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抗旱性不同的二个玉米品种('郑单958'和'户单四号')为材料,采用防雨池栽的方式控制土壤水分,研究扬花期干旱-复水对玉米冠层结构、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扬花期干旱-复水后二个玉米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和株高均出现补偿效应,'郑单958'补偿效应优于'户单四号';'郑单958,的群体透光系数在干旱-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河北省玉米产量变化的规律,明确今后育种工作的目标和前景,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依据1980-2003年河北省审定的玉米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建立预测模型为:^X(k+1)^(1)=324 818.583 945e^0.018524-318 652.083 945。并在生产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据此模型对河北省玉米生产进行规划性预测,为生产的规划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预测结果表明,在挖掘耕地资源和非耕地资源的生产潜力,提高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的情况下,河北省的玉米产量将在2030年有可能达到15 052.6 kg/hm^2。  相似文献   
3.
主要作物新品种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北方干旱缺水,水资源日趋匮乏的特点,研究了农作物高产品种抗旱性鉴定方法、评价指标,编制了我国第一个有关农作物品种抗旱性鉴定的地方标准,完善了农作物品种的育种程序。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在参加区域试验的同时进行抗旱性鉴定试验。抗旱指数成为我国小麦和旱稻等作物的抗旱性鉴定指标和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冬小麦杂种后代灌浆速度遗传规律,我们从三个角度,十五种双亲灌速组合类型,分析了灌浆速度的遗传特点和遗传参数、不同双亲灌速组合类型对后代灌速的影响及其亲子关系密切程度;同时还对灌速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灌速为数量性状、不完全显性,呈现细胞核遗传和明显的“倾快”现象.后代灌速受双亲灌速共同作用,其中快亲起主导作用,慢亲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双亲差异愈小,亲子关系愈密切;其中双亲灌速平均值与后代的关系皆比母与子、父与子密切:而父与子较母与子关系密切.灌速遗传力较高,在早代进行个体定向选择,可望获得较好的选择效果.欲提高灌速,要注重千粒重、功能叶面积、株粒重的选择,同时兼顾灌浆时间、株穗数、株粒数的选择,使其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综合分析,以双亲灌速快,且灌速差异中等偏小,快速亲本作父本的组配形式为最好.  相似文献   
5.
在干旱缺水地区选育抗旱丰产新品种的途径是;在较高群体基础上,通过提高千粒重,增加穗粒重;围绕育种目标选择抗旱,丰产性突出的材料作亲本;早期世代采用水旱一体种植,两种生境条件下的交替选拔。  相似文献   
6.
依据Griffing方法配制种植不同类型的复合双列杂交组合,分别设水、旱二种水分条件。在不同生育时期测定株高、株穗数、株粒重、穗粒数、黄叶片数、SOD、POD、MDA等农艺、生理生化性状,研究不同组合类型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力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及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可采用抗旱指数(DRI)作为评价小麦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指标。旱地株粒重、旱地穗下节长、旱地黄叶片、籽粒饱满度、落黄、旱地成穗数、旱地株高等7个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与抗旱性关系密切且遗传力较强,可作为高产种质杂种后代的早期抗旱性鉴定指标。SOD活性和MDA含量由于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可以在杂种后代早期世代进行选择,OA能力和POD活性广义遗传力较高但狭义遗传力低,适宜在杂种后代的晚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7.
8.
采用Griffing方法Ⅰ,分析了不同双亲抗旱性组合类型对后代抗旱性的影响及其亲本间抗旱性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同时对抗旱性主要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抗旱性是数量性状,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较低的狭义遗传力以及超显性遗传特点,存在明显的核质互作效应。其抗旱性遗传背景是由加性基因、非加性基因和细胞核基因共同构成;基因的加性效应对后代抗旱性的影响因亲本和组合而异;抗旱性遗传基因的表达,不仅取决于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而且还受正反交效应的影响。高产种质杂种后代的抗旱性状宜在较高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
对田间不同水分条件种植下的不同抗旱类型小麦品种开花期旗叶的光合速率与抗旱性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在正常水分处理条件下,开花期兴合速率(Pn)无明显判别,而在旱处理条件下,开花期光合速率差别很大,幅度在7-23umol.m^-2.s^-1。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晋麦33,河农859在开花期保持较强的光合速率,有利于其适应旱胁迫;冀麦3235,中麦9号开花期兴合速率受到很大抑制,可能是使其抗旱系数(DRC)和抗旱指数(DRI)较小并使其抗旱性较差的因素之一,昌乐5号,温麦6号虽然在开花期强的光合速率,但其DRC和DRI都很低, 简明开花期的光合速率对其影响并不大,其抗旱性差可能是开花期后生理代谢过程受到影响的结果,不同的小麦种质资源在不同的生育阶段不同的抗旱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河北省棉花产量变化的规律,明确今后育种工作的目标和前景,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依据1980~2003年河北省审定的棉花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建立预测模型为:^X(1)(k 1)=38965.718385e0.024221-37990.718385。并在生产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据此模型对河北省棉花生产进行规划性预测,为生产的规划与决策提供科学信息。明确棉花育种的总体目标是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保持适纺中支纱品种选育的优势,重视发展目前市场短缺的长绒和中短绒陆地棉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