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目前我国深根茎类作物挖掘机械中没有成熟的产品以及产品设计方法较为传统、落后的现状,运用一种解决发明问题的新型创新理论-TRIZ理论中的40个发明原理、39对矛盾矩阵及诸多相关理论,对深根茎类作物挖掘装置中的关键部件-挖掘铲的多种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最终得出较为理想的设计方案.采用该方案设计的挖掘铲在挖掘过程中可以实现不壅土,并能顺利地切断根茎,能使作物的根茎与土块、石块在挖掘铲上上升过程中高效地分离,且能实现减少根茎损伤的目标,从而达到降低挖掘阻力的目的.最后,运用Pro/E软件将最终设计的挖掘铲在计算机中进行虚拟仿真,并对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挖掘铲的设计方案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2.
nsdA (Negative regulator of Streptomyces differentiation)基因是天蓝色链霉菌中发现的与抗生素合成相关的负调控基因.根据天蓝色链霉菌 A3(2)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玫瑰黄链霉菌 Men-myco-93-63 菌株中的该基因,经测序和序列分析表明,由保守序列引物nsdA-2R和nsdA-2L克隆到的Men-myco-93-63 菌株中的该基因 800 bp片段与已知nsdA基因核苷酸保守区域序列同源性达到99%,由全长序列扩增引物nsdA WZ-R和nsdA WZ-L克隆到的该基因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 369 个氨基酸,与变铅青链霉菌和天蓝色链霉菌A3(2)中的nsdA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到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9%.该全长基因命名为nsdA_(mgh),其在玫瑰黄链霉菌 Men-myco-93-63 中的发现为阻断该负调控基因以期获得抗生素高产工程菌株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防链霉菌Men-myco-93-63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是分离自马铃薯疮痂病自然衰退土壤中的一株拮抗菌。该菌株及其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瓜类白粉病菌等多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有良好的生防应用潜力。分别以基因整合型质粒pSET152和基因破坏型质粒pKC1139为出发质粒,ET12567(PUZ8002, pSET152/ pKC1139 ) 为供体,Men-myco-93-63孢子和菌丝体为受体,选取MS、PDA、TSB琼脂培养基、燕麦培养基为不同的培养基进行接合转移试验。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为接合转移的最适培养基,经验证,已成功地将质粒pSET152/ pKC1139转入到了Men-myco-93-63 中。以孢子为受体时,孢子预萌发条件为50℃热激10 min,.37℃温育2.5 h,转化效率是10-7~10-6。以菌丝体为受体时,转化效率是10-7~10-6,但菌丝培养过程中容易出现污染。另外,抗生素的覆盖时间对接合转移效率的影响较明显,16-18 h覆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玫瑰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flavus)Men-myco-93-63是分离自马铃薯疮痂病(S.scabies)自然衰退土壤中的一株拮抗菌.该菌株及其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瓜类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ziginea Poll.)等多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有良好的生防应用潜力.为了对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中一些功能基因进行研究,得到高产抗生素的工程菌株,首先应对该菌的遗传转化条件进行优化.作者分别以基因整合型质粒pSET152和基因破坏型质pKC1139为出发质粒,ET12567(PUZ8002,pSET152/pKC1139)为供体,Men-myco-93-63孢子和菌丝体为受体,选取MS、PDA、TSB琼脂培养基、燕麦培养基为不同的培养基进行接合转移试验.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为接合转移的最适培养基,经验证,已成功地将质粒pSET152/pKC1139转入到了Men-myco-93-63中.以孢子为受体时,孢子预萌发条件为50℃热激10 min,37℃温育2.5 h,转化效率是10-7~10-6.以菌丝体为受体时,转化效率是10-7~10-6,但菌丝培养过程中容易出现污染.另外,抗生素的覆盖时间对接合转移效率的影响较明显,16~18 h覆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应用PCR扩增到得到玫瑰黄链霉菌S. roseoflavus的几丁质酶基因的整个催化域,将其与包含信号肽区、纤维素结合区、几丁质结合区三个结构功能域的S. lividans chiC基因片段相连接,插入pET23b (+)质粒上,构建成表达载体,用来转化大肠杆菌JM109(DE3),转化子在几丁质酶培养基上表现活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近几年生物防治分子水平的研究也发展很快,在植物抗性基因和病原菌无毒基因的鉴定与分离、真菌酶抑制剂、抗真菌蛋白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抗真菌蛋白方面, 报道最多的是几丁质酶,它催化几丁质的水解,从而破坏植物病原真菌细胞壁的主要组分。链霉菌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抗生素和几丁质酶生产菌,能分泌多种胞外酶,如纤维素酶、几丁质酶和木聚糖酶等,以分解和利用土壤环境中的多种有机质。本试验建立的PCR分子检测方法,可以从土壤细菌中直接筛选产生几丁质酶的链霉菌菌株,发掘几丁质酶资源。在此基础上克隆了一株链霉菌菌株的几丁质酶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  相似文献   
7.
为从源头控制真菌毒素污染,本实验开展了玉米黄曲霉毒素污染拮抗微生物高通量筛选及生物防治研究。从江苏、山东、山西和河南等主产区的健康玉米籽粒内分离到1 055株木霉菌,其中,10株木霉菌拮抗带宽超过8 mm,抑制率为36.5%~90.0%。活体实验发现,7株木霉对黄曲霉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44.2%~87.0%,对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抑毒率为40.5%~85.0%。试验菌株中,HNA12、T40-3和T85-5对黄曲霉菌的防治效果最高,分别达到87.0%、68.8%和64.5%,HNA12、T21-1和T40-3抑毒率最强,分别达到85.0%、75.2%和68.5%。田间试验显示,菌株HNA12的促生率及抑毒率最高,分别达到10.5%及90.5%,生防潜力巨大。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菌株HNA12被鉴定为哈茨木霉。拮抗机制实验证明,菌株HNA12发酵产物及其蛋白提取物对黄曲霉菌生长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可以作为微生物制剂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南湾水库防洪调度自动化系统开发建设及使用情况的介绍,阐述了水库防洪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结构配置、主要功能,并对该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近等基因系TcLr35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cDNA—AFLP技术结合了RT-PCR和AFLP技术,用于分析植物mRNA的表达差异。该技术保留了AFLP技术的可靠性与高效性,可广泛地应用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基因分离与表达特性的研究。小麦叶锈病是世界上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提高品种抗病性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在目前已发现的近90个抗叶锈基因中,有56个基因已被正式定名,其中有9个成株抗性基因和慢锈性基因,即Lr12、Lr13、Lr22a、Lr22b、Lr34、Lr35、Lr37、Lr48和Lr49。Lr35基因来源于拟斯卑尔托山羊草(Aegilops speltoides),该基因位于2B染色体上,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成株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0.
玫瑰黄链霉菌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拼接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PCR扩增克隆到玫瑰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flavus)的几丁质酶基因chiC的整个催化域部分,将其与包含信号肽区、纤维素结合区、几丁质结合区三个结构功能域的链霉菌(S.lividans)chiC基因片段相连接,插入pET23b( )质粒上,构建表达载体pLCH,用来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JM109(DE3),转化子进行破壁之后在胶体几丁质酶培养基上表现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