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19篇
  3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试验统计方法课程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教学目标,指出了试验统计方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及思路,以为试验统计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农垦滨淮农场拓宽发展思路,谋求转型升级。先后与滨海县政府成功签署10万亩农田农业战略合作协议;与中电投、国信等企业合作,在林带、河坎等非基本农田区域建设低风速陆上风电场;成立盐城景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发展苗木培育与销售;利用万亩盐田资源与东辛农场合作开发水产养  相似文献   
3.
生物统计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农业和生物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基础工具。然而抽象的概念、复杂繁多的公式使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应用能力较差。针对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课和实践环节4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为提高农业高等院校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麦航天诱变育种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两个小麦品种(系)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对SP2代农艺性状变异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均发生了变异,但株系内变异多数为不显著。两个品种(系)的诱变率和性状的变异方向存在差异,豫农201的诱变率高于大粒1号;大粒1号变异株系的性状指标多数为增加,豫农201变异株系的性状指标多数为减少。性状间的诱变率具有差异,株高和粒重的诱变率明显高于其它性状  相似文献   
5.
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对9个花生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只有郑86036-26-1是丰产性和稳产性均好的品种。该方法中提出的Pi和Pi′是较好的丰产性指数,Si是较好的稳产性指数。该法具有分析简单、直观、实用的特点,适合于评价区域试验中的品种表现。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学杂交剂(CHA)诱导雄性不育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BAU9403是中国农业大学独立合成选出的新型化学杂交剂。对喷施BAU9403后遇雨的气候安全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品种豫农9901而言,在药隔期喷施效果较好,喷施剂量为0.8kg/hm2时,不育率为100%;喷药后5h喷水,对雄性不育效果影响不大,喷药后8h喷水,对雄性不育效果基本无影响。说明喷药后5h左右药液已大部分被小麦植株吸收,8h后药液已被完全吸收。如果在喷药后1~5h内遇雨,补喷0.2kg/hm2的剂量即可。  相似文献   
7.
介绍水稻恶苗病的发病特点,分析其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为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In germinating wheat embryos, gl-OXO accumulation is localized in cell wall. It has been confirmed that this enzyme locally provides H2O2 to catalyze peroxide-mediated cross-linking of cell wall components in terminal cellular differentia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abling cells to retain their meristematic and organogenic capacity. Using tail-PCR and DNA sequencing techniques, we isolated Germin-like Protein 3 promoter sequence(l 654 bp), from common wheat cultivar (yumai 18) genome. No GGGCGGG sequence exiting in promoter implies that germin-like protein 3 is not “house-keeping” protein. The presence of TGTCTC, an auxin response element and localizing at upstream -258, indicates that this promoter is auxin-inducible. The TATA box situates in upstream -27- -32 and 5'-UTR consists of 95 bp.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低温胁迫下小麦幼穗中胁迫响应差异表达蛋白,采用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及质谱技术,以低温敏感品种SW601和低温不敏感品种陇麦157为材料,对常温生长、0℃低温胁迫12h和72h的幼穗全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H 4~7时,SW601和陇麦157各处理幼穗蛋白图谱中均可重复检测到800~900个有效蛋白质点;低温胁迫12h、72h后,SW601和陇麦157中上调表达的蛋白点分别有120个和101个,下调表达的蛋白点分别有92个和60个。对2种胁迫处理下均差异表达且Ratio2的54个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成功鉴定出43个差异蛋白。经数据库搜索匹配和蛋白质鉴定,这43个差异蛋白分别属于胁迫应激/防御相关蛋白、光合作用蛋白、蛋白代谢相关蛋白、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蛋白、信号传导相关蛋白、能量产生和运输相关蛋白和未知功能蛋白等7类蛋白。其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胚胎后期发育富集(LEA)同源蛋白14-A等蛋白的表达量在低温不敏感材料陇麦157中变化显著,而在低温敏感材料SW601中没有表达,这可能与小麦幼穗在低温逆境下的代谢调控和低温敏感特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植物类钙调磷酸酶B蛋白CBLs(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s)和CBL互作蛋白激酶CIPKs(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s)在应答非生物逆境的钙信号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小麦TaCIPK3的互作调控网络,以普通六倍体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矮抗58的叶片c 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TaCIPK3的编码序列。TaCIPK3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1348 bp,编码44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TaCIPK3的N-端催化结构域含有CIPK家族蛋白的典型激活环,C-端调节域含有该家族高度保守的24个氨基酸NAF基序,具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结构特征。利用酵母双杂交体系对TaCIPK3与TaCBL1、TaCBL2、TaCBL3、TaCBL4、TaCBL6、TaCBL7、TaCBL9进行相互作用鉴定,发现分别转化有p GADT7-TaCIPK3×p GBKT7-Ta CBL1、p GADT7-TaCIPK3×p GBKT7-Ta-CBL2、p GADT7-TaCIPK3×p GBKT7-Ta CBL3和p GADT7-TaCIPK3×p GBKT7-Ta CBL4的二倍体酵母菌能够在二缺培养基SD/-Trp/-Leu平板上长出白色菌落,同时这些二倍体菌株在四缺培养基SD/-Leu/-Trp/-Ade/-His/X-α-Gal/Ab A上能够长出淡蓝色菌落,表明下游的4个报告基因ADE2、HIS3、MEL1和AUR1-C被激活,因此说明TaCIPK3与TaCBL1、TaCBL2、TaCBL3和TaCBL4之间存在互作。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TaCIPK3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与TaCBLs的互作网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