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分析大城市郊区"土壤-饲料-奶牛"养殖体系养分流动和环境排放特征是合理控制养殖规模、促进农牧结合、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畜禽产品供应等政策制定的基础。本研究选取北京市郊区28个规模化奶牛农场,调研包括饲料来源和投入、奶牛生产和粪尿管理以及产品输出情况。结合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和北京市统计数据,利用NUFER-animal模型对1980—2013年北京市规模化奶牛农场"土壤-饲料-奶牛"生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利用效率和环境损失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3年,奶牛个体尺度(仅包括泌乳牛)氮利用效率从14.9%增加到21.2%,磷利用效率从13.8%增加到27.3%;群体尺度(包括犊牛、育成牛、青年牛、泌乳牛和干乳牛)氮利用效率从14.5%增加到18.2%,磷利用效率从15.8%增加到24.9%;系统尺度(土壤-饲料-奶牛)氮利用效率从11.3%增加到15.8%,磷利用效率从13.3%增加到22.3%。北京市奶牛养殖个体尺度、群体尺度和系统尺度氮利用效率在1985年前减少;而1985年后逐渐增加。个体尺度、群体尺度和系统尺度磷利用效率均不断增加。系统尺度氮总损失从1980年的1 516 t增加到2013年的16 973 t;磷总损失从114 t增加到1 763 t。生产1 kg氮磷产品造成的氮和磷损失均表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北京市"土壤-饲料-奶牛"生产系统氮磷流动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养分利用效率和总环境损失不断增加。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养殖数量的增加、养殖模式从传统向集约化转变和环保管理措施的完善。因此,调整奶牛养殖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以及提高喂养技术和粪尿管理水平等是提高都市奶牛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已经成为土壤生态、植物保护等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现总结了根分泌物及其化感物质的种类,根分泌物对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通过总结提出未来根分泌物及化感作用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为未来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C/N、菌剂、木酢液3因子及菌剂与木酢液交互作用对堆肥腐熟效果的影响,寻求最佳堆肥效果的因子水平组合。本研究以园林绿化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通过L9(34)正交设计以鸡粪为C/N调理剂,菌剂和木酢液为添加剂进行堆肥试验。分析比较了各处理堆肥过程中温度、总有机碳、全氮、C/N、pH值、EC值、堆体体积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以种子发芽率试验测定堆肥效果。结果表明,调节C/N比和添加适量菌剂与木酢液均能促使堆肥初温上升,高温期提前并延长,堆肥积温提高,发酵周期缩短,总有机碳降解量和总氮相对含量增加。适当调节C/N和添加适量菌剂均有利于堆肥pH值升高,防止EC值过高,而添加木酢液能明显降低堆肥pH与EC值。C/N、菌剂、木酢液、菌剂与木酢液交互作用对堆肥发芽指数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且影响效果表现为C/N菌剂木酢液。因素效应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C/N为30效果最好,0.4%菌剂与稀释500倍木酢液的交互作用最大,稀释50倍的木酢液对堆肥微生物活性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见,基于种子发芽指数的园林绿化废物堆肥适宜参数组合为C/N30+0.4%菌剂+稀释500倍木酢液。  相似文献   
4.
中国畜禽粪便管理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畜禽粪便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不同粪便管理方式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差异显著,科学分析我国畜禽粪便管理温室气体排放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畜禽粪便管理和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禽低碳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国家信息通报中报告的1994—2014年畜禽粪便管理温室气体排放变化,结果表明:我国畜禽粪便管理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农业源温室排放总量的比例逐步提高,2014年占比达到17.7%。基于第一次和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畜禽规模养殖场清粪方式以干清粪为主,粪便管理以固体粪便贮存、液体粪便贮存和厌氧发酵后沼液还田为主;比较分析了不同清粪工艺和粪便管理方式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全链条技术创新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畜禽低碳养殖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5.
利用相关系数法及散点斜率法研究气象卫星降水数据在时间尺度上的精度检验。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25个水文站点的实测降水量在年尺度、月尺度和日尺度上验证了气象卫星降水数据的精度。结果表明:在整体上,气象卫星年降水数据和月降水数据与站点实测降水数据相关性很好,在月尺度上相关系数可以到达0.962,数据精度较高,数值上比站点实测降水量偏低,偏差相对较小。气象卫星日降水数据与站点实测降水数据相关性很差,数据精度较低,偏差相对较大。就单个站点而言,大部分站点相关系数较高,但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6.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畜牧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精准管理水平高、环境保护要求高、从业人员素质高、产业服务的市场化程度高,国家对畜牧业行业管理的重点集中在环境保护、质量安全、动物福利3个方面。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框架下,德国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政策目标清晰集中,监督机制完善有效,保障了本国农民合理收入水平、畜牧业绿色发展和畜牧业国际竞争力。德国、荷兰环境友好型畜牧业调研团就德国、荷兰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基本框架、主要目标、政策措施和执行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地了解,结合中国畜牧业实际情况,从中国现行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出发提出了相关启示,旨在为中国环境友好型畜牧业政策体系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NUFER模型的生猪养殖氮磷利用效率及排放时空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郊区集约化畜禽生产系统的快速发展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畜产品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该研究利用北京生猪养殖场调研数据和养分流动模型NUFER分析了1980年到2013年北京城郊生猪生产体系氮、磷养分利用效率和环境损失时空变化,并利用情景分析提出了5种饲料和粪尿优化管理措施。从1980年到2013年,育肥猪个体尺度(仅包括育肥猪)氮利用效率从17.8%增加到19.0%,磷利用效率从32.0%增加到35.8%;群体尺度(包括育肥猪、母猪等)氮利用效率从16.0%增加到16.7%,磷利用效率从29.5%降低到23.4%;系统尺度(土壤-饲料-生猪)氮利用效率从18.5%降低到11.4%,磷利用效率从41.6%降低到17.1%。2013年,总氮损失和总磷损失分别为4.22和0.65万t,较1980年分别增加了56.9%和97.0%。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生猪养殖模式从家庭和传统养殖模式向集约化模式转变,家庭副产品作为饲料利用的比例迅速降低,养分循环链条中断,从而导致系统养分利用效率不断降低。但就育肥猪个体尺度和群体尺度而言,集约化生产模式优化了饲料精准喂养和粪尿管理。与此同时,2000年后国家提出了大量有关畜禽养殖的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使得1980年至2013年间养分利用效率出现先减后增和环境损失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空间分布变化结果显示,北京城区和近郊区域由生猪养殖导致的环境损失迅速减少,而远郊区域的环境损失快速增加,这主要归因于城市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奶业基础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起点低、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不高。近年来,随着我国奶牛存栏规模及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牧场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逐渐普及。一、基本情况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水资源、阳光等各方面条件均适合奶水牛生长。广西是全国最大的甘蔗种植区域,近几年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加上玉米、花生、木薯、黄豆等多种农作物,年产农作物秸秆2306.87万吨以上,可收集资源量为1868.32万吨,  相似文献   
9.
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随着各国限制碳排放政策广泛实施,温室气体排放较多的肉牛养殖业将长期面临相当不利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环境压力,转变肉牛养殖生产方式,推广肉牛绿色低碳高效养殖技术,提高单位产品的产量和效率势在必行。本文从低碳畜牧业的内涵、发展理念、技术创新和养殖模式出发,指出肉牛养殖碳、氮排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绿色低碳肉牛高效养殖方式转变的意义,总结了绿色低碳肉牛养殖的技术措施,并提出今后绿色低碳肉牛养殖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肉牛产业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有机固体废弃物再生环保型无土栽培基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述了国内外环保型无土栽培基质研究历史和趋势,综述了我国有机固体废弃物再生环保型无土栽培基质在蔬菜生产、观赏植物栽培和城市绿化方面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现状.对我国利用有机固体废弃物生产环保型无土栽培基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