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HPLC方法测定“红圆”芜菁(HY)和“白玉”芜菁(BY)肉质根和叶片中芥子油苷(GS)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芜菁以及同一品种不同部位中芥子油苷(简称GS)含量差别较大.在“红圆”芜菁肉质根中检测出11种GS,在其叶片中检测出9种GS;“红圆”根中主要为苯乙基GS和2-羟基-3-丁烯基GS,分别占总硫苷的37.2%和20.9%,根中总GS含量是叶中的2.1倍.在“白玉”芜菁肉质根中检测出9种GS,主要GS种类为3-丁烯基GS和苯乙基GS,分别占总GS的65.6%和23.4%;在“白玉”芜菁叶片中含8种GS,不合有苯乙基GS,“白玉”叶中GS总量是根中含量的1.2倍.  相似文献   
2.
核黄素是维持人和动物机体正常物质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一般动物体本身不能合成核黄素,要靠从食物中摄取。而大多数植物性饲料中缺少核黄素,要维持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必须在饲料中补充一定量的核黄素。比如在肉鸡不同生长期间,一般要在配合料中添加3mg/kg~8mg/kg含量为96%的VB_2,来维持其正常的生长。我国核黄素的产量很低。VB_2的生产方法为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化学合成法,反应工艺长,成本高,收率低,不能满足医药工业的需要,更谈不上用于饲料了。为了降低饲料用VB_2的成本,我们用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3.
4.
5.
玉米/大豆间作具有一定的养分利用优势,但是不同供氮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的调控作用不同。本试验采用田间裂区设计,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模拟了4个氮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作物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动态符合Logistic模型,相关系数R2均在0.9以上。在N0(不施氮肥)、N1(180 kg·hm-2)、N2(240 kg·hm-2)和N3(300 kg·hm-2)供氮水平时,间作玉米最大生长速率(Imax-B)分别比单作提高34.2%、46.7%、25.9%和25.1%,而相应的供氮水平下,大豆的Imax-B分别降低27.7%、30.3%、16.5%和23.7%,但整个间作系统的Imax-B平均增加32.1%;玉米和大豆干物质的其他模拟参数与Imax-B规律一致。氮素吸收动态与干物质积累表现出同步的变化特点,在N1水平下,单位面积间作玉米的氮素最大吸收量(K-N)、最大吸收速率(Imax-N)和瞬时吸收速率(r-N)比相应单作分别提高18.4%、48.9%和25.8%,而间作大豆的K-NImax-Nr-N值比单作处理分别降低15.9%、29.9%和16.69%,整个间作系统氮素分别提高0.4%、13.7%和7.8%;施氮水平对大豆r-N无显著性影响。间作显著地提高了氮素当量比(LERN>1),其中N0水平下LERN值最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LERN有下降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N2供氮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吸收量最高,间作优势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兰西县露地番茄面积有所扩大,因此在露地番茄栽培中生理病害发生较多,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直接影响到果实的商品性、可食性和经济效益,正确诊断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于调节和矫正,对番茄高效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在不同的供氮水平下,接种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大豆/玉米混作体系氮素吸收的影响。研究表明,双接种SH212和菌根G.m显著提高了大豆和玉米的生物量,在不施氮的情况下,双接种SH212和菌根G.m使大豆和玉米的总生物量比对照增加了37.3%;且就平均而言,双接种真菌和根瘤菌显著提高了大豆的根瘤数;在施氮和不施氮的情况下,双接种SH212和菌根G.m的大豆和玉米混作体系中总的吸氮量分别比不接种处理高65.4%和41.5%。因此,表明在合理的施氮水平下,双接种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大豆/玉米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本次试验为通过微生物作用提高混作体系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进一步发挥间套作在可持续农业中的作用提供新的科学恩路。  相似文献   
8.
玉米/鹰嘴豆间作对有机磷利用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玉米与鹰嘴豆根系不同分隔方式的土培方法,研究了玉米/鹰嘴豆间作种间对有机磷(植酸钠)利用差异。结果表明,鹰嘴豆利用有机磷的能力强于玉米;供应有机磷时,由于鹰嘴豆促进玉米对有机磷的吸收,与鹰嘴豆根系不分隔(间作)玉米的生物量显著高于两者根系完全分隔(单作)处理;两作物根系间隔尼龙网(30μm)和不分隔处理玉米的吸磷量和地上部磷浓度分别比两作物根系完全分隔增加118.0%,43.7%,28.1%,10.2%;缺磷和施有机磷使作物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但鹰嘴豆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玉米,在促进与其间作的玉米吸收有机磷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项研究旨在测定用宇佐美曲霉(Aspeugilususami)发酵大豆粉对家禽磷的利用率的影响。30只1周龄的白来航公鸡分成三组饲喂4周。第一组日粮添加大豆粉(SBM组);第二组日粮添加发酵大豆粉+无机磷(SBM+P组);第三组日粮添加发酵大豆粉(FSBM组)。三组鸡饲喂结束后,称重并屠宰采集股骨。分析结果表明,SBM+P组及FS-BM组的日增重及股骨干重、灰分、钙、磷含量和骨密度均比SBM组有显著提高。SBM+P组与FSBM组的这些指标无明显差异。证明发酵大豆粉改进了磷的吸收利用率,因此在鸡日粮中用发酵大豆粉替代一般大豆粉不需要再添加无机磷。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