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3种苹果潜隐性病毒一步多重RT-PCR检测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更为快速准确的苹果潜隐性病毒检测方法,以携带苹果茎沟病毒(ASG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和苹果茎痘病毒(ASPV)的田间苹果成龄树为试材,设计合成了扩增目的片段为273 bp(ASGV)、358bp(ACLSV)和432 bp(ASPV)的3对特异性引物,并对影响RT-PCR体系的主要参数进行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建立的一步多重RT-PCR体系可以实现对3种主要潜隐性病毒的特异性检测;通过对田间多个样品的检测验证,表明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都很高,并缩短了单个样品的检测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利用试剂盒快速检测苹果锈果类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简化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 skin scar viroid, ASSVd)的常规RT-PCR检测步骤,找到更为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本研究以感染ASSVd的田间苹果枝条为试验材料,根据基因库中ASSVd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选用国产试剂盒,对RT-PCR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总RNA和反转录产物的用量分别为37.4~74.8 ng、1.0~3.0 μL,退火温度为63.8℃,可以获得良好的两步RT-PCR扩增;而总RNA用量为3.74~7.48 ng、退火温度在50.1~62.6℃范围内时,一步RT-PCR的扩增效果较好。采用优化的RT-PCR检测体系对山东采集的样品进行检测,2种检测体系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本研究建立的两步和一步RT-PCR优化体系为ASSVd的批量快速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两步多重RT-PCR快速检测苹果潜隐性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建立检测3种苹果潜隐性病毒更为快速准确的方法,【方法】以携带苹果茎沟病毒(ASG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和苹果茎痘病毒(ASPV)的成龄苹果树韧皮部为试材,根据基因库中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pitting virus,ASPV)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分别与合成的苹果茎沟病毒(ASGV)引物和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的引物组合配伍,筛选出最佳的引物对组合。对cDNA的合成所用引物和总RNA模板进行遴选和量化,对PCR过程中cDNA的用量、引物对的终浓度、退火温度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反转录引物为Oligo(dT)18、总RNA 0.1~3.0μL时,可以得到较好的cDNA;ASPV-FR与ASGV-Pch、ACLSV-Pch引物组合优于ASPV-Pch,并且筛选出4组最佳的终浓度处理组合;cDNA用量为2.0~4.0μL、退火温度为50.0~52.9℃、循环数为35时,扩增效果较好。采用优化的多重RT-PCR体系对采自陕西和山东两省的样品进行检测,并用3种病毒的单重RT-PCR体系进行验证。【结论】结果呈现高度一致性,充分印证了该多重RT-PCR体系的准确性,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苹果锈果类病毒在八棱海棠果实和种子中的分布特征、种传率以及药剂脱除效果,以带毒母株上的八棱海棠果实和种子为试材,运用RT-PCR技术分析了八棱海棠果实不同部位锈果类病毒的带毒率、实生后代的带毒情况以及氢氧化钠脱除病毒的效果。结果表明,八棱海棠果皮、果肉、种子以及种胚均不同程度携带苹果锈果类病毒,其带毒率分别为96.0%、96.0%、52.0%和4.0%;该病毒可经种子传递给后代,种传率为12.1%;经2%氢氧化钠溶液浸种10、15、20 min,种子的病毒检出率均为0,但后代实生苗的带毒率分别为2.5%、1.3%和0。表明苹果锈果类病毒可侵染种子不同部位并经种子传递给后代,氢氧化钠浸种是脱除该病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不同时期涂抹KT-30乳液对苹果幼树发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 a生矮化中间砧"红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从萌芽前到7月份,对中心干延长枝剪口以下30~60 cm缺枝部位涂抹100 mg/kg KT-30乳液,研究不同时期涂抹KT-30乳液对促进苹果幼树芽体萌发及定位发枝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上旬、4月下旬、5、6与7月中心干延长枝剪口以下30~60 cm部位对照萌芽率分别平均为43.7%、6.07%、0%、0%与10.75%。涂抹KT-30乳液后,第7~10天芽体萌发,从萌芽前4月5日到生长季7月5日,各处理芽的平均萌芽率均大于80%,其中5月25日处理后萌芽率最高,为100%,与其它处理时期的差异极显著。4与7月处理的芽体成枝力低,多抽生为短枝,其中7月25日处理后成枝力最低,为0%,极显著小于其它处理时期的,并且抽生枝条成熟度较差。5月25日与6月10日处理的芽体成枝力高,分别为66.0%与57.6%,超长枝长度平均为66.7与91.1cm,枝条生长健壮,成熟度好。随处理时期的延后,枝干比呈现减小趋势,4、5、6与7月分别平均为0.43、0.40、0.38与0.2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