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园艺   2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红苋菜冬春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江省富阳市春江街道二联村的菜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乍产中形成了一套红苋菜大棚高产甲熟栽培技术,采用大棚、遮阳网、电加温等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夜间低温问题:采取重施有机肥,少施化肥来提高品质、这样.可使红苋菜于春节前后供应市场,上市期比常规(4月)提早2个月每亩产量达到2000公斤,许且具台明显的价格优势,经济效益显著.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食用香椿是一种多年生高档蔬菜,为我国传统的上等菜肴,食用器官为木本香椿树萌发的嫩芽,即新生茎叶的综合体,俗称椿芽、香椿头。香椿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C等,具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消炎杀虫之功效。我市于2000年开始引进试种太和红油椿,发展良好,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四年来摸索出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林生姜是余杭的一大知名特产,以辣味香浓、质地致密、纤维细小、久煮不烂等特点而著称。其主栽品种小林红爪姜与山东大姜相比,采用传统方法种植其产量产值较低,通过加大栽培密度,多次采收,可提高经济效益,667m2产值可  相似文献   
4.
茭白配方专用肥肥效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与常规施肥比较,研究茭白配方专用肥对茭白生物学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茭白商品性有明显改善,粗脂肪、维生素C、总糖、氨基酸等品质指标增幅达到极显著水平,并可实现增产增效21.96%,节约肥料成本6.53%,利润提高25.98%。在配方专用肥的基础上增施氮肥,不能提高茭白产量,且肥料成本增加,种植效益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红苋菜,囚营养丰富,色泽美观,口味纯正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浙江省富阳市春江街道二联村的菜农,根据冬春蔬菜淡季的特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生产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大棚红苋菜高产早熟栽培技术。采用大棚、遮阳网、电加温等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夜间低温问题:采取重施有机肥,少施化肥,来提高品质。这样,可使红苋菜于春节前后供应市场,上市期比常规(4月)提早2个月。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双季茭白(秋茭)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用不同生育期不同灌溉水位相结合的4种灌溉处理方式,即处理Ⅰ:分蘖前中期、分蘖后期、孕茭期和采收期的水位分别为4~5,1~2,8~9和1~2 cm;处理Ⅱ:4~5,4~5,14~15和4~5 cm;处理Ⅲ:8~9,4~5,14~15和4~5 cm;处理Ⅳ(对照):14~15,8~9,19~20和8~9 cm,比较研究了这4种灌溉方式对双季茭白(秋茭)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Ⅰ,Ⅱ和Ⅲ的株高明显低于处理Ⅳ,分蘖数则明显多于处理Ⅳ,前3个处理间的株高、分蘖数差异不显著。4个处理间的壳茭重、净茭重差异不显著,但3个节水灌溉处理的净茭长度和宽度明显较大。处理Ⅱ和Ⅲ的产量比处理Ⅳ分别增加0.79%和3.87%,处理Ⅰ的产量略低于处理Ⅳ。本研究表明,与传统灌溉方式(处理Ⅳ)相比,在茭白植株分蘖期、孕茭期和采收期分别减少30%~50%的灌溉水量,可以明显降低茭白植株的株高,增加分蘖数与茭白产量。据此,提出的双季茭白(秋茭)节水灌溉技术是可行的,并可节水30%~50%。  相似文献   
7.
富阳芦笋自1986年引种,现有面积866.7公顷,年产值8000万元,为“中国绿芦笋之9”。由于芦笋栽培品种多为F2代种,而F1种子价格高,且国内现有品种少,品质、产量一般等原因,2003年我们选送的四个品种50克芦笋种子搭载中国第18颗科学与技术卫星,在太空邀游18天,经二年的精心培育,现初步发现优良变异株,有待下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不同有机物投入对新垦耕地红壤肥力及蔬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有机物对新垦山地土壤的培肥效果,为开展新垦耕地后续培肥管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新垦山地红壤地,以3种不同有机物投入为因素,以空白为对照,在一年三熟蔬菜种植模式下,经连续3年小区试验,比较其对新垦耕地红壤肥力及蔬菜生长的影响。[结果]在3种有机物中,商品有机肥无论是在土壤培肥方面还是在蔬菜作物生产方面,均能体现出最佳效果。[结论]商品有机肥可作为新垦红壤地区施用的外源有机物之一予以推荐。而食用菌废渣的效果次之,可作为替代物品,水稻秸秆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崇茭1号原名杭州冬茭,是2005年以当地主栽品种梭子茭中发现的较耐寒变异株系为原始材料,经辐照处理和系统选育而成的茭白新品种。2012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崇茭1号夏茭采收期比梭子茭时间略长;秋茭表现出较强的耐低温能力,采收结束期较梭子茭平均迟32 d;夏茭产量约46725 t·hm-2,秋茭产量约24315 t·hm-2,分别比对照梭子茭增产149%和450%。  相似文献   
10.
鲜食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鲜食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沪宁95-1和引豆9701毛豆生长势旺盛,早熟性好,产量较高,可作为本地区春季促早栽培品种进一步试种和推广;浙农6号产量最高,商品性优,可作为本地区春季露地主栽鲜食大豆品种进一步试种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