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4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仙居鸡染色体G带和Ag-NORs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改进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空气干燥法,分析了仙居鸡染色体G带和Ag—NORs。G带研究结果表明:前10对大型染色体可分为30个区,144条带,同时对G带带型特征进行了具体描述,并绘制了G带模式图。Ag—NORs处理发现:仙居鸡的Ag—NORs常分布于1p、3p、4p、Zp、2q上,均数为3.26,众数为3。不同个体间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间。Ag—NORs数目存在多态性;此外研究还发现Ag—NORs联合现象。  相似文献   
2.
萧山鸡具有良好外貌特征与独特的肉质风味,符合传统消费需求,因而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在萧山鸡培育过程中,生产性状是最重要的选育指标,一直为育种工作者高度重视,但这类性状的实体测量的选择效率并没有想象中高,且在实际育种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个性状的选择进展导致另外相关性状倒退的情况。标记辅助选择是加快鸡屠宰性状遗传育种进展的有效途径,但前提是找到与性状紧密连锁的标记或控制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借助遗传标记的信息来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分析青紫蓝獭兔的遗传变异情况,从而掌握青紫蓝獭兔的保种现状,以便对兔群的保种模式和方案提供进一步指导。基于目前已有的青紫蓝獭兔资源群体,筛选出23个微卫星位点,分别统计青紫蓝獭兔1、4、5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利用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进行扩增,经毛细管电泳后判型,分析等位基因数(A)、有效等位基因数(Ae)、期望杂合度(He)、观测杂合度(Obs 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结果显示:原始世代的A、Ae、He、Obs He和PIC分别为3.1739、2.1043、0.4524、0.5174和0.3878,第4世代为3.0870、1.9847、0.4481、0.5420和0.3807,第5世代为3.1739、1.8771、0.4245、0.4935、0.3574。经卡方检验3个世代各遗传多样性参数差异不显著,提示该保种场较好地保存了青紫蓝獭兔原有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和胰酶处理法,对家鸡和鹌鹑染色体的核型和G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家鸡和鹌鹑染色体数目均为2n=78,但染色体的形态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NO.1、NO.4、NO.6、NO.8和Z染色体上。NO.1染色体,家鸡为m型,而鹌鹑为sm型;NO.4、NO.6、NO.8和Z染色体,家鸡分别为sm、sm、m、m型,而鹌鹑全为t型。G带分析结果显示,家鸡和鹌鹑的G带差异主要反映在NO.1、NO.2染色体上,这可能是由于臂间倒位所致。  相似文献   
5.
牛体外受精胚胎衍生干细胞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卵巢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获取囊胚期胚胎,比较体外受精牛胚胎不同获取内细胞团的方法和不同培养液对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囊胚期胚胎不除去透明带而直接培养产生胚胎干细胞,初次克隆率为55%;胰酶法去透明带分离的内细胞团(ICM)培养产生胚胎干细胞,初次克隆率为90%。免疫外科法去透明带分离的ICM在4种不同的培养液中,初次克隆率分别为16.4%、11.5%、21.8%、18.2%,但是其分离的ICM经传代后形成的衍生细胞不易发生分化,经过4~6代的传代,仍然保持其完整的形态,说明免疫外科法是一种理想的牛ICM分离法,培养液为D20+LIF(40ng/mL)可用于牛胚胎干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6.
利用原全国家兔育种委员会2000年长毛兔性能测定数据,分析研究了镇海巨高长毛兔12月龄时体重与产毛性能的相关。结果表明:母兔的体重、标准含水率产毛量、单次产毛率和估测年产毛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公兔;随着体重的增加,标准含水率产毛量相应地提高,单次产毛率和估测年产毛率相应地下降;体重与标准含水率产毛量、单次产毛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5、-0.324(P<0.01);标准含水率产毛量与单次产毛率的相关系数为0.845(P<0.01)。  相似文献   
7.
采用改进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对浙东白鹅和四季鹅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东白鹅和四季鹅的染色体2n=78,它们染色体形态十分相近,No.1染色体都为sm型染色体,No.2、No.4、Z和W染色体都为m型染色体,No.3、No.5、No.6、No.7、No.8和No.9染色体都为t型染色体.研究结果为明确我国鹅种染色体的数目和鹅核型的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分析并比较了美系獭兔与皱襞型獭兔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美系獭兔和皱襞型獭兔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44,其中21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XX(♀)、XY(♂)。常染色体分为4组,A组(1~9号)为中着丝粒染色体,B组(10~13号)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C组(14~17号)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D组(18~21号)为端着丝粒染色体;X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两组兔常规染色体核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长模型估计籽鹅早期体重发育规律及遗传参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清  赵文明  吴信生  陈国宏 《中国家禽》2006,28(24):146-147
运用Logistic,Gompertz,VonBertalanfy和Cubic4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籽鹅1~1周龄的平均体重进行拟合,并分析生长发育规律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虽然4个模型都能描述籽鹅的生长过程,拟合度均超过额0.99;但Logistic模型更符合实际饲养情况,能更好地预测体重,为最佳模型,其相应的体重极限参数A为2267.63g,调节参数B为16.27,瞬时相对生长率C为0.47,生长的拐点时间为6.48周龄,拐点体重为1136.81g。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10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重要的抑炎性细胞因子,主要由Th2类细胞产生,抑制IFN-γ等细胞因子的产生。IL-10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炎症过程均具有重要的调节活性,并且国内外最新研究均表明IL-10基因的多态性与多种疾病相关。本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IL-10的应用研究状况作一综述,阐述其在不同疾病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