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3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针对W axy基因第四外显子和第五外显子的3个功能位点开发了新的AS-PCR标记,完善了W axy基因的分子标记体系,为更精确的鉴定和筛选目标W axy等位基因提供了工具。直链淀粉含量测定和AS-PCR分析结果显示,云南传统水稻品种具有极为丰富的W axy基因多样性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异,308个传统品种中共检测到65种不同的W axy单倍型,直链淀粉含量变幅为0~48%。In1、E6、E10和E4op/hp这4个位点的碱基频率在四大稻区间存在显著差异,E2位点和In1位点的碱基频率在不同民族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不同稻作区、不同民族对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和W axy基因有着多样化的选择。同时民族混居地区E2和In1位点的碱基频率不同于其相应的民族独居地区,说明不同民族混居也会产生对W axy基因不同的选择并增加W axy基因的多样性。多样化的选择和民族混居是云南传统水稻品种W axy基因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重要机制。在云南四大稻作区中,南部边缘水陆稻区的W axy单倍型最为丰富,共检测到50种单倍型,占总数的77%,这一区域应被设为云南传统稻种资源的保护优先区和核心区。  相似文献   
2.
四川辣椒炭疽病菌鉴定及育种材料抗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西充县发现1种严重危害辣椒果实的辣椒炭疽病,造成部分田块绝收.田间调查发现,此病菌既能危害未熟果也能危害红熟果,但未危害叶片或茎干.在果实上病斑圆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在实验室PS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边缘整齐,粉红色或橙色,无孢子堆,无菌核,分生孢子盘无刚毛.分生孢子单生,梭形,大小11.703 ~13.657 μm×3.074~4.773μm,附着胞圆形或长椭圆形,褐色,大小为3.985 ~6.633 μm×3.954 ~6.170μm.菌株rDNA ITS的PCR产物经测序后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此菌株的ITS序列与尖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acutatum(有性阶段为尖孢小丛壳Glomerella acutata)的相似性达99%,结合培养性状的观察及rDNA ITS序列分析,确定其为尖孢刺盘孢(C.acutatum),是四川省内首次报道C.acutatum危害辣椒果实的.以该菌为菌源,对60份辣椒材料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所有的材料中仅有4份抗病,14份耐病,剩余的均是感病材料,未发现高抗和免疫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IDD家族IDD4基因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抵抗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侵染过程中的作用,通过统计病情指数检测拟南芥野生型(wild type,WT)植株、过表达植株IDD4-OE和缺失突变体idd4植株感染灰葡萄孢菌情况,利用组织染色检测叶片细胞死亡和H2O2的积累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PT-PCR,qRT-PCR)技术分析灰葡萄孢菌肌动蛋白基因Bc. ACTIN在3种植株叶片中的表达情况,并施加0.1 mmol/L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后测定IDD4-OE植株的病情指数。结果显示,不同株系对灰葡萄孢菌的抗性由高到低依次为idd4>WT>IDD4-OE,IDD4-OE植株中病原菌感染部位的寄主细胞死亡程度比idd4植株严重。染色结果表明,病原菌侵染拟南芥后4 h,接种部位已有H2O2积累。qRT-PCR反应结果显示,Bc. ACTINIDD4-OE中比在idd4植株中的表达水平更高,表明灰葡萄孢菌在IDD4-OE植株中的繁殖速率更快。对IDD4-OE植株外源施加SA后,其病情指数、Bc. ACTIN表达量与WT植株间均无显著差异,说明SA能将感病植株的抗性提高至WT植株的水平,表明IDD4作为负调控因子参与了拟南芥对灰葡萄孢菌的抗性调控,SA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水稻GA20ox-2基因mRNA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功建立了一项基于TaqMan 实时荧光定量的RT-PCR技术,定量分析水稻半矮化关键基因之一GA20ox-2转录水平.该技术体系中重组质粒标准品的制备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质粒标准品对基因GA20ox-2表达的实时定量准确、可靠、便捷.标准曲线表明,所建立的GA20ox-2基因m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达102拷贝;线性范围广,可达102~107拷贝;扩增效率高(E=100.3%);稳定性、重复性好,可靠性高,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仅分别为0.12%~0.31%和0.21%~0.34%;循环阈值与PCR 体系中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可对GA20ox-2基因表达进行准确实时定量.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马铃薯癌肿病发生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癌肿病是马铃薯生产的毁灭性病害 ,1 895年首先在匈牙利报道发生此病 ,随后扩展蔓延到欧洲北部、中部的许多国家 ,1 91 2年传入北美洲 ,以后在南美、印度、新西兰等国相继发生 ,现已遍布世界 6大洲约 5 0余个国家 ,并且已被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 30余个国家列为禁止传入的检疫性病害。我国于 1 975年在云南省昭通地区永善县马楠公社坪厂大队首次发现该病 ,1 979年四川、云南首次报道了该病的发生 ,1 987年贵州又相继做了报道。马铃薯癌肿病在我国分布于云、贵、川 3省的部分地区 ,如四川的凉山州、甘孜州、雅安地区( 1 7个县 ) ,贵州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烟草苗期病害的组成相和病害发生发展情况,提出了烟草病害配方施药,研制了配方烟草多效杀菌剂(A型、苗期专用),并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苗床小区试验和同田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7.
 香荚兰根腐病是影响香荚兰生产的一个制约因素,其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和茄类镰刀菌。试验应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对引起香荚兰根腐病致病性不同的12个菌株(其中尖镰孢9株,茄镰孢3株)进行酯酶同工酶谱分析。结果发现酯酶同工酶的活性区主要集中在中间带区和快带区。对12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带的Rf值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发现在相似性0.71的水平上,能将尖孢镰刀菌和茄类镰刀菌区分;在相似性0.86的水平上,能将用传统的致病性鉴定方法鉴定出的强、中、弱致病菌株及非致病菌株分开。试验的目的在于寻找与致病性/非致病性相关的同工酶标记。  相似文献   
8.
利用Rep-PCR分子指纹对2003~2004年采自贵州7个地区22个县(市)的200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在83%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菌株被划分为87个单元型,17个宗谱。从稻瘟病菌遗传宗谱的组成与分布来看,时空特性表现较为明显。在空间上,各地区既有相同的优势单元型和优势宗谱,又有自己的特异性单元型与宗谱,且各地区病菌群体遗传结构与该地区的水稻品种布局相关;在时间上,不同年度的稻瘟病菌在遗传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亲缘关系,各年度的特异性宗谱因当年水稻品种的类型而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陆稻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抗性表现,利用云南省4个稻瘟病菌优势小种对30个云南陆稻品种进行抗稻瘟病鉴定,并对其进行抗旱性评价及SSR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抗病能力中等以上品种占所检测品种的60%,抗旱能力中等以上品种占所有供试品种的66.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97 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0.077 8;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品种的抗瘟性与抗旱性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且在面临不同逆境胁迫时具有相近的抗性表现,使得育种过程中培育兼具较好抗瘟、抗旱能力的栽培稻新品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究水稻多基因型种群品种在不同生态稻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为多基因型种群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选用参试品种‘尤群6号’、‘南八糯’和对照品种‘红优7号’开展田间试验,通过抗病性、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尤群6号’(0.40~0.95 kg/m2)和‘南八糯’(0.81~1.04 kg/m2)在4个稻区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尤群6号在文山地区表现除外);田间发病总体较轻,个别品种在局部试验点表现有差异,‘尤群6号’在文山稻瘟病发生 (DI=48.66)和粳稻区楚雄稻曲病发生相对较重,仍需继续种植综合观察;品种生育期随试验点海拔的升高而缩短,株高随月平均气温升高而增高,品种内株高变异系数介于1.97~6.13之间。研究表明参试品种在籼粳混栽区红河表现最佳,籼稻区德宏表现较好,在文山、楚雄田间表现有待继续评价;总体上,表现出较好适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