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板栗新品种‘燕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秋’是在河北省青龙县板栗实生资源调查中选出的优良新品种。具有耐短截、丰产、优质等优良特性。9月上旬成熟。坚果整齐度高,单果质量8.3 g,红褐色,油亮,绒毛稀疏,底座中;果肉乳黄色,炒食香、甜、糯俱佳,适宜糖炒。单株产量达8.1 kg,折合产量4 028.3 kg·hm~(-2)。适宜在燕山板栗主栽区的山地、丘陵栽培。授粉树配置以‘燕山早丰’、‘燕龙’、‘燕奎’为宜。  相似文献   
2.
燕山板栗种质资源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燕山板栗的遗传多样性,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对44份板栗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距离进行分析,其中36份原产燕山地区的种质中有18份为野生种质和18份为栽培品种,另外8份为原产山东的品种.共检测了384个AFLP位点,有217个是多态性位点,占56.5%,这表明了所检测的板栗材料中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多样性.用NT.SYS软件对44份板栗种质进行聚类分析.所有材料聚成4个类群,其中燕山地区原产的板栗材料被聚为3个类群,山东起源的被聚类为1个独立的类群.在所分析的44份材料中,遗传距离在0.0292和0.2214之间.燕山板栗和外来板栗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研究结果与本实验室用RAPD技术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结果对这些板栗材料在育种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板栗新品种‘燕龙’是1996年通过实生选种选育而成的,其寡雄,高产,个大,色好,质优,可短截,适于密植,2005年通过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2006年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浓度梨根发浸渍梨苗根系12小时,可使栽植的梨树半成苗物候期提前1~4天,苗木前期的新梢生长量增加18.7%~79.2%,新根的发生量增加5~10倍,且可控制生根极性,抑制萌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利用数码相机测定板栗果实褐变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测定板栗果实褐变程度的新方法,可快速测定板栗等果实的表面褐变程度.其原理是利用数码相机拍照获取板栗褐变果实的图像,利用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板栗果实的亮度值,进而揭示果实的褐变程度及其褐变规律.  相似文献   
6.
将秋子梨与鸭梨在相同自然冷室条件下,进行了对比贮藏研究。无论在贮前还是贮后,秋子梨的可溶性固形物总是高于鸭梨。且随贮藏期的延长而增加,以果实硬度、呼吸强度和失重率等指标考察了秋子梨的耐藏性,结果表明秋子梨优于鸭梨。  相似文献   
7.
燕山板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燕山板栗的遗传多样性,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技术对36份燕山板栗种质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燕山板栗的遗传丰富度,并对包括36个燕山板栗品种和8份外来板栗品种在内的44份板栗种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RAPD能有效地区分品种间的差异,用16个随机引物经PCR扩增共得到132个片段,其中有83个多态性片段,占62.9%;不同遗传位点之间遗传多样度最大可达0.444,最小值为0.096,平均多样度为0.187;UPGMA法聚类,将44份板栗种质聚成4个大的类群,36份燕山板栗可分为3个大的类群,外来种质聚为一类。燕山板栗明显不同于外来品种。在RAPD图谱中,找到了19个品种(类型)的特异性标记和标记组合,可作为品种(类型)分子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赤霞珠葡萄主要品质指标形成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昌黎县酿酒葡萄赤霞珠栽培示范区,对赤霞珠葡萄主要品质指标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测定分析了赤霞珠葡萄成熟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果皮中单宁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在赤霞珠葡萄着色后,每隔3d取样测定其浆果品质,结果表明:赤霞珠浆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采收延迟不断上升,且在10月12~15日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21.9%~22.5%);色素含量随着采样期的延迟呈阶段性上升趋势,在10月9日达最高峰(6.25单位/g);维生素C含量呈"低—高—低"的倒"V"字的变化趋势,9月27日达到峰值,以后又逐渐降低;出汁率在9月21日最高,到9月27日迅速下降,10月3日以后变化比较平稳,但均在80%以上;单宁含量在9月21日至10月30日波动较大,从9月30日至10月6日的变化比较平稳,呈稳定的上升趋势。在河北省昌黎地区,赤霞珠葡萄的最适采收期为10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10.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燕山安梨特殊资源的调查收集与品种选育工作,已经选育出一批优良株系。其中‘燕安2’(原名‘玉田2号’)品种的鲜食性状优良。该项研究于1999年通过鉴定,2000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