对选育抗旱、抗寒、耐贫瘠、高蔗糖分含量的甘蔗新品种极为重要。为深入研究利用蔗茅野生资源,以保育在云南农业大学甘蔗研究所甘蔗种质资源圃的48份蔗茅无性系为试验材料,进行包括株高、叶宽、节间长度、茎径、锤度的田间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8份蔗茅材料在所调查性状上具有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介于9.37%~33.52%之间;基于5个性状的聚类分析将所分析材料分为了3类以及很多小类群,表明所研究蔗茅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对蔗茅资源在甘蔗育种中的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钟耀  王建中  杨科璧  娄红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418-4418,4429
回顾了有机氯杀虫剂的开发历史,介绍了数种有机氯杀虫剂及其副产品二口恶英类物质的分子结构特征及它们的危害和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相似文献   
9.
8份蔗茅与甘蔗杂种F_1材料的ISSR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12条引物对8份蔗茅与甘蔗杂种F1材料进行ISSR分析,共扩增出133条带,其中111条为多态性带,多态率达83.46%,说明栽培甘蔗与蔗茅杂交F1材料间存在着丰富的变异;供试F1代材料与其母本"崖城89-9"及父本"昆明蔗茅"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67和0.44,且从聚类结果来看,各子代材料均与母本聚为一类,说明母本的遗传物质在子代材料中占绝对优势;结果还表明子代染色体数目类型与聚类结果并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甘蔗F2后代材料间是否存在遗传差异。[方法]采用11条引物对20份蔗茅杂种F2材料进行ISSR分析。[结果]共扩增出121条带,其中110条为多态性带,多态率达90.91%,说明栽培甘蔗与蔗茅杂交F2材料间存在着丰富的变异;供试F2代材料与其母本"崖城89-9"及父本"昆明蔗茅"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71和0.54,且从聚类结果来看,各子代材料均与母本聚为一类,说明母本的遗传物质在子代材料中占绝对优势。[结论]该研究可为甘蔗创新种质材料在甘蔗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