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6月~2007年11月,通过对安徽郎溪、泾县、广德、南陵、宣城、浙江长兴6个野生扬子鳄栖息地生境调查及对浙江长兴、安徽高井庙林场、上海崇明岛3个扬子鳄放归自然实验点的生态修复效果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野生扬子鳄捕食、穴居、繁殖、躲避等生活习性的8个生态因子:栖息地水域面积、水位、水质、土壤质地、岛屿规模、岸线坡度、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总结了扬子鳄栖息地生态修复的3大措施:水系梳理、地形改造和植被恢复;讨论了栖息地水源、土壤类型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对生态修复的影响,建议栖息地生态修复选择丘陵平原交接混合区域,修复后限制环境污染活动。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追溯良渚聚落的类型和聚落产生的地理地貌环境,回顾了良渚聚落之间的关系及空间构成特点;揭示了良渚先民逐水而居,就地取材,因循自然的营造智慧;垫石堆土、草裹泥垒基的堆筑台丘技术,以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活环境的智慧文明。从这些营建智慧中提取了对当代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启示,从而促进良渚先人的生态智慧思想得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华中区城市型鹭鸟栖息地营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总结鹭鸟及鹭鸟栖息地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鹭鸟营巢、觅食、停栖、活动等生活习性,针对华中区城市环境的特点,总结了华中区城市鹭鸟栖息地营建技术的3个主要方面:营巢区营建技术,包括地形的改造,营巢林树种的选择和群落的构建;觅食区营建技术,包括水岸线的处理,水生植物的选择和配置;隐蔽性营建技术,包括设置隔离带和加强相关设施的隐蔽性。同时,对现有城市型鹭鸟栖息地的改造时间和强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图2表2参17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主城区道路绿化树种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杭州主城区19条道路绿化树种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了杭州市城市道路绿化的树种结构及频度,计算了各道路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及Pielou指数。结果表明:杭州市主城区道路绿化树种资源共33种,隶属于24科31属。其中乔木12种,灌木为21种,樟(Cinnamomum camphora)与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的出现频率超过50%,分别达60.71%与53.57%。各道路绿化树种多样性指数相差各异,多样性综合指数排名前10的为庆春东路(0.9570)>环城北路1(0.9428)>艮山西路1(0.9373)>天目山路1(0.9218)>文一西路(0.9162)>凤起东路2(0.9113)>天目山路2(0.8958)>环城北路4(0.8462)>环城北路3(0.8288)>环城北路2(0.8082)。  相似文献   
5.
常青村是我国第二批入选的传统村落,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如随意拆毁和改造传统建筑、摒弃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失去了传统村落本来的韵味。本文以常青村传统村落为研究案例,提出了针对性强、综合度高、科学专业的保护与利用策略,具体包括历史建筑、鸠坑古茶、传统文化的保护策略,以及茶产业、旅游产业的利用策略,最终获得符合常青村保护与利用的发展策略。在保护与利用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达到传承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保存传统资源与人文记忆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杭州市主城区道路绿化树种叶表面区域的VOCs成分、研究VOCs与城市道路绿化的关系,文章对该地区道路绿化资源进行调查,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主要绿化树种叶表面区域的VOCs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杭州主城区的主要乔木为香樟、悬铃木、朴树、无患子、栾树、枫杨、雪松、玉兰、银杏,主要灌木为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红花檵木、月季、无刺枸骨、紫薇、紫叶李、桂花、金边黄杨;在这些树种叶表面区域检测到的VOCs可分为卤烃类、芳烃类、醛类、烷烃类、酮类、酯类、烯烃类和其他类;在现有的主要树种中,挥发物质相对较少的是香樟、悬铃木、朴树、金森女贞、红花檵木、无刺枸骨、桂花,挥发物质相对较多的则是雪松、枫杨、紫叶李、金边黄杨等,研究结果对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筛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符合乡村个性特征的景观营造模式,提出优化乡村景观风貌的规划方法。  方法  以杭州市瓶窑镇为例,从乡村景观特征识别和景观综合评价的角度出发,基于瓶窑镇的空间数据和调研信息,通过ArcGIS对景观特征要素进行空间图示表达,划分景观特征区域,并构建与景观特征相联系的景观功能评价模型,对乡村景观特征区域进行评价。  结果  ①瓶窑镇形成北部山体林地生态文化区、中部平原农业文化区、东部平原遗址文化区、南部平原湿地生态文化区4个乡村景观特征区域;②4个乡村景观特征区的项目层指标得分从高到底排序分别是:北部山体林地生态文化区(生态性景观>生活性景观>生产性景观)、中部平原农业文化区(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生态性景观)、东部平原遗址文化区(生活性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态性景观)、南部平原湿地生态文化区(生态性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  结论  景观特征识别能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准确信息,鉴于此,本研究为杭州市瓶窑镇提出了4种兼顾景观特征和景观价值的典型乡村景观营造模型:瓶窑镇山地聚落景观营造模式、平原农业景观营造模式、历史遗址景观营造模式和平原湿地景观营造模式,可为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图4表3参25  相似文献   
8.
生态观光区的形象定位和传播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态观光区的开发和建设已成为我国生态旅游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观光区的开发和建设需要基本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和市场需求,特别是在争取旅游客源市场比较激烈的今天,生态观光区开发建设更需要研究其形象策划和传播策略,具体包括形象的定位及其口号设计,人-地感知形象和人-人感知形象的设计,形象传播的具体方法与技巧等.以浙江省台州市凉溪农业生态观光区为个案作了具体探讨.参8  相似文献   
9.
阐述民宿庭院建设的意义与原则,庭院景观建设的内容,并通过对浙西南山区民宿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由此得出浙西南民宿建设过程中不同民宿类型与之相适应的庭院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为例,从居民和专家双视角对乡村景观进行调查,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重要性-绩效性分析法(IPA)对专家、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得到专家评价的各指标权重和居民视角的重要性和满意度平均值。结果表明,居民和专家对乡村景观的感知存在差异,居民注重社会效应,专家更加注重美学效果和生态质量,当前规划设计体系要平衡专家专业知识考量和居民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