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旱作玉米降水利用效率潜力可反映降水对其产量的贡献,对作物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1961—2017年逐日气象资料及玉米生育期和产量资料,运用EOF经验正交函数、小波分析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旱作玉米降水利用效率潜力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961—2017年玉米降水利用效率潜力总体呈现阶段性微升态势,振幅为33~59 kg/(hm~2·mm),且依次存在28,15,5,8 a周期变化,1961—1979年和1992—1998年为上升阶段、1980—1991年和1999—2017年为下降阶段;玉米降水利用效率潜力空间分布高值中心以黑河—齐齐哈尔东南部—大庆—哈尔滨—双鸭山—佳木斯—伊春为闭合区域,高值为黑河的五大连池,低值中心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呼玛北部地及牡丹江市的宁安一带,高值区域内玉米降水利用效率潜力振幅变化稳定,其他区域以高值区域为中心向外侧逐渐递减;玉米降水利用效率潜力齐齐哈尔东南部—大庆—哈尔滨闭合区域尚有30~50 kg/(hm~2·mm)潜力可以挖掘,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呼中以北地区可挖掘潜力不足10 kg/(hm~2·mm)。不同的玉米种植区域,可采取合理密植、保墒耕作、适时施肥等措施提高玉米降水利用效率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近44年来黑龙江省夏季低温指数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利用1971-2014年黑龙江省80个气象台站夏季日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观测资料,结合低温指数模型,通过趋势变化、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检测等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夏季低温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夏季平均低温指数呈减少趋势,夏季低温指数在20世纪80、90年代和21世纪初变化不明显,而2010s以来明显减少,夏季平均低温指数较春季小。气温从1980s升温以来,低温指数明显减少,夏季低温指数自1970s中期以来明显减少,低温指数序列突变开始于1983年前后,夏季低温指数变化与气温呈负相关。夏季低温指数存在18~32 a,6~14 a和4~8 a三个尺度的周期变化,其中18~32 a尺度非常稳定且具全域性,在1980s中期以前6~14 a尺度较为稳定,在1980s中期以后4~8 a尺度较为稳定,7~12 a尺度年周期变化最明显但有局域性(1980s中期以前),24~31 a尺度能量虽弱且具有全域性。夏季低温指数有26、8、和5 a的主周期,其中第一主周期为8 a,平均周期为5.5 a;第二主周期为26 a,平均周期为14.5 a。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牧草作为草地生态系统的特殊群落,对气候变化响应十分敏感,因此,牧草生长动态及其与气候变化相互关系一直是草原管理及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系统归纳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和成果,提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资料密度和序列长度不够;单一气候因子及其多因子协同影响选择方法困难;缺乏系统的集成方法,机理模型较少或半统计半机理模型共存。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重点任务,深入研究站点资料转化成面域资料技术及多源资料融合或资料同化技术;集中力量研究多个因子综合影响牧草生产技术方法;建立能完整反映气候要素对牧草生长发育综合影响的机理模拟模型;制定科学的、开放性的、动态的草原管理方案。为草原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热量资源变化及其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候变暖背景下,热量资源变化势必对寒地农作物生产环境、生长发育及种植制度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黑龙江省1971—2014年67个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10℃活动积温和≥0℃活动积温(以下简称积温)及无霜期等农业热量指标,采用线性倾向率、累计距平、M-K检验和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及突变特征,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0℃积温和≥0℃积温分别以86.7℃?d?(10a)-1和80.5℃?d?(10a)-1的速率显著增加,无霜期呈延长趋势[倾向率为3.8 d·(10a)-1];≥10℃积温和无霜期在1993年发生突变,突变后二者初日提前,终日延后。≥10℃积温和≥0℃积温的增加幅度西部大于东部,无霜期延长幅度中西部大于东北部,农业热量资源变化幅度大的地区亦是热量敏感区域。热量资源增加对农业的影响,表现在农作物适宜生育期延长;适宜水稻和玉米种植的区域向北、向西扩张,大豆种植重心北移;原适宜种植极早熟、早熟品种的区域逐步被中熟、中晚熟品种替换。热量增加使水稻、玉米和大豆三大作物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向日葵稳产高产对气象环境的需求,实现指导向日葵安全生产的目的。本研究选取1987—2011年向日葵生长发育期观测资料、产量资料及逐日气象资料,利用相关统计分析、因子膨化、积分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了2套向日葵各生育期适宜生长指标和向日葵适宜生长逐旬气候指标,以及以各个旬为时间点的、以气温和日照为因子的向日葵产量定量评价方程。结果表明:6月上旬、8月中旬的aT(t)值为对称的最大正效应,气温每升高1℃,向日葵增产约58.7 kg/(hm2·℃),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阶段低温是制约产量的主要因素,5月下旬、8月下旬aS(t)值为对称的最大负效应,日照时数每增加1 h,向日葵减产约8.6 kg/(hm2·h)。对河套灌区而言,热量条件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大于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6.
盘锦船舶工业基地土壤盐碱化极其严重,因此对于该工业基地的四号路绿化项目,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景观设计,而是如何做好盐碱地土壤改良、采取何种排盐措施、选择哪些耐盐碱植物以及如何栽植养护管理的问题。文章在借鉴一些成功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四号路绿化项目设计和施工的实际经验,详细阐述了四号路的立地条件以及排盐技术措施,以期与业内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7.
基于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1961—2017年气象资料、对应的产量资料以及地理信息资料,采用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推荐的逐步订正法来计算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分析了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以期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为进一步挖掘玉米生产潜力、提高玉米的现实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寒地玉米生产热量利用效率潜力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1961~2017年逐日气象资料及玉米生育期和产量资料,运用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寒地玉米生产热量利用效率潜力时空演变特征及与实际热量利用率差异。结果表明,1961~2017年玉米生长期内热量利用效率潜力总体呈现微弱减少态势,且依次存在29年、10年、6年周期变化,1961~1986年为上升阶段,1987~2017年为下降阶段。玉米生产热量利用效率潜力低值中心位于伊春附近,为闭合区域;高值区域不闭合,大致位置靠近齐齐哈尔—绥化—哈尔滨一线,向西南部递减幅度较大。玉米生产热量利用效率潜力,齐齐哈尔及绥化、大庆和哈尔滨北部地区挖掘潜力较大。不同的玉米种植区域,可采取适合品种、地膜覆盖和移栽种植方式及施肥促早熟措施提高玉米生长期内热量利用效率潜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查阅相关资料和现场考察的基础上,对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在地域文化、植物配置、节点景观设计等方面的特色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的方向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成渝高速公路经济带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渝高速公路经济带是川渝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随着未来成渝高速公路对货运的重视,经济带内的产业布局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成渝高速公路经济带内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交通经济带发展的特征,对其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